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就业趋势怎样?

如题所述

  目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很多人陷入失业,下岗的窘境,大学生显然也不可避免地陷入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好工作的尴尬中。为了摆脱这种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好工作的尴尬,大学生需对现在的就业形势有充分的了解,做好充分的准备走出就业困难的困扰。只有了解了形势,做好了准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通过调查发现如下几点现象普遍下存在于大学生就业中。
  1. 就业指导工作并不被学生十分看重,调查显示学生最希望得到的就业指导支持是“联系用人单位实习”,心理辅导、就业指导课程等位居其后。由此可见,对就业指导工作信心偏弱,这方面需要相关机构共同引导。建议我们学校领导重视就业指导。可以把就业指导列入必修课之中,不至于学生毕业后出现“迷茫,悲观”的境地。这样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有益,在校期间实践、实习所积累的职业能力对求职也有很大帮助。多数毕业生十分重视求职准备,但比较盲目且准备工作不够系统化。即使通过兼职或实习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到求职时才发现这些经历并不能有效地为自己“加分”,原因在于经验与职业目标并不匹配。其实,根本看来是大学生的职业认知模糊、职业发展规划工作滞后造成的。职业目标,从大一时候,甚至是选定专业前,就应该初步确定。做好与之相适应的职业化训练与技能积累,方能顺利地融入社会。
  2.求职准备方面,“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十分普遍.职业目标尚不明确的实习、实践、求职技巧积累显然是盲目的,无异于舍本逐末。所以,“职业化”目标从进大学的那刻就该树立。
  3、职业能力积累,是提高就业能力的核心。通过调查,困扰学生就业的明显因素是“对企业用人标准不了解,相应岗位知识掌握不够”和“工作经验不足,对职业规划没有充分认识”。同时,学生认为提升就业能力最重要的两点分别是“提高职业技能,积累就业技巧”和“获得更多就业渠道,深入了解企业”。
  4.学生就业信息来源,更多依赖学校指导。学校可多注意招聘信息动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就业信息。学生要多给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实习机会。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依赖学校提供就业途径,学生就业信息来源较窄,学校要留意就业动态。
  5.很多大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愿意从基层做,对辛苦,工资较低的职业不屑。因此大学生应注重综合能力提升,愿意从基层做起。求职要理性,可主张学生毕业后在自主创业。先搞清楚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不可盲目求职也不可妄自菲薄。要正确认识自己。
  从以上可总结出大学生的求职行为要理性,不可盲目求职。注意职业动态的变化,加强自信,不能悲观。不能首先就把目标定得太高,把结合自己因素,正确树立职业目标。愿意从基层做起,积累工作经验。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形式下可以先就业再择业。从大一开始树立好明确的职业目标,多留意就业动态。努力提升综合能力,做个有用的又准备的大学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8
如何看待现在的就业趋势
金融危机对中国民众生活的影响,成了最近几期“今日话题”的主线。在关注了裁员倒闭潮和中国人经济信心指数后,今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当前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身上。 媒体上都在说今年找工作很难,可究竟有多难,这里面有多少委屈和苦楚,又有多少直面金融危机的勇气和责任,局外人并不清楚。希望借助网络,让大学生们晒晒自己的感受,同时呼吁全社会关注他们,在这几百万年轻人刚刚踏入社会时,给予他们鼓励和信心! 据国家人事部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560万,近两年沉积的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约有480万人,2009年需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作为就业的主要群体,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评论] 讽刺的一面:高校毕业生90%的就业率是怎样统计出来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18
在中国还是不错的.因为我们中国是强大的国家.
第3个回答  2013-09-18
人口增长,经济危机,导致大量失业。
第4个回答  2013-09-18
不容乐观哦呵呵如果还没找到工作可要做好心理准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