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项羽本纪中是怎样介绍项羽的生平?该不该就此了却一生?

如题所述

(前232年-前202年),姓项,名籍,字羽,古代中国著名将领及政治人物,秦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秦末时被楚怀王芈心(或称熊心)封为鲁公,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统率楚军大破秦军,秦亡后自封“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后在楚汉战争中为汉高祖刘邦所败,在乌江(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项羽武勇天下无敌,有人认为他是中国数千年来最为勇猛的将领,“霸王”一词,专指项羽。

家世出身
项羽是楚国贵族,有两说。一说是项羽家族乃楚宗室。项姓,原本来源于楚国王室芈姓,后被封于项地,所以姓项。另一说是项羽家族原本乃鲁国贵族,世代为楚国将领。

项羽的祖父项燕是楚国名将,在秦灭楚的战争中阵亡,其祖先项氏多人也是楚国将领。项羽本人据载是重瞳,[1]即双眼各有两个相叠瞳孔,是中国传统上认为的圣人异相,之前重瞳者,有传说帝王舜与春秋五霸的晋文公。

项羽身长八尺,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少有大志
《史记·项羽本纪》说项羽“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其叔父项梁因此不满他,羽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教他兵法,但项羽略知大意以后,便不肯全部学完。

后来项梁因为杀了人,连同项羽逃亡到吴中(今江苏南部)避仇。秦始皇巡游会稽(郡治在今江苏苏州)时,项羽跟项梁一起旁观皇帝出巡,羽说“彼可取而代之”,吓得项梁急掩其口,从此对项羽另眼相看。

起兵反秦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起兵反秦,到了九月,会稽守殷通打算反秦,找项梁商议,但项梁和项羽杀了殷通。史书记载当时项羽在殷通府中杀了数十到一百人左右。项梁在湖州自行举兵反秦,不久便召集了精兵八千人。项梁自任为会稽守,项羽则任裨将。

后来项梁率领八千乌程兵(即是那八千江东子弟兵)渡过长江,得到一些反秦军队的归附,兵力增至六、七万人,进驻下邳。项梁采纳范增的建议,在民间找到楚怀王嫡孙芈心,立他为楚王,仍号楚怀王,以争取楚地民心。

巨鹿之战
项梁后来在定陶之战中被秦将章邯杀死,章邯其后率军攻赵,大败赵军,赵王赵歇退至巨鹿(又名巨鹿)。楚怀王自定陶之败后迁至彭城,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兵救赵,并封项羽为鲁公。怀王与诸将约定,“先入定关中者”封王。

宋义军到达安阳后停止前进,在当地停留了四十六日。项羽建议进兵,但宋义不接纳,项羽便杀了宋义,楚军诸将不敢反抗项羽,拥立羽为假上将军。项羽派人禀报怀王,怀王便任命项羽为上将军。前207年,项羽进兵巨鹿,先遣英布等率二万人渡河击秦军,项羽随后率其余楚军渡河,命令部下在渡河后砸碎锅子与凿沉船只,意谓不得胜就死,后世称之为“破釜沉舟”,意谓决一死战的意思。最后项羽九战九胜,据《史记》记述,楚军无不以一敌十,大破秦军三十万。其他反秦诸侯军望风归附,项羽辕门召见时,全部吓得跪行,无一敢抬头看项羽。项羽成为诸侯上将军,为各路诸侯军队的统帅。

秦将章邯其后率所部向项羽投降,项羽担心降兵可能生变,于是命楚军在一夜间在新安城南杀掉秦降兵二十余万人,但却没有杀死仇人章邯、秦长史司马欣和都尉董翳。

进入关中
项羽继续向关中进军,但沛公刘邦已经抢先了一步占领秦都咸阳,刘邦的部下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向项羽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当时项羽统率四十万军队,而刘邦只得十万人。[1]范增游说项羽铲除刘邦,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但席间没有杀他,刘邦平安地离去,后世称此宴为“鸿门宴”。前206年,项羽进入咸阳后,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他经过的地方“无不残破”,关中人民对他大为失望.

