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湿疹呀

如题所述

疾病定义

湿疹(eczem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瘙痒性皮肤病,皮疹呈多形性,对称分布,明显瘙痒,慢性病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常合并过敏性鼻炎、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家族中也经常有类似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大部分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的升高。

流行病学

我国一般人群患病率约为3%~5%,儿童可达10%~20%,可见其患病非常常见。

疾病类型

根据病程可以分为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

根据发病部位可以分为耳部湿疹、乳房湿疹、手部湿疹、外阴湿疹、阴囊湿疹和肛门湿疹等。

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湿疹,如钱币状湿疹、汗疱疹、自体敏感性湿疹。

病因

湿疹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与机体内因、外因、社会心理因素等都有关。

    机体内因包括免疫功能异常和系统性疾病(如内分泌疾病、营养障碍、慢性感染等)以及遗传性或获得性皮肤屏障功能障碍。

    外因主要包括环境或食品中的过敏原、刺激原、微生物、环境温度或湿度变化、日晒等,这些均可以引发或加重湿疹。

    社会心理因素如紧张焦虑也可诱发或加重本病。

    基本病因

    遗传因素

    遗传是决定一个人是否为过敏体质的最重要因素,不少湿疹患者都有程度不等的遗传因素,其中最典型的为特应性湿疹(遗传过敏性皮炎或特应性皮炎),研究发现双亲有特应性(遗传过敏性)体质者,所生子女中70%将会患特应性湿疹,如果一方为特应性体质者,则50%的子女将会患病。

    免疫异常

    湿疹患者往往有Th2细胞活化、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加、血清IgE水平增高等现象,进行过敏原检测时,往往有对应多种过敏原的lgE。

    女性激素水平变化

    某些慢性湿疹的女性患者,经期前或经期周期性出现皮损,这是由于患者对月经周期后期的内源性黄体酮产生了自身抗体的缘故,这可能与变态反应有关。

    部分妊娠的妇女可发生湿疹样皮疹,瘙痒剧烈,可能是对孕激素过敏所致,产后一段时间后很快消失。

    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容易导致皮肤瘙痒和湿疹,有时常为疾病的首发症状,这类患者往往先有皮肤瘙痒,久之皮肤出现丘疹、斑片和肥厚斑块等亚急性和慢性湿疹的表现,一般抗过敏治疗效果差。除了皮肤瘙痒和湿疹外,还可有皮肤黏液性水肿(甲亢患者)、血管病变和真菌感染(糖尿病患者)等其他皮肤表现。

    慢性感染性病灶

    一些慢性湿疹患者往往存在慢性感染性病灶,如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阑尾炎、慢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咽喉部或鼻旁窦的感染灶等。这些患者的湿疹往往时好时坏,一旦这些感染灶被清除,湿疹往往随之而愈。

    诱发因素

    饮食习惯与吸入物

    许多患者发生湿疹与不良饮食习惯有关:

    有的患者对酒精过敏但不戒酒;

    有的患者长期酗酒导致胃肠道和肝脏疾病,继发湿疹;

    有的患者长期生活不规律,使机体正常的生物节律被打乱,导致湿疹和其他疾病;

    有的患者偏食辛辣,导致湿疹或使湿疹加重。

    某些食物有较强的抗原性,或由于消化道的通透性增强,或由于肝脏对异种蛋白处理及解毒功能降低,容易引起变态反应,从而引起湿疹。这些食物包括动物性和植物性:

    牛肉、羊肉、鸡肉;

    海鱼(鳕鱼、龙虾、扇贝、带鱼等)、贝壳类、淡水鱼(鲑鱼、鲈鱼、鲤鱼等)、虾、螃蟹、田螺等;

    桃、黄瓜、哈密瓜、草莓、苹果、柠檬、芒果、李子、杏等;

    芋头、毛笋、小麦、香菜、花生、蒜苗、菠菜、茄子、西红柿等。

    一些吸入物最易引起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偶尔也可引起湿疹:

    动物皮屑,如狗毛、猫毛等;

    真菌,如特异青霉、多主枝孢、烟曲霉、铰链孢霉、点青霉菌、黑根霉等;

