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未来发展趋势 、

如题 。

最好附加近年农业发展报告。

一是从分散经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农业的规模化生产是在成片集中的土地上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运用高效的农业机械进行耕作。它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在一定的生产投入的前提下,降低单位土地面积的生产成本,提高产量,使农产品的价格具有市场竞争优势,而且还可以带动诸如运输、农机制造、维修服务、仓储烘干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大农业的发展局面。
  当然,要发展规模化农业,需要有一个过程,还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首要的就是土地集中的问题。坚持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但是,国家也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要引导农民实行土地经营权向种田能手的合理流转,以提高耕地资源的利用效益。从土地分离出来的农民,可以发展二、三产业,从事养殖、加工、运输、劳务等。
  而在我国土地资源相对较为丰富的地区,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已成为现实。例如,我国20世纪80年代建设的黑龙江垦区二道河农场,人均耕地90余亩,平坦连片,建场伊始就以现代化农场标准为建设目标,配备先进的农业机械和设备,农业劳力少而精,再加上先进的农业措施和管理,因而创造了可与发达国家农业相媲美的高劳动生产率。每个农业工人年均生产粮豆14.5万公斤,创产值12万多元。友谊农场等也是如此,农药和微肥喷洒实行飞机航化作业;各项农事活动由现代化大机群实施科学种田标准化作业;现代化农业信息技术用于生产管理,应用CIMS计算机集成生产系统指导农业生产;主栽农作物水稻、大豆、小麦及经济作物种植结构科学合理;因土施肥,选育良种,并辅以配套成网的水利工程和喷灌设备,确保了农业丰产丰收。基本上实现了“高劳动生产率、高商品率、高经济效益”的目标。
  二是从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渡之中,生产工具正在逐步实觑机械化,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电力和燃油的投入越来越多,农作物的产量在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大量使用化肥导致水体污染、土壤板结;不合理使用农药导致土壤、水体和农产品污染,害虫产生抗药性后再度猖獗;塑料薄膜的大小使用造成白色污染,破坏了土壤的结构,使农作物减产。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指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下,总结吸收各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成功经验,按照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能量转换定律和生物之间的共生、互养规律,结合本地资源结构,着眼于人、动物、植物及土壤之间的有机联系,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与自然相和谐的农业生产体系。它要求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把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把大农业与二、三产业发展相结合,利用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生态农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不使用化学合成的除虫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而是使用有益天敌或机械除草方法;(2)不使用易溶的化学肥料,而是使用生物肥、有机肥和长效肥;(3)利用作物秸秆还田保持土壤肥力;(4)利用作物秸秆发电、气化后形成再生能源、作为牲畜饲料等构成再循环经济;(5)采取保护性耕作方式以保持水土;(6)控制牧场载畜量以保护生态环境;(7)不使用抗生素;(8)不使用转基因技术。
  三是从自然式农业向设施化农业发展。
  我国地域辽阔,土壤类型及气候条件差别很大,产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抵御旱、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尽管我国目前的财力状况尚不能满足大规模的农业设施建设需要,但未来农业的发展设施农业是一个方向。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域的农业灌溉问题,东部及东北区域的中低产田改造和工程设施建设,沿江农业区域的涝区综合治理等,都是我国未来农业向设施化发展的重点。目前,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且土地资源缺乏的城市和地区已经建立了一些高科技含量、高投入的设施农业,且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农业专家们经过精心设计,把农场式农业生产改造成农业公园,集农业种植、绿化环境、观光旅游等为一体,劳动也将成为一项愉快的工作。在黑龙江垦区,为了解决早春气温寒冷的问题,采用塑料大棚进行水稻育秧,采用日光温室生产蔬菜、花卉苗木等。为了解决间断性干旱问题,许多农场早已配备了喷灌、滴灌机械设备等。
  四是从机械化农业向“电脑自控化”管理方向发展。
  大面积的农业机械作业极大地提高了现代农业的工作效率,而电子计算机智能化管理模块系统在农业上的应用,将使农业现代化管理更上新的台阶。未来农业发展的最高形式,应是高度的自动化和精确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已为我们开辟了发展方向。
  五是生产组织与服务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加入WTO以后,我国未来农业的生产组织与服务,将紧跟世界发展趋势进行对接,成立相应的农协会等专业服务组织,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开展全方位的服务,及时疏通渠道,使各种农作物产量达到最高,生产成本降到最低,加工增值达到最大,销售价格和经济效益达到最高,使农民得到更大的实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8-25
有机农业是传统农业、创新思维和科学技术的结合,它有利于保护我们所共享的生存环境,也有利于促进包括人类在内的世间万物间的公平与和谐共生。有机农业强调农业发展的生态本质,以健康、生态、公平、关爱为原则,尊重生态经济规律,强调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优化和统一。

