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皇家理工学院

这个学校怎么样,有人去过吗

皇家理工学院,或称皇家工学院(瑞典文:Kungliga Tekniska högskolan,KTH)是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欧洲顶尖学府,成立于1827年(丁亥年),校名原为“工学院”(Teknologiska Institutet),1877年起改为现名。该校为瑞典国内最负盛名的理工院校,瑞典全国约三分之一的工程师都出自这所大学。
该校除了位于斯德哥尔摩东城的主校区外,另外还有西斯塔、汉宁南、胡丁厄和南泰利耶几个校区,是瑞典最大、最古老的公立理工类高等学校。自1827年,她便是欧洲培养创新和科技人才的主要中心之一。理工科在欧洲乃至世界享有很高声誉,尤其在电子、电气与可持续能源、通讯、建筑学、产业经济学、城市规划与环境技术等领域有自己的专长。
据最新2015-2016 QS世界大学排名,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位列第92位。韦伯麦特里克斯网(Webometrics)世界大学排名第84。它是一所著名的理工院校,在《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增刊》2014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工程学科世界排名列第38位。其中,在2015-2016QS世界大学排名中,电子与电气工程世界排名第16位,机械工程世界排名第25位。
目前,该大学在校本科及硕士生12,000名,在校博士以上研究生1600名,教职员工3500人,总占地面积为260,000平方米。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拥有设施一流的物理研究中心,并不断完善其提供的各类课程以适应当前社会的新需要致力于自然科学各个学科(如:建筑、产业经济、城市规划、可持续能源、环境技术、电子等)的教学和科研,也设继续教育,尤其在信息与通信技术和生物技术领域有自己的专长。
★瑞典最大的理工大学之一
★承担着瑞典近三分之一的工程技术研究
★在微电子领域,SoC和一些工艺水平方面处于欧洲先进水平
★西斯塔校区所在的Kista科技园是仅次于美国硅谷的全球第二大信息技术中心
KTH广泛参与与中国著名大学合作的联合研究项目,并与中国许多一流大学共同管理联合中心,包括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这些研究中心在 ICT、能源与生命科学及城市发展领域进行战略研究。

地理位置
瑞典北部斯德哥尔摩。斯德哥尔摩是瑞典的首都,也是全国第一大城市。地处波罗的海和梅拉伦湖交汇处。面积200平方公里,由14个岛屿和乌普兰与瑟南曼兰两个陆地地区组成。
斯德哥尔摩至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今日不仅发展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全国经济和交通中心。其工业总产值和商品零售总额均占全国的20%以上。拥有钢铁、机器制造、化工、造纸、印刷、食品等各类重要行业。全国各大企业以及银行公司的总部有60%设在这里。斯德哥尔摩风景秀丽。城市临湖和滨海一带尤为秀美。梅拉伦湖,有大大小小岛屿400余座,座座岛屿风采各异。其中在桦树岛出土的文物中发现有中国唐朝时的丝绸片。位于城市中心地区的老城,中世纪的情调极深。

办学规模

校区及学院
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地区有四个校区,皇家工学院的主校区位于东城的Valhallavägen,由建筑师埃里克·拉勒斯泰特于1917年兴建。校区的建筑物和周边由20世纪初的瑞典艺术家Carl Milles、Axel Törneman、Georg Pauli、Tore Strindberg和Ivar Johnsson修饰。主校区内最古旧的建筑物于1994年进行了全面的翻新工程。虽然此校区于当时已算是很大,但KTH很快便扩展校园,建造了新的建筑物。现时,KTH的教学和科研大楼分别位于斯德哥尔摩省的几个校区──除了在斯德哥尔摩东城外,还有西斯塔、汉宁南、胡丁厄和南泰利耶。

学校声誉
除了在广泛的专业领域内为学生提供一流的教育和研究设施以外,学校还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大学有着合作研究的项目和课题。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不断完善其提供的各类课程以适应当前社会的新需要,特别是针对新兴的信息工程和生物学,学校新创建了信息工程大学和拥有一流设施的物理研究中心。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学校与企业的互惠合作使得其毕业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学校资源
现代化的实验室和优越的电脑设施为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欧盟的研究课程中KTH起着主导作用。