    螨类,如屋尘螨、粉尘螨等;

    花粉,常见有柳树、杨树、榆树、桑树、梧桐树等的花粉;

    矮豚草、蒿、屋尘、酒精、葎草等。

    化学制品

    可能会诱发湿疹加重的还有食品添加剂、食物中的天然或合成物质,包括人工色素、防腐剂及抗氧化剂,酵母、水杨酸、柠檬酸、安息香酸衍化物、酒精等,这些物质可能存在于药品、口香糖甚至于牙膏中。

    局部因素

    创伤和皮肤感染部位可发生湿疹样病变,可能与局部微生物、坏死组织或药物等共同作用有关,表现为伤口或感染灶周围皮肤发红,有密集小丘疹,明显瘙痒。这些患者容易发生自敏性皮炎,即在远处也可发生湿疹样皮疹,特别是手、足的丘疹和小水疱。

    此外,女阴湿疹往往由于月经和白带刺激而迁延不愈,一些皱褶部位的湿疹往往与汗液分泌过多和不易蒸发有关。

    精神因素

    不少慢性湿疹患者有长期失眠、焦虑、多梦、多汗等自主神经紊乱的表现,有的患者是在精神受到巨大创伤后发生湿疹,有些患者有皮肤行为症,反复用各种香皂、浴液甚至刺激性更强的洗涤剂清洗身体,久之导致湿疹。

    这些患者的精神创伤与湿疹往往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的心身健康。在精神因素得到有效治疗后,湿疹可逐渐好转和痊愈。

    症状

    急性期表现为红斑、水肿、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水疱,糜烂及渗出;亚急性期表现为红肿和渗出减轻,糜烂面结痂、脱屑;慢性期主要表现为粗糙肥厚、苔藓样变。湿疹容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典型症状

    急性湿疹

    起病较急、发病较快,瘙痒剧烈。

    表现为原发性及多形性皮疹,初起常在红斑基础上有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水疱,疱破后出现点状糜烂、渗出。皮损常融合成片,且向周围蔓延,边缘区有少量多形性皮疹散在分布,境界不清。

    如果继发感染,则形成脓疱、脓液和脓痂,周围淋巴结肿大。感染严重时,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皮疹可分布在体表任何部位,常见于头、面、手、足、四肢远端暴露部位及阴部、肛门等处,多对称分布。

    自觉瘙痒剧烈伴有灼热感,可阵发性加重,夜间加剧。饮酒、搔抓、热水烫洗等可使皮损加重。

    患者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皮疹泛发而严重者可伴有全身不适、低热和烦躁不安。病程长短不一。

