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别人是不是被骗进传销?

我一亲人刚从学校出来出去工作,可才去没多久他打电话来说,叫家里给他打2000块钱,他朋友开车碰伤人,家里但心他被骗传销,怎么才能确定是不是进传销啊?

根据传销六大特点判断是不是传销:

1、组织严密、行动诡秘:传销一般采取把人员骗到异地参与,组织严密,一般实行上下线人员单独联系,而组织者异地遥控指挥。

2、杀熟:以“找工作”、“合伙做生意”、“外出旅游”、“网友会面”等为借口,诱骗亲戚、朋友、同乡、同事、同学到异地参与传销。

3、编造暴富神话:利用一套貌似科学合理的奖金分配制度的歪理邪说理论,鼓吹迅速暴富,鼓动人员加入。

4、洗脑:对加入传下组织的人以集中授课、交流谈心等方式不间断的灌输暴富思想,使参与者深信不疑。

5、高额返利:传销组织一般都制定有貌似公平且吸引力很强的“高额返利计划”,在传销人员的鼓噪下,很容易使人产生投资欲望,轻率加入传销活动。

6、商品道具、价格虚高:传销的商品只是道具,目的是发展人员,骗取钱财,因此被传销的商品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很多是难以衡量价格的化妆品、营养品、保健器材、服装等,部分商品是“三无”商品。

扩展资料:

一.传销在我国的发展:

1,上世纪90年代初,一些国外直销公司开始进入中国。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发育程度较低,有关管理法规不够完善,直销逐渐发展成为各种形式的传销活动。

2,一些不法的单位和个人打着“快速致富”的旗号,诱骗群众参与传销,利用虚假宣传、组成封闭人际网络,收取高额入门费等手段敛取钱财,还有一些人利用传销从事迷信、帮会、价格欺诈、推销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犯罪活动,不仅干扰了正常的经济秩序,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还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社会稳定。

3,针对上述情况,1998年4月,国务院发出了《国务院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国发[1998]10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指出,传销经营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已造成严重危害,对传销经营活动必须坚决予以禁止。

4,今年8月10日,国务院第101次常务会议通过了条例,以行政法规的形式进一步明确对传销活动予以禁止,加大打击力度。

二.相应措施 : 

1,大部分人对直销和传销的了解甚少,无法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出他们的性质及其合法与非法性,在面对传销组织者的花言巧语时,轻而易举的就被俘虏;

2,由于暴富心理的驱使和投机心理的推动,使部分人员放弃原有的稳定但不富裕的生活,甘愿铤而走险,希望在短期内满足自己对物质生活的欲望,从而忽略了可能会带来的严重后果;

3,出于信任,被亲友蛊惑,陷入桎梏之中;

4,被施以暴力、恐吓或威逼利诱,使其强行加入; 

5,在校大学生深陷其中,主要是未能深刻认清传销活动的欺骗性和危害性,因求职心切而轻易相信传销组织的花言巧语,在传销组织的的培训、讲座、演讲等形式的洗脑活动中摧毁了自己的思想防线。 

三.  意见: 

1,国家应该大力宣传传销的危害,并且在社会中运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一切可以运用的力量,在各个领域,各个阶层普及相应的知识,让广大的人群充分的了解到传销的危害性和非法性; 

2,对下岗人员和生活水平较低的人员进行关注,给他们关爱,同时解决他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帮助他们再次就业,使他们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 

3,大力宣传传销的负面影响和危害,以及严厉打击投机行为,进行全民监督,全民建设。 

4,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已出台),并严格按照规定,严厉打击传销活动,特别是严惩传销组织者,彻底瓦解其组织机构; 

5,针对在校的大、中小学生,利用教学优势,积极宣传和抵御不良风气,并且高校可以借助经济学和心理学的学科优势和依托,对这种经济“邪教”展开深入分析,从市场营销学、营销心理学等方面剖析传销活动,从而使学生认清其真实面目。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禁止传销条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0

如何判断朋友或家人是否被骗入传销组织,只需要看看他有没有以下几种行为:

