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浮锚杆设计要求有哪些?

最近有一个工程:地下室三层,基底埋深为-13.8m,最高地下水位为地表下-4.0m,那么设计提出下列要求合理吗?土建设计要求锚杆抗浮力设计值≥20KN/m2,抗浮锚杆间距按小于3000×3000mm正方形布设。这里有三个问题,第一根据计算在最高地下水位-4.0m时,建筑物所受到的水浮力为(13.8-4.0)*10=98KN/m2,那么三层地下室荷载自重按每层16KN考虑,那么三层地下室,所受到的净浮力为98-3*16=50KN/m2,为何设计只提20KN/m2?第二,设计为何要对锚杆间距提出要求,目的何在?是不是考虑底板配筋要求!!!第三:上面是提出是锚杆抗浮力设计值,那么标准值是不是差别?差别是不是1.3?在哪种情况下提出设计值?哪种情况提出标准值?

第一个问题牵涉到结构受力计算,发现这种简单的计算显然是不准确的。16KN/层是多层建筑的估算荷载,对三层地下室而言,共四层板,底板为了布置抗浮锚杆,厚度可能接近1m,所以简单估算是不准确的。那么算上底层筏板基础厚度600mm,大约提供荷载144KN/m2,那么净浮力应该是50-14.4=35.6KN/m2,较合理。2、锚杆间距的要求一是为了避免出现群锚效应,二是为了应力分布均匀,照顾到底板配筋。所以不宜太小,也不宜太大,在一定区域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2
还有一个问题:那么净浮力与建筑物基础形式有不有关系?比如采用筏板基础时,可以按照净浮力20KN/m2左右较合适,可行,但是对于采用独立柱基础,而且很多纯地下室都采用这种基础形式,那么只有抗浮板的情况下,净浮力是不是应该按50KN/m2左右考虑较合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