自立为王
这时有人劝说项羽留驻关中,可成就霸业,但项羽没有留在关中的打算,他说:“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1]

之后,项羽尊怀王为楚义帝,仗着灭秦功高,另行分封天下。他把原来六国的土地封给有功的部下和其他反秦军将领,而原有的魏王豹、赵王歇、燕王韩广、齐王田市则被徙封到偏远地方;又违背与怀王之约,把原本应为刘邦所有的关中,封给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位秦朝降将,将刘邦封到汉中当汉王。项羽则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梁楚九郡,定都彭城。这些不当的分封措施,使得一些人对项羽不服,埋下了日后项羽多面受敌,因而失败的种子。

项羽不久把义帝徙至长沙郴县,暗中命人在半途杀死他。同年田荣起兵自立为齐王,又派兵支援陈余击败常山王张耳,陈余复立代王赵歇为赵王。

楚汉战争
前206年,汉王刘邦出兵占领关中,项羽因在齐地用兵,没有全力攻击刘邦。前205年,汉军趁此机会联合五国诸侯军队共五十六万人攻楚,占领彭城,项羽闻讯自齐地率三万精兵回救,在彭城之战大败汉军,汉军损失数十万人,睢水中的尸体甚至堵住了江流,刘邦侥幸逃脱。

项羽率兵向西追击,汉军坚守荥阳,令楚军无法再向西前进。前204年,荥阳危急,汉将纪信扮成刘邦出城投降,刘邦趁机西逃,项羽知道中计后大怒,烧死纪信,楚军不久攻占荥阳。

此后楚汉两军在今河南省地区成拉锯局面,然而韩信所率汉军在黄河以北地区屡胜,彭越也率领部众侵扰楚军后方,形势开始对项羽不利。

前203年,楚汉议和,平分天下,以鸿沟为界,西归汉,东归楚。项羽率军东归,刘邦不久背约,出兵攻楚。刘邦约定韩信及彭越合击项羽,可是二人却按兵不动,结果刘邦在固陵被项羽打得大败。刘邦一方面固守,另一方面以事成后裂土封王利诱韩信及彭越出兵,终于使他们带兵会合刘邦。

乌江自刎
前202年初,汉军三方共四十万在垓下包围了粮食不足的项羽军队,并让士兵以楚地方言唱歌,让项羽军误以为他们的家乡已经被汉军掌握。这“四面楚歌”之计,使项羽的军队军心涣散。项羽和他宠幸的虞姬在此际唱出了著名的《垓下歌》后,项羽率精锐骑兵决定突围。

项羽率八百余人突围,汉军以五千骑兵紧追不舍。渡过淮水以后,项羽的骑兵只剩下百多人。项羽在阴陵迷路,向路边的农夫问路,农夫谎报路径,使项羽军迷失在大泽当中。

项羽到达东城时只剩28骑,被汉军骑兵追至。项羽思量自己不能脱身,于是对部下表示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并非是自己作战不力的责任,然后带领自己的骑兵突击,杀死了汉军的一个将领,汉军的骑将“人马俱惊,辟易数里”。由于项羽把骑兵分成三队,汉军不知道项羽真正的位置,只能分散军队包围。项羽又突然冲下去,杀死了汉军的一个都尉,杀伤近百人,自己的二十八人只损失两个,以此作为自己强悍战斗力的证明。