有机农业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对有机农业的生产标准、技术原理理解不透把握不准甚至误解、和一味寻求对农用化学品替代品的依赖而忽视整个农业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现象。相关研究表明,如果有机农业的技术应用不当,同样会引起面源污染加重、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因此,要真正实现有机农业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共赢的目标,需要提倡发展科学的有机农业。

以农业生态工程、循环农业的原理对有机生产系统进行因地制宜的整体规划,使基地成为一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有机整体,实现系统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最大幅度减少外界的物质与能量的投入,节约成本,提高综合生产力和效率。

从维护生产系统的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对基地进行景观布局,选择病虫害抗性强,能为害虫天敌提供食物和避所的植物作为田篱、防风林或缓冲带的植被,在基地间隔性地保留或设置一些由天然植被构成的生态岛或小池塘等景观单元,以增加基地的生物多样性和景观构成的多样性。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有机农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指出,随着生态产业的不断推进,未来五至十年内中国将发生三个重大变化:一是在现代文明中最大程度上保存了自然原貌的地区将更富有;二是在追随健康食品、安全食品趋势下将引发新一轮的上山下乡运动;三是未来的农场主一定是高学、高智、高能的高端群体。
第2个回答  2020-02-17
1.农业机械化。即指农业生产逐步地采用各式各样现代的先进的农业机械来代替人力、畜力的劳动,以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机械化,从产业而言,包括种植业、养殖业、林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机械化;从种类而言,包括耕作、植物保护、收获、运输、农田基本建设、排灌、农副产品加工、林业、畜牧业、渔业等机械化,也包括农村小型水电站和农业航空。
我国农业机械化起步较晚,基础差,多以中小型为主,主要用于种植业。根据我国的国情,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基本途径是:坚持提高劳动生产率与土地产出率相结合,以提高土地产出率确定农业机械的重点;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和致富农民为目标;从实际出发,分步实施。目前我国处于初步机械化阶段,创造条件,逐步向基本机械化阶段(农业主要部门的主要作业环节大部分采用机械操作)和全盘机械化阶段(农业各生产部门的各种作业、各生产环节,凡能用机械操作的都采用机械操作)过渡。但是,这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方针是:①“并举、并用、相结合”,即机械化、半机械化、手工工具并举,人力、畜力、机电动力并用,工程措施与生物技术措施相结合;②“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根据各地区的不同基础和条件,分类指导,确定突破重点;③在经营上“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势并存,相互竞争,共同发展”,目前是农民个体、集体、合作、国家等多种所有制形态,组成了独立经营、承包经营、合作经营方式,可以在市场经济中互相补充、共同发展。
2.农业科学化。即指农业生产和经营采用科学的思想、科学的技术方法和装备,以及科学的管理。农业科学化是传统农业向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主要标志,是人们从被动地适应或简单地作用于自然,到在科学地认识自然的基础上能动的改造自然,使农业成为和工业部门一样的现代产业。因此,农业科学化是农业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
农业科学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涉猎了构成农业现代化的诸要素,包括上述的农业机械化,以及农业电气化、水利化、良种化、化学化、生产工厂化和管理科学化等。一方面把先进的生产条件(生产工具、生产设备、生产设施,以及能源、交通运输等)应用于农业生产;一方面把先进的科学技术(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化控技术、核技术、遥感技术等)引入农业生产;同时,要认真总结我国传统农业的经验,扬长避短,继承“珍宝”,如精耕细作、有机肥施用等,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实行科技兴农,把农业生产最大限度地纳入科学轨道,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
农业科学化程度的高低是受整个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在农业中的应用状况等因素影响的。我国实现农业科学化任务艰巨,但已经起步,除了在农业生产条件上有了改善之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也开始引入。如在良种化方面,杂交技术正在推广和应用;在化学化方面,农膜、农药、化肥、生长素等都在广泛应用;在管理方面,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学也逐步被采用,等等。当然,在我国这仅仅是开始,把科学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农业,使农业生产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一个新水平,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和付出艰苦的努力。
3.农业社会化。即指农业由孤立的、封闭型的自给生产,转变为分工细密的、协作广泛的、开放型的社会生产部门。农业的社会化是建立在发达的社会分工和商品化基础上的。具体有现代农业企业专业化、农业作业过程专业化、农业地区专业化、农业商品化、以及农林牧副渔综合经营和农工商一体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业规模的日益扩大,出现了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协作范围越来越广,以及农业生产逐步走向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和产供销、农工贸结合的趋势。这是迈向农业现代化的推动力和重要标志之一。
总之,机械化、科学化、社会化是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其本质就是科技兴农,是把农业建筑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用现代工业和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农业。最终目的是创造一个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农林牧副渔生产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需要。
第3个回答  2018-03-30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第一,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2、第二,农业结构性失衡局面有所改观。