    突然失联一周后出现在异地。连续一周没有任何办法联系到人,或者一周都没有更新个人动态信息的。一般新人进去后会被传销人员收缴手机,或者把话费打光造成停机状态。

2.到异地之后用各种借口要钱。突然去异地后,向朋友或者家人借钱。各种理由。

3. 出现异地后有好工作介绍给你,或者有好项目投资要介绍给你新人过考察期加入以后,需要开始发展自己的下线。这时他就会一步步利用给你包装介绍好的工作吸引你过去,或者有一个很好的投资项目,总之就是一些听起来非常好的事情让你参与。

4.在外地后突然要给你介绍对象。通常他们会和组织里面的女人配合,和你聊天等,最后目的也是吸引你过来。

5.某些固定时间不能接电话。如果心里有怀疑,我们可以定个时间给他打电话。可以选在上午开课时间(9.30)给他打电话。或者在下午串寝(3.00)打。如果一次试探不出来就多试探几次,仔细听他身边的声音有没有异常。

6.过年过节各种借口不回家,也没钱寄回家。

扩展资料:

传销的四种新模式

第一种,“纯资本运作”传销模式

此模式传销既不依附于任何公司、企业经营,也没有任何商品、劳务借口,其利益来源纯粹为下级缴款。参与者只要缴纳一定金额“入门费”后,就可以通过发展会员、下线缴款来提成,定额提成的多少依参加者的层级身份而定。

第二种,以消费返利为诱饵的传销模式

此类传销隐蔽性很强,多以“消费返利”“购物还本”为幌子,承诺高额回报。按层级发展会员,收取巨额佣金,获取非法利益。其操作模式为,在全国范围招收网店、实体店为代理商或加盟店,形成连锁会员店。群众在代理店消费一定金额后,即可成为会员并获得总店逐日返利。

第三种,以投资原始股、基金等形式的传销模式

此类传销多以海外、香港、北京等公司名义,事先经过专门“包装”,并在网上设立网址,夸大公司资金和业绩,进行虚假宣传。同时在全国各地设立代理商、代理人,以该公司即将上市,提前销售公司原始股或募集基金为名,进行传销。

第四种,以养老保险返利为名的传销模式

以买养老保险的名义诱惑老人,多推行类似“三养合一”的消费养老模式,要求投资者进行消费投资。投资者加入后可注册成为会员,并可得到公司提供的等价产品。如果会员发展新投资者,就会成为新投资者的推荐人,并获得相应返利,老会员再把新投资者注册成为新会员,让其继续发展新投资者,发展的投资者越多,获利就越多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警惕4种新型传销模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6-17
确定一个人是否被骗入传销组织,具体如下:

1、入门费:是否需要认购商品或交,纳费用取得加入资格或发展他人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

2、拉人头:是否需要发展他人成为自己的下线,并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给付报酬,牟取非法利益。

3、计酬方式:是否以直接或间接发展人员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报酬,牟取非法利益。

如果符合以上特征,就有可能进入传销组织了。

宋聪聪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

张保刚律师

擅长:公司法务

刘勇律师

擅长:损害赔偿

王莉律师

擅长:劳动工伤

陈娜律师

擅长:税务合规

朱哲雨律师

擅长:合同纠纷

李昌锁律师

擅长:经济纠纷

李金杏律师

擅长:债权债务

    官方电话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电话咨询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4
1:这个人是否平时从来不联系,或者很少联系,突然某一天联系了,又显得过度热情。
2:恢复联系了以后,这个人是否一开始总是扯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情,没话找话,想要熟起来的样子。
3:问这个人在哪,看这个人是否在众所周知的传销重灾区,集合地。
4:这个人是否开口借钱了,如果无法拒绝借钱,就让这个人亲自来取。见了面也别给钱,借钱是救急不救穷,真有急事就一起去。既是为了判断是否传销,也是为了真有急事可以帮好朋友一把,不过要注意人身安全。
5:联系下你们共同的朋友还有他的父母亲戚,了解情况。传销一般是从最好骗,最亲近的人骗起。
第4个回答  2013-09-12
让他自己回家取钱,或者家人亲自把钱送过去看看情况。一般来说他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被传销分子控制了,要提高警惕。切忌不可直接打钱过去,否则会和他失去联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