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坦荡荡,小人戚危危是什么意思?

君子坦荡荡,小人戚危危是什么意思

君子坦荡荡,小人戚危危。

意思是君子心胸开阔,神气安定;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真君子都有着旷达的心胸,他们不拘泥于物,既不以物喜,也不以己悲。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之下,都能够无愧于心,始终坦坦荡荡。但小人则多以私利为重,经常患得患失,心胸狭隘,故时常忧愁烦恼。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意思是君子心胸开阔,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出自《论语·述而》,是自古以来人们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许多人常常将此写成条幅,悬于室中,以激励自己。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出自《论语》,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君子心胸宽广坦荡,而小人则时常陷入忧思之中。需要特别说明一下的是,这里的君子自然是指品德高尚之人,但这里的小人却不是我们现代常说的“卑鄙小人”中的那个小人,这个“小人”和君子相对,其实指的是没有那么高尚的品德修养的普通人。

君子大多饱读诗书,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比较透彻,他把世间所有事情都看开了,所以在面对事情的时候,可以做到宠辱不惊、心胸坦荡,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的烦恼。像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颜回,就是个君子。

颜回身居陋巷,吃的是粗茶淡饭,别人都受不了这样穷困的生活,可颜回却安贫乐道,不改志向。颜回一心追求人间正道,心胸坦荡,对一切困难总能泰然处之,已超脱了普通人的范畴,进入了君子的境界,值得我们学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26
出自《论语·述而》,是自古以来人们所熟知的一句名言。可以翻译成:孔子说:“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坦荡,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注释:
荡:清除,洗涤。坦荡:形容率真无杂念,心神安宁的样子。
戚:在古代的意思形声。从戉,从尗,尗亦声。戉(yuè),斧子。戚戚:形容不断用斧子砍伐的声音。

评析:
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坦荡之人不为事扰,面无惧色依度而行;戚戚之人踱于事,瞻于事,形容枯槁于事,变坏于事。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自古以来人们所熟知的一句名言。许多人常常将此写成条幅,悬于室中,以激励自己。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件,不计个人利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这句话引用得很多。讲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君子心境平坦广大,所以叫『坦荡荡』。『长戚戚』,郑康成的批注里面注为忧惧,担忧、恐惧,这是长戚戚这个意思,雪公也主张这个意思,比较贴切于小人之心。也有的古注把戚戚底下加一个足字,念促,小人长蹙蹙,这个意思就是紧迫、窘迫。这个跟荡荡是相反、相对,这也是一个意思。但是用存心来讲,小人之心常怀忧惧,所以解释成忧惧比较好。为什么小人和君子有这个区别?「程氏集释」,《论语集释》引李二曲《四书反身录》里头的话,李二曲叫李颙,明清时期的大儒,号二曲,他这篇《四书反身录》里面讲,「君子不为名牵,不为利役,便俯仰无愧,便坦荡自得。小人不为名牵,便为利役,未得患得,既得患失,便是长戚戚。」这个讲得好,君子没有名闻利养的心,把名利放下了,自己做正人君子,俯仰无愧,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所以自然坦荡荡,心地宽广,真是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小人就反之,为了名利干出很多不义之事,未得患得,既得患失,患得患失,没得到想得到,得了之后又怕失掉,所以忧惧。
扩展资料: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弟子编撰。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第2个回答  2021-04-09
君子坦荡荡,小人戚危危。
意思是君子心胸开阔,神气安定;小人则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真君子都有着旷达的心胸,他们不拘泥于物,既不以物喜,也不以己悲。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之下,都能够无愧于心,始终坦坦荡荡。但小人则多以私利为重,经常患得患失,心胸狭隘,故时常忧愁烦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