一案三制指什么?

如题所述

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体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应急管理体系,“一案”为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三制”为应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

“一案”应急管理体制主要指建立健全集中统一、坚强有力、政令畅通的指挥机构;运行机制主要指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应急信息报告机制、应急决策和协调机制;而法制建设方面,主要通过依法行政,努力使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

“一案”与“三制”是一个有机结台的整体,如果把应急管理的“一案三制”体系比喻为一架直升飞机,那么,“一案”可视为直升飞机的机体,“三制”则视为直升飞机的前、后机翼和螺旋浆,即体制是直升飞机的前机翼(起平稳飞行作用),机制是直升飞机的后机冀(起平衡、协调作用),法制是直升飞机的螺旋浆(飞行的动力)。

“一案”与“三制”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确保直升飞机的飞行安全,起到应急救援的作用。

扩展资料

“一案三制”国家政策

1、截至2006年底,我国制定各级各类应急预案130余万件,其中包括《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

2、2007年11月1日正式实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

3、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4、截至日前,我国已制定涉及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35件、行政法规37件、部门规章55件,有关文件111件。

5、全国应急预案体系也初步形成: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包括《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在内的25件专项预案、80件部门预案,31个省份制定了本地区的总体预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案三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26

“一案”是指制订修订应急预案;“三制”是指建立健全应急的体制、机制和法制。

截至2006年底,我国制定各级各类应急预案130余万件,其中包括《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2007年11月1日正式实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

截至2017年08月04日前,我国已制定涉及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35件、行政法规37件、部门规章55件,有关文件111件。

全国应急预案体系也初步形成: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包括《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在内的25件专项预案、80件部门预案,31个省份制定了本地区的总体预案。

扩展资料: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案三制

参考资料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一案三制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一案”是指制订修订应急预案;
  “三制”是指建立健全应急的体制、机制和法制。
  截至2006年底,我国制定各级各类应急预案130余万件,其中包括《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2007年11月1日正式实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截至日前,我国已制定涉及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35件、行政法规37件、部门规章55件,有关文件111件。全国应急预案体系也初步形成:国务院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包括《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在内的25件专项预案、80件部门预案,31个省份制定了本地区的总体预案。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9-11
“一案”就是指制定修订应急预案;“三制”就是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和法制。应该说,这几年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一直都是以“一案三制”建设为核心内容的
第4个回答  2013-09-11
应急管理工作方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