项羽退至乌江,乌江亭长预备了船给他渡江,但项羽说他以前带领江东子弟八千渡江,如今竟无一人可以回来,没有面目见江东父老,所以不肯渡江。项羽命令士兵全部下马步战,最后楚军全部战死,项羽独自力战汉军,杀数百人,但也受了几十处伤。这时他看到老朋友吕马童,便说“听说汉用千金的价格、万户侯的地位悬赏我的人头,我就做个人情给你吧”,然后自刎而死。项羽的尸体为吕马童等五人所得,他们各自得到奖赏。项羽死后,西楚其余地方皆向汉投降,因项羽封鲁公,故鲁地迟不肯降,直到汉军出示了项羽首级之后。

之后,汉王刘邦在谷城(在今山东省内)以鲁公礼安葬项羽,并亲为发哀,哭之而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4
《史记·项羽本纪》大致是这样介绍项羽生平的:项籍是下相人,字羽。开始起兵时24岁。他的父亲是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将项燕,被秦将王翦所杀。项氏世代为楚将,封于项,所以姓项氏。小时候,项籍学习认字没有学成,改学射箭又没学成,他父亲很生气,但他回答说:“要学能敌万人的。”于是,他父亲叫他兵法,他很高兴,粗略地学了一下,但没认真学完。他看到秦始皇巡游,曾说:“我可以取而代之!”项籍身高八尺有余,力能举鼎,才气过人,吴中子弟都很敬畏他。项羽和他的父亲项梁在陈涉起义后也举义夺取会稽,有了武装,后来参加了被立为楚王的景驹的义军。景驹失败之后,项梁在范增的劝说下立了放羊娃楚怀王的孙子心做楚王,继续与秦军作战。项羽在不久攻打城阳进行屠城,攻打定陶失败。不久,项梁有攻打定陶,被秦军战败,项梁战死,项羽继承了父亲的职务统帅全军。楚怀王来到军中,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任次将,还任命了其他官员掣肘项羽。随后,楚军救援赵国,项羽杀了宋义自己代理上将军。不久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秦军俘虏20万被编入楚军,项羽寻找借口把这20万人全部杀掉了。随后,他到了咸阳设鸿门宴试图杀死沛公刘邦,还烧毁了秦朝的宫殿、秦始皇的陵墓。后来他又杀死了楚怀王,自立为项王,不顾范增劝阻封刘邦为汉王,封六国子弟恢复六国。在后来屡次与刘邦的军队交战过程中,他屡战屡败,败多胜少,最终在垓下被刘邦全歼了剩余军队。他只身逃到乌江自杀。司马迁评价说:秦朝时去了能治国的政道,陈涉首先发难,豪杰们蜂拥而起,相互之间争夺天下,数也数不清。但是项羽没有尺寸的封地,乘势兴起于田间陇亩之中,经过三年时间,结果就率领五路诸侯的军队灭亡了秦朝,分割天下,封王封侯,一切大政都由他决定,号称为霸王他的职位虽然没有善终,但从近古以来也是不曾有过的。等到项羽离开关中而怀思楚地,放逐义帝而自立为王,又怨恨王侯们背叛自己,这样想成大事就难了。他凭借着功劳而骄矜,接力施展个人的智巧而不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功业,要靠武力来征服和治理天下。五年后,最终使他的国家灭亡了,身死东城,仍然不能觉悟和自责,这实在是绝大的失误。他却用:“上天要灭亡我,不是我用兵的过失造成的”作为借口,难道这不是非常荒谬的吗?司马迁对项羽的谴责是客观的、公正的,项羽度量狭窄,逞个人英雄,不舍得赏赐有功之臣,瞧不起也不信任任何人,最后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连他口口声声叫做亚父的范增都被他逼走了,韩信等人投靠汉王。一个人再能,众叛亲离了也无用。项羽尽管能“力可举鼎”“力能拔山”,但终究没有斗过“气量如海”大胆用人的刘邦。他了却了自己的一生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他个人都是明智的抉择,他活下来也只能当阶下囚,人心都归顺了刘邦,他活着又能招呼谁反对新朝呢?
第2个回答  2013-09-14
他不是勾践,不可能卧薪偿胆,为有站着死才是他西楚霸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