学科设置
瑞典皇家工学院目前提供很多英语授课的硕士课程,包括:机械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生命科学技术, 信息通信技术, 产业管理与创新, 工程物理学与数学,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计算机科学与电气工程, 建筑与土木工程学等等(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Computer Science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Engineering Physics and Mathematics, Ener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dustrial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fe Science Technology,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echanical Engineering)。

研究平台
KTH 的研究在五个研究平台上进行,目的是打破学科之间的传统壁垒。目标是通过实际成果促进解决重大的全球挑战。
大学研究正经历划时代转型,不仅瑞典,在欧洲及全世界也是如此。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不堪重负的交通设施以及对先进医疗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需要跨越传统学科的广泛方法。
KTH的六大研究平台进行以结果为导向的集中研究,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社会与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以及充满希望的新机会。这些平台使教职人员能够将制度、政策和科技研究纳入具有远见的解决方案中,他们建立尖端跨行业研究项目,并致力于培养青年研究人员,使其掌握必要技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成长。

KTH 研究平台包括能源电池、生物量、碳捕获、燃料电池、聚变、热泵、家用能源、水利发电、核能、太阳能、传输和分配、公共与私人交通工具、风能信息与通讯技术通讯网络、移动和无线系统及服务、分布式系统、电子系统设计、 无线中心
材料
金属材料、纤维与聚合物、光子与电子应用、高级特征化、能源应用
生命科学技术
生物成像、生物分子工具与生物材料、数学与计算科学、医疗基础设施、医疗设备、生命科学研究
交通
整体交通系统、未来交通基础设施、创新的汽车理念、信息时代的交通、政策与体制框架
这些平台的主要角色是协调大型跨学科研究计划,使 KTH 教师和研究生能够与外部合作伙伴有效合作。这些计划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可能涉及多个平台。
这些平台也对教职人员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出意见,并协助与企业及公共部门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
平台协调小组与 KTH 学院的重要研究人员共同负责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来自学术界和企业界国际顶尖科学家组成国际科学顾问委员会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dvisory Boards)也会对每个平台给予外部战略支持。
微剂量乳房摄影术
KTH的生命科学平台开展尖端研究,从事大规模基因分析、生物医学及癌症诊断与治疗领域的技术开发。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和研究人员来到 KTH,在独特的创新文化中工作。在医学影响物理领域,KTH 已开发出世界领先的创新技术,为早期发现乳腺癌创造了新的机会。在这部短片里,我们呈现了微剂量乳房摄影术 —— 医疗 X 射线成像领域中的革命性创新。微剂量乳房摄影术计算 X 射线光子,促进了癌症的检测。通过 KTH 的革命性方法,全球女性拥有更加乐观的前景。
BECCS —— 生物能源与碳捕获和储存
KTH对可能改变世界的领域进行国际水平的研究和教学。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在这一领域里,KTH 开发了多项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创新技术,例如BECCS 技术 —— 生物能源与碳捕获和储存的独特系统。通过 BECCS,二氧化碳能够从大气中清除,从而产生负排放,实现可接受的 2 度气候变化目标。
KTH 的校友也发现了一个独特的商业模式,通过该模式可以销售基于 BECCS 技术而更新的新版碳捕获及储存,这是首个将二氧化碳从大气中清除的商业模式。
iPack — 研究中心
KTH 在信息与通讯技术 (ICT) 领域是国际公认的领导者。最近一个备受关注的项目中就有来自中国的 Li-Rhong Zheng 教授,他是 iPack 的主任和创立者,而iPack 则是 KTH 在 ICT 领域的独特研究中心之一。通过对 ICT 的跨学科研究以及采用新的 ICT 应用方法,iPack 研究团队已经为国际市场开发了多个独特的创新技术 —— 其中一个成功的技术被称为新鲜食品跟踪器 (Fresh Food Tracker) 。这个独创的设备大幅度降低了新鲜农产品因长途运输而产生的浪费。iPack 正在与国际顶尖公司合作进行技术测试,并获得了很好的反馈。从 iPack 的创新技术中受益的不只是食品行业。跟踪器还可用于其它领域,如制药行业、林业、贸易以及人类医疗保健 —— 这些不断发展的行业需要开拓性的思维。