    常于数周后逐渐减轻而趋于消退。若反复发作,可转为慢性。

    亚急性湿疹

    红肿、渗出等急性炎症减轻,皮损呈暗红色,水疱和糜烂逐渐愈合,渗出减少。

    可有丘疹、少量丘疱疹及鳞屑,皮损呈轻度浸润、特征性地表现为点状糜烂。

    瘙痒及病情逐渐好转。

    遇诱因可再次呈急性发作。或者病情时轻时重,经久不愈而发展为慢性湿疹。

    慢性湿疹

    常由急性及亚急性湿疹迁延不愈而成,或起病缓慢,病情时轻时重,迁延数月或更久。

    开始皮损炎症轻,散在红斑、丘疹、抓痕及鳞屑。部分皮肤肥厚,表皮粗糙,呈苔藓样变、色素沉着及色素脱失斑、鳞屑及皲裂。

    好发于手足、小腿、肘窝、股部、乳房、外阴及肛门等部位,以四肢多见,常对称分布。

    瘙痒程度轻重不一。

    慢性湿疹因受某些内、外因素的刺激,可急性发作。

    不同部位的湿疹

    耳部湿疹:发生在耳轮、外耳道、耳后皱褶部位的湿疹,表现为红斑、渗液、皲裂及结痂。有时带脂溢性。常两侧对称。

    乳房湿疹:多见于哺乳的妇女。乳头、乳晕及其周围呈棕红色皮损,边界清楚,糜烂,结痂,在乳头部皲裂、疼痛。肥胖妇女或垂乳者,常于乳房下皱褶处发生潮红或糜烂渗出。

    脐窝湿疹:脐窝处呈现鲜红或暗红色斑,表面湿润,有渗液及结痂,边界清楚,很少波及脐周皮肤。

    阴囊湿疹:急性发作时,阴囊皮肤水肿,潮湿或有糜烂,渗出,结痂。多数呈慢性,阴囊皮肤皱纹深阔,浸润肥厚,呈橘皮或核桃壳状,干燥,覆有鳞屑,色素加深,间或有部分色素脱失。自觉瘙痒剧烈。病程较长,常数月、数年不愈。

    女阴湿疹:大小阴唇及其附近皮肤浸润肥厚,境界清楚。较少发生红斑、糜烂、渗出。因剧烈瘙痒而经常搔抓,大阴唇皮肤可呈苔藓样变,有时可见部分色素脱失斑。

    肛门湿疹:肛周皮肤湿润潮红、糜烂,亦可散在少量丘疹,或肛门黏膜皱褶肥厚、皲裂,奇痒难忍。

    手部湿疹:好发于掌面、手背,可侵及腕部和手指。常对称发生。掌面皮损为局限性浅红,黄褐色斑,上有较厚硬皮屑,易干燥皲裂;手背多为钱币状浸润,呈肥厚的暗红斑,或为苔藓状斑片,覆有少量鳞屑;手指见少量丘疹、水疱;甲周皮肤肿胀潮红,甲板变厚不规则。自觉不同程度瘙痒。

    小腿湿疹:多发生于胫前或侧面,常对称分布。皮损多为局限性棕红色斑,有密集的丘疹或丘疱疹,破后有糜烂、渗出、结痂,日久则皮损变厚,色素沉着。自觉瘙痒。

    特殊类型湿疹

    钱币状湿疹:损害由密集的小丘疹和丘疱疹组成圆形或类圆形钱币状斑块,境界清楚,直径1-3cm,急性时色潮红,有渗出,周围散在丘疱疹。转为慢性后,皮损肥厚,色素增加,表面少量覆有干燥性鳞屑。

    汗疱疹:又称出汗不良,但与汗腺无关。

    精神因素是激发本病的重要因素,近来发现镍过敏也可以引起。

    多见于青中年,春秋季节易发。

    本病好发于手掌、指、趾侧面,皮疹为粟粒至绿豆大小深在半球形水疱,疱壁紧张而厚,疱液澄清,周围皮肤颜色正常,或轻度潮红,常成批出现,可有痒感。

    病程一般2-3周,消退后留有糠秕样脱屑,如有继发感染,疱液浑浊,可形成脓疱,局部明显肿胀、疼痛,相应淋巴结肿大。

    自体敏感性湿疹:又称自家敏感性皮炎,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是患者对自身内部或皮肤组织成分产生的某种物质过敏,从一个局限性炎症发展到广泛或远离性皮炎,又称“自身湿疹化”。

    本病初起常有大小不等的活动性湿疹样损害,由于过度搔抓、外用药刺激或并发化脓感染,损害周围发生红斑及丘疱疹,并在对侧出现相似损害。

    7-10天内,可在双臂屈侧、面部、手背、躯干及腹部等处,对称发生瘙痒性小群丘疹、丘疱疹,有时可伴发散在小片玫瑰糠疹样红斑,可以看到沿抓挠部位呈平行线状排列的丘疱疹、水疱,重者可发生水疱或脓疱及渗出。

    就医

    当皮肤出现对称性红斑、丘疹、水泡,因瘙痒而抓挠不止,可导致糜烂、渗出等症状,应建议及时就医。

    医生主要根据患者症状进行诊断,必要时会结合实验室检查或病理学检查综合判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9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有一定关系。以皮疹多样性、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特征。 植物提取配方的湿疹用品可以治疗湿疹。除了外用药物治疗,饮食方面一定要以清淡为主,有效的忌口能帮助湿疹恢复更快。
第2个回答  2020-09-28

湿疹是怎么回事?#星知计划#

第3个回答  2020-09-28

湿疹的产生

第4个回答  2020-09-2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