3、第三,农业绿色化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4、第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显著提升。

5、第五,农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6、五是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建设,健全动物防疫体系。

6、六是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完善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集约节约用地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着力提高制度执行力。

7、全面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力推动节水、节地、节药、节肥、节能、节种等节约型农业。

8、提高农业走出去成效。完善境外农业投资政策支持体系,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创造规范有序的制度环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5-02-07
现代农业的特征及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
1.农业的高科技性即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在提高,高新精尖科学技术在农业中广泛应用
现代农业在吸取传统农业精耕细作、持续经营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和融合现代科学技术,包括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以及转基因、细胞融合、无性繁殖等生物技术。例如将转基因技术、核辐射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综合不同植物的优良性状,实现了植物种、属间的远缘杂交,培育了许多优良的植物品种。利用无性繁殖技术,开发人工种子和种子包衣,促进了种子产业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信息农业(Information
Agriculture)”、“精确农业(Precision
Agriculture)”和“数字农业(Digital
Agriculture)”等相继提出。所谓“数字农业”实质上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和GIS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经营和管理农业生产资料、农业实用技术、农产品及再生产品的生产、使用、贸易销售、宣传和推广等,它将推动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资金、价值和信息跨区域、跨国家的交流。
2.农业科学在微观上分工逐渐细化,在宏观上将更加综合
随着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农业产业和农业学科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形成了不同类别的农业产业和农业科学分支。同时,在宏观上又逐渐综合,形成了农业生态学等综合性学科。
3.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是我国高效、持续农业发展的方向
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是综合开发利用自然和社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强调农业各部门的协调性、综合性、稳定性和持续性;节水农业注重水土资源的综合利用及其高效性。二者都是我国大力推广的综合性农业类型,都以生态建设为核心。在内容上,生态农业与目前提倡的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立体农业等替代农业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和重叠。生态农业强调生物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推广生态工程技术。
4.农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蓝色农业、白色农业、分子农业和太空农业占据科技制高点
“蓝色农业”又称海洋农业。
“白色农业”是以微生物资源为核心,以动物、植物为原料,发展相关的产业。
“分子农业”就是利用动植物分子遗传学和转基因技术,实现商业上大规模生产蛋白质、药物、疫苗及酶等物质,用于预防和治疗人和动物的疾病。
将航天航空技术与农业和生物技术结合,即太空农业。
5.农业产业化、企业化和市场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潮流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能量物质流、资金价值流、信息流将会更加迅速,系统将更加开放,与外界市场的联系将更加紧密。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直接受市场的引导和调控。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和企业化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农业产业化程度、农产品商业化程度、初级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体现了农业生产—生态系统发展的综合水平。
有的专家认为,未来农业走向将出现五大趋势:
一是从“平面式”向“立体式”发展。即利用各种农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进行合理组装,精细配套,组成各种类型的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优生产系统。
二是从“自然式”向“设施式”发展。一些农业专家精心设计,把农场式农业生产改造成农业公园,集农业种植、绿化环境、观光旅游等为一体,劳动也将成为一项愉快的工作。
三是从“机械化”向“电脑自控化”发展。农业机械给现代化农业带来了活力。电子计算机智能化管理模块系统在农业上的应用,将使农业现代化管理更上新台阶。
四是从“化学化”向“生物化”发展。现代农业已普遍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和植物激素,这虽然增加了农作物产量,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公害。未来农业将进入一个崭新的生物化的绿色、洁净的农业时代。
五是从“地面”向“太空”扩展。未来农业将向宇宙拓展,如利用太空培育新品种,发展太空农业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