科研领域

主导的领域
⒈分子生物学
学位授予仪式
2. 科学信息化
⒊信息与通信技术
⒋产品研究
⒌运输系统

参与的领域
⒈癌症科学(联合卡罗林斯卡医学院)
⒉气候建模(联合斯德哥尔摩大学)
⒊气候建模(联合隆德大学)
⒋危机与安全(联合林雪平大学)
⒌能源(联合乌普萨拉大学)
⒍神经科学(联合卡罗林斯卡医学院)

与中国的合作
KTH广泛参与与中国著名大学合作的联合研究项目,并合作实施大量的交换学生计划。
“这项协议标志着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步入新的阶段。我们两所大学如今开始建立强大的新技术平台,这将为中国和瑞典的学生带来最好的教育。” KTH 国际事务副校长 Ramon Wyss 教授在与北京清华大学的虚拟学习合作项目的开幕仪式上表示。
KTH 与清华大学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了合作,最近,称为 C-Campus 的虚拟学习合作项目举行了开幕仪式,双方的合作也进一步扩大,该合作项目包括虚拟及实物设备组成的工具组合,将使研究人员之间的远程学习和合作成为可能。
KTH 和清华大学也是核能和可再生能源联合中心的合作伙伴。

联合中心
KTH与中国部分一流大学共同管理联合中心,包括复旦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京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这些研究中心在 ICT、能源与生命科学及城市发展领域进行战略研究。
2015年,皇家理工学院受邀参加中国国际教育展,与寰亚留学现场组织宣传和招生工作。[1]

英文授课硕士项目
机械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生命科学技术
信息通信技术
产业创新与管理
工程物理与数学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计算机科学与电气工程
建筑与土木工程

录取要求

基本录取要求

教育背景要求
与瑞典学士学位 (180 ECTS 学分) 相对应的已完成的本科学位,或从国际公认的大学获得的同等学历。KTH 的大部分课程项目都要求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请参见相关课程项目描述。

条件式录取
本科教育最后一年的学生也可向 KTH 提出申请,若符合要求,将得到条件式录取。若尚未完成学业,请随附一份学位管理办公室(或同等部门)提供的书面声明,说明预期的毕业日期。
此项要求适用于所有申请人。
就读学制较长的技术课程项目且已完成相当于 180 ECTS 学分的课程申请人将酌情考虑。

语言要求
申请人必须具备英语语言能力并提供相应证明,通常为通过国际认可的考试的成绩。

托福
笔试:总成绩为 575 分(书面测试,最低评分 4.5)
网络考试:总成绩为 90 分(书面测试,最低评分 20)
托福的英语考试结果必须直接从 ETS 考试中心寄送至瑞典大学招生办公室(代码 “Sweden 3477″)。
考生成绩单、影印本、托业或学院托福成绩单不可作为英语水平的充分证明。

雅思
最低总分为 6.5,各部分分数均不低于 5.5 分(仅接受“学业培训”)。应向瑞典大学招生办公室寄送一份成绩单,他们将在线审核结果。

剑桥大学 ESOL 考试(剑桥大学 ESOL)
高级英语证书
语言水平证书
英语学习文凭

以下情况无需参加英语水平考试:
学士学位符合学位授予年份的大学国际手册的授予建议、且授予学位的大学以英语为唯一授课语言的学生。
持有学士学位(相当于 180 ECTS 学分)的学生(英语为主要科目)。
持有工程学、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应用学、医学、药学、科学或技术等领域的学士学位(相当于 180 ECTS 学分),且来自印度或巴基斯坦的学生。
来自授课语言为英语的欧盟/欧洲经济区国家或瑞士且取得超过 30 分(相当于 30 ECTS 学分)的教育学分的学生。授课语言必须在官方文件中清楚规定。
来自英国、爱尔兰、马耳他、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牙买加或加拿大讲英语的地区且拥有 30 分高等教育学分(相当于 30 ECTS 学分)的学生。授课语言必须在官方文件中清楚规定。
拥有明确规定授课语言为英语的官方成绩单或学位证书的学生。其它关于授课语言的文件均不予接受。
在大学期间就读一年英语预备课程的土耳其学生。预备课程必须在成绩单中列出,且学生必须取得及格的成绩。
在某些情况下,英语水平可通过高中教育达到,例如,GCE O 水平(最低评分 C)。英语水平的证明必须随附于申请中。

