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目镜的使用方法

我想在显微镜下看细菌,请问怎么使用有用目镜和物镜。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显微镜的安装

 使用显微镜前,首先要把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安装上去。目镜的安装较为简单,主要的问题在于物镜的安装,由于物镜镜头较贵重,如果安装时螺纹没合好,易摔到地上,造成镜头损坏,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强调使用者在安装物镜时要用左手食指和中指托住物镜,然后用右手将物镜装上去,这样即使没安装好,也不会摔到地上。

2、调光和对光

  对光是使用显微镜时很重要的一步,有些使用者在对光时,随便转一个物镜对着通光孔,而不是按要求一定用低倍镜对光。转动反光镜时喜欢用一只手,往往将反光镜扳了下来。所以在观察时,一定要强调用低倍镜对光,当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而光线较弱时则用大光圈、凹面镜,反光镜要用双手转动,当看到均匀光亮的圆形视野为止。光对好后不要再随便移动显微镜,以免光线不能准确地通过反光镜进入通光孔。

3、对焦的方法

  使用准焦螺旋调节焦距,找到物象可以说是显微镜使用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使用者感觉最为困难的一步。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极易出现以下错误:一是在高倍镜下直接调焦;二是不管镜筒上升或下降,眼睛始终在往目镜中看视野;三是不了解物距的临界值,物距调到2~3厘米时还在往上调,而且转动准焦螺旋的速度很快。前两种错误结果往往造成物镜镜头抵触到装片,损伤装片或镜头,而第三种错误则是学生使用显微镜时最常见的一种现象。针对以上错误,教师一定要向学生强调,调节焦距一定要在低倍镜下调,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物镜靠近载玻片,但注意不要让物镜碰到载玻片,在这个过程中眼睛要从侧面看物镜,然后用左眼朝目镜内注视,并慢慢反向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徐徐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同时向学生说明一般显微镜的物距在1厘米左右,所以如果物距已远超过1厘米,但仍未看到物像,那可能是标本未在视野内或转动粗准焦螺旋速度过快,此时应调整装片位置,然后再重复上述步骤,当视野中出现模糊的物像时,就要换用细准焦螺旋调节,只有这样,才能缩小寻找范围,提高找到物像的速度。

4、物镜转换(转换倍率)

  使用低倍镜后换用高倍镜,使用者往往喜欢用手指直接推转物镜,认为这样比较省力,但这样容易使物镜的光轴发生偏斜,原因是转换器的材料质地较软,精度较高,螺纹受力不均匀很容易松脱。一旦螺纹破坏,整个转换器就会报废。使用者应手握转换器的下层转动板转换物镜。

5、显微镜的使用时科学用眼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应双眼同时睁开,左眼往目镜内注视。但有不少显微镜的使用者往往做不到这一点,喜欢用手捂住右眼或干脆闭上右眼,这是不符合实验的观察要求的,这种不良习惯会造成左眼疲劳,同时也不能做到边观察边画图。显微镜的使用者有这一毛病的时,应具体示范,显微镜的使用者左眼要尽量贴近目镜,右眼试图向视野内注视,如此反复训练,就会达到双目同时睁开观察的要求。或者也可以通过做以下练习:睁开双眼,用一张纸或手掌竖立在两眼之间,鼻子跟前,使左右眼不能互看对侧一边,然后有意识地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如此3~5次,每天早晚各做一遍,不到一星期便可学会。

望采纳 谢谢!追问

同学,你是抄的把。。。我想知道高倍的怎么用。

追答

在低倍镜镜下找到物象后移至视野中央
转动物镜换上高倍镜,此时视野光线变暗,视野范围变小。
换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典型事例:显微镜物镜镜头有螺纹,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而目镜无螺纹,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当物象位于视野右上方时,应向右上方向移动装片才能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2
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3.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
米的距离)。

4.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同时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三、观察
5.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也可以用印有“6”字的薄纸片制成)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6.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7.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注意事项: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追问

这位同学,我不知道高倍的怎么用,知道低倍的。

追答

在低倍镜镜下找到物象后移至视野中央
转动物镜换上高倍镜,此时视野光线变暗,视野范围变小。
换用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典型事例:显微镜物镜镜头有螺纹,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而目镜无螺纹,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当物象位于视野右上方时,应向右上方向移动装片才能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第2个回答  2013-09-12
无论是目镜还是物镜在镜头旁边都有白字写:*20或者*100。这指的是放大倍数,放大20倍或者放大100倍。一般一百倍以上的就要高倍镜,反之10倍40倍都叫低倍镜。低倍镜和高度镜的区别就是放大倍数而已。模糊时要调细准焦螺旋直道能看清晰玻片中的样品。看得多是指用低倍镜时视野比较广由于放大倍数较小,看得少是指用高倍镜时视野较小由于放大倍数高了的缘故。还有别的问题吗?追问

兄弟,你是我能听懂的,但我要的就是怎么用高倍的,还有目镜会擦上玻片。说话呀。

追答

那我就不知道了

第3个回答  2013-09-12
目镜:直接把眼睛放在目镜上就好了
物镜: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调节粗准校螺旋和细准校螺旋就好了追问

可是有的倍数高的目镜会擦上玻片。

追答

所以,要在调节粗准校落选的时候,用眼睛看,不能调节到最低

第4个回答  2013-09-12
你找到视野之后,由转动转换器高倍转到低倍。可能视野有点暗,调一下反光镜。然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一般低倍物镜转动到高倍物镜是不会碰到玻片的,如果会碰到的话 你就直接用高倍镜追问

我是笨蛋,没听懂= =

追答

就直接用高倍镜去看 不经过低倍镜这步 调粗准焦 但要小心玻片。如果你只是想看到的话这是可行的 ,如果考试的话千万不能这样

追问

= =我才六年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