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关羽)(张飞)的兵器有多长,有多重?

(张角)(张宝)(张梁)都是哪里人士?

张飞的丈八蛇矛。丈八蛇矛来源于矟,东汉刘熙《释名·释兵》说:“矛长丈八曰矟,马上所持”。即张飞所用的就是一种骑兵所用的,长一丈八尺的长矛,也叫“马矛”。按汉代一尺约23厘米计算,约长4米多一点,应是一种极为细长的矛,此种兵器自东汉晚期到魏晋南北朝时代,在军队中极为盛行,由于其柄很长,在马背上运用,应有较高的技巧,而张飞应是这方面的高手。《三国志》中说“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也共决死’!”,甚有英雄气概。近世艺术家将丈八蛇矛的矛头绘成如蛇扭曲的形状,是受到所谓蛇矛的影响,实际上蛇矛只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只表达细长之意,历史上是不存在矛头象蛇一样的武器的。
关羽的偃刀大刀。在后世的描绘中,关圣人的青龙偃月刀已与其本人完全融为一体,成为不可或缺的形象代言物。但历史上的关羽真的是用刀作战吗?在汉末,骑马用刀作战者,均用环首刀,这种武器属短兵器,刀直窄长,长约一米,单刃无护格,柄首均是与刀茎连铸一起的环型。骑兵作战时的用法类似现在的马刀一样左右挥舞,向下劈砍,即使关羽用刀,也只能用这种刀。长柄大刀至唐宋才出现,关羽的掩(偃)月刀之名见于北宋《武经总要》,是当时名家健斗之人自制以标新立异来突出自己,这种刀很重,只能日常作练武之用,不能用于战阵。实际上,关羽根本是不用刀作战的,《三国志》上说:“曹公使张辽及关羽为先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与关羽生活在同一时代的陈寿说的很明白,一个“刺”字就足以证明关羽是不用刀的。
刘备的双剑。自西汉开始出现以刀作战后,刀的优点逐渐显露出来,骑兵作战对敌主要以劈砍为主,由于刀背厚实,用起来比剑更有力,且不易折断,所以骑兵以刀作战日益盛行。至东汉末期,已完成了刀与剑的交替,剑基本脱离了实战,成为权贵佩服和把玩的饰品。刘备作为一方首领,亲自与吕布作战纯属虚构,即使亲自上阵,也绝不可能用双剑,且马镫出现于两晋,试想,一个人以双腿夹住马肚,双手举着武器,这种技巧只有杂技演员才能胜任,更不用说打仗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4
1
我们现在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并不困难。
在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
“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
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
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
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后汉书·礼仪志》载:“水一升,冬重十三两。”“黄金方1寸重1斤。”
虽然,要用现在的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考古文物来准确得到结果。
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这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 1 斤=250克(实245克左右),汉代的 1 两=15.625克,约等于15克。
详见—— 《中国古代度量衡》—“商务印书馆”出版
2
小说里汉代的兵器不一定符合历史真实,故事人物是哪里人网上也能搜索到的哦。
第2个回答  2013-09-14
玄德谢别二客,便命良匠打造双股剑。云长造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张飞造丈八点钢矛。
第3个回答  2013-09-14
刘备的雌雄双股剑长【25】英尺,张飞的丈八蛇矛故名思意是八丈了,关羽的我不知道,对不起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