甄选标准
每个课程项目适用的学习地点数量有限,申请流程竞争激烈。课程项目描述将介绍关于甄选标准的信息。

历史沿革
1827年,工学院建校。
1867年,联合矿业学校建立矿业科学、机械工程、化学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专业。
1877年,更名皇家工学院。
1901年,建立电子工程专业。
1912年,建立造船学专业。
1917年,搬迁入主校区至今。
1927年,完善完整的学术体系,开始授予博士学位。
1932年,建立研究与工程物理专业。
1983年,建立计算机科学专业。
1990年,建立工业贸易专业。

R1核反应堆
1945年,美国于日本城市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结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此后,瑞典军方领导层才明白深入研究核子武器技术,以避免瑞典遭受核子攻击的重要性。当时,由于所有关于核子物理学的研究成果都被美国保密,瑞典对此一无所知。于是,包括Rolf Maximilian Sievert在内的瑞典科学家团队便着手研究这一范畴,终于建筑了一座核反应堆作试验。
经过数年基本研究后,他们开始在皇家工学院地下25米的房间建筑一座300千瓦(后来发展至1兆瓦)的核反应堆,名为“Reaktor 1”(即反应堆1号,简称R1)。反应堆位于斯德哥尔摩的一个人烟稠密的地区,约4万人就住在方圆1千米内。这反应堆是瑞典皇家工程学院(Kungliga Tekniska högskolan)的重要研究工具。1954年7月13日下午6时59分,这反应堆达到临界质量,并造成瑞典第一次核反应。R1曾是瑞典几乎所有核子研究的主要场地,直至1970年因危机意识而停用。现时校内的Q餐馆就位于R1核反应堆附近。

杰出校友
Hannes Alfvén,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等离子体物理学家

Hannes Alfvén被授予诺贝尔奖(2张)
Lennart Carleson,阿贝尔奖获得者(国际数学最高奖)

Johan H?stad,G?del奖获得者(理论计算机科学奖)
Teodor Aastrup,瑞典Attana公司CEOSalomon August Andrée,北极探险家
Ernst Alexanderson,发明家
Joe Armstrong,Erlang编程语言创立者
Kurt Atterberg,作曲家
Karl-Birger Blomdahl,作曲家
B?rje Ekholm,Investor公司CEO
Carl Daniel Ekman,木质纸浆产品设计者
Knut Fr?nkel,北极探险家
Christer Fuglesang,宇航员
Kurt Hellstr?m,Ericsson公司前CEO
Ivar Jacobson
Ivar Kreuger,实业家
Peter Lindgren,死亡金属乐队吉他手
Dolph Lundgren,演员
Carl Munters,发明家
Seif Haridi,Mozart编程系统创立者之一
Ivar Jacobson,顺序图与UML创立者之一
Helge Palmcrantz,发明家
Tinga Seisay,外交家
Baltzar von Platen,发明家
Gunnar Widforss,美籍瑞典艺术家
Christer Fuglesang
Karl Johanstr?m,控制工程师,IEEE荣誉勋章获得者
高校排名
全球高校网(4ICU)国家高校排名1
QS机械工程排名28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学排名92[2]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QS世界大学工程排名38
韦伯麦特里克斯网(Webometrics)世界大学排名 84
法国巴黎高等矿业学院世界大学排名89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7-07
恩,很好啊,瑞典数一数二的学校了。如果学习理工科,最好的就是皇家理工和查尔摩斯工学院,一个在斯德哥尔摩,另外一个在哥德堡。如果你被录取了,那就一定要去。如果你正在考虑申请,那么值得尝试。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8-03
首先声明,我不是为了你的悬赏分数来的,因为我实话实说吧,非211,想去皇家理工,不可能。中国学生在皇家理工的大部分都是清华复旦的。你想,全国100所211,基本上只有清华和复旦这种院校毕业的有录取的可能。因为瑞典皇家理工是全球招生的,中国本科学士和其他欧美本科学士竞争,除非你极优秀才能被录取。我在皇家理工认识几个朋友,都是清华毕业的,他们说这两年他们在清华的学弟申请想要被录取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了,因为和其他国家的学生竞争太激烈了。非211的话,也有办法,就是,你要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还要在大型国有企业、跨国企业有中层以上的工作经验2、3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