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送别诗中主要意象小义(节选)——杨柳,赏析

如题所述

古代送别诗中杨柳的意象。

一、以杨柳之态引故园之情。

柳是美好家园的象征。诗人笔下的柳,曾因是爱情美好的见证而生在河边岸头,也曾因是离情 别绪的见证而生在长亭外、古道边。而作为美好家园象征的柳则多生在房前屋后。

《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释义: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的柳也不在征程的道边而在家园,而这位征人依依不舍的不尽是杨柳的依依枝条,而是家中娇弱的女性了。

二、家园和爱情虽美好,却总有远行人。离别是因为远离家园、远离情人,羁旅的孤独更易勾起对家园的温情的向往和思恋。于是就有了留恋,有了惜别,有了怀远,有了相思。

1、“柳”与“留”音谐,再加上柳条依依的体态与款款惜别,依依牵挂的情态相切合。表达自己久羁异乡之苦的诗句。

《折杨柳 / 和练秀才杨柳》唐代: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释义:

沿着河岸依依行走,河边的杨柳低垂着像酒曲那样细嫩的长条,这不禁勾起了我这个将行之人的依依不舍之意,于是我停下马来,请送行的您帮我折一枝杨柳吧。只有春风最懂得珍惜,仍然多情地向我手中已经离开树干的杨柳枝吹拂。

2、写一女子在将别之际,勇敢地向行人表达了爱情。

《杨柳枝词九首.其七》唐代:刘禹锡

御陌青门拂地垂,千条金缕万条丝。

如今绾作同心结,将赠行人知不知?

释义:

宫前小路京城东门杨柳轻拂,垂下金色丝缕千万条。现在把柳条打成同心结,拿来送给远行的人,他知道不知道?

三、杨柳的颜色与青草的颜色一样,在古代常有另外的寄指。在汉代古诗《穆穆清风至》中,青色即行人的衣服颜色,闺中少妇或许正是由眼前的柳色想起行人,或许是柳色让她想起美好的春 天里曾双双携手踏青赏春的情事,而今将独自空赛守闺房,于是悔情便易生出。

《穆穆清风至》两汉:佚名

穆穆清风至,吹我罗衣裾。青袍似春草,草长条风舒。

朝登津梁山,褰裳望所思。安得抱柱信,皎日以为期。

释义:

春风吹动了罗衣裾,青袍的颜色是青的,眼前的春草也是青的,眼前的春草在春风中舒展着,心上人的青袍也一定是在春风中飘拂着。今日一早就登上津梁山,提起衣裳久久瞩望,对远人她是多么思念啊。怎能不像尾生那样坚守信约、如期而归呢。


扩展资料:

古诗中的意象还有:

1、菊花 

作为傲霜之花,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2、梅花 

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与菊花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3、松 

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4、莲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表达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5、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6、杜鹃鸟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7、鹧鸪鸟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8、寒蝉 

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9、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悉,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普遍了。

10、另外还有以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以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鸳鸯,指恩爱的夫妇。丁香,指愁思或情结等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1
我国古代的折柳送别文化

杨传多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吹茄弹琴、吟诗高歌话别,因此折柳送别,是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中,成为一种时尚。离情别绪也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为什么分别时要折柳相送呢?

常见的解释是,古时柳树又称小杨或杨柳,“柳”谐“留”音,赠柳表示留念、挽留之意,一为不忍分别,恋恋不舍,二为永不忘怀。但是,这种解释很单薄,不足以完全令人信服。折柳送别作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习俗,恐怕不是一个“谐音”就能解释清楚的。因此,古时就有人从另外的角度探求这其中的缘由。《太平御览.木部》说:“柳,断植之更生,倒之亦生,横之亦生,生之易者,莫若斯木。”清朝褚人获在《坚瓠广集》卷四中提出:“送行之人岂无他枝可折而必于柳者,非谓津亭所便,亦以人之去乡正如木之离土,望其随处皆安,一如柳之随地可活,为之祝愿耳。”这种解释是很合理的。柳树和其他树木相比,其特点是“随地可活”,柳枝被折下来,犹如行人将别,这正可以拿来祝愿远别的人,到了异地后,随遇而安,能够很快地融入当地的人群中,一切顺遂。这一说法便有了深刻的哲理性和更高的文化品味。

但是,这还不是“折柳送别”这种文化习俗的最初缘由。最早的渊源应该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的《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几句古诗。理由有三:一是这诗句来自《诗经》,而且是名句,读书人人人熟悉;二是“杨柳依依”虽不是折柳送别之意,但它表达了战士出征前怀家恋土的离情别绪,为后来的的送别诗奠定了文化基调;三是《诗经》作为五经之一,其深广的文化传承作用是不容怀疑的,古人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处”,当然来自经典。

折柳赠别,就其行为本身来看,也许还有第四个缘由,受一种宗教情感的支配。民间在清明节有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清明节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因此,柳在人们心目中有着神秘的宗教情感。

总之,“折柳送别”应该有“谐音感怀”、“哲理启迪”、“文化传承”、“宗教情感”这样四个缘由。

“杨柳”是柳的一种,垂杨即垂柳。“折柳”一词寓含“惜别怀远”之意。古诗中的杨柳是代指两种事物:一种就是真正的杨柳树,还有一种就是折柳曲。

“折柳送别”时,要吹笛,有时还要放声歌唱,所以,古诗中常把折柳、吹笛(唱曲)联系在一起,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与之相关的乐曲有这样三首:

一是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的《折杨柳枝歌辞》。有一首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折柳一词入诗最早就出现在这里。李白《塞下曲》:“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还有《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两首诗中所言“闻折柳”,都应该是这支曲子。

二是唐朝的《渭城曲》,又称《赠别》、《阳关曲》、《阳关三叠》。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这是古代送别诗中的名作。其实原来并不是一首歌曲,只是王维写的一首诗《送阮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由乐人谱入乐府,当作送别曲,并把末句“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复重叠歌唱,所以称为《阳关三叠》。这在唐朝是一首非常流行的送别曲。

三是唐朝的《杨柳枝词》。是唐教坊曲名,作者多以此题咏柳,以表达离别之意。刘禹锡就有《杨柳枝词》九首,其中一首的内容是:“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第2个回答  2013-09-11
杨柳小议。杨柳亦有情,那是一种艺术化的处理,杨柳岸晓风残月,那是爱情的一段驻足。离别相思苦,杨柳依依微微风,何处在归程。杨柳在别离时一种意蕴,一种境界。1.杨柳弯弯人依依,杨柳是一种恭敬的符号。2.杨柳绿绿,春风得意,那种送别的意境是温馨的。3.杨柳凄凄,风残月落,那是一种离舍的凄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