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会议是哪八国?中国在其中吗?

如题所述

八国会议是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的简称。所谓八国集团(group 8),指的是八大工业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加上俄罗斯。中国没在其中。
八国集团首脑会议(G8 Summit)是由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演变而来,是各国为研究经济形势、协调政策而召开的首脑会议。该会议作为西方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首脑会议,旨在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从整体上协调共同的和各自的政策,缓解内部矛盾,以维护成员国在世界经济和国防政治中的地位。会议已形成一种制度,将继续存在下去并发挥其重要作用。
20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形势一度恶化,接连发生的“美元危机”、“石油危机”、“布雷顿 森林体系”瓦解和1973—1975年的严重经济危机把西方国家弄得焦头烂额。为共同解决世界经济和货币危机,协调经济政策,重振西方经济,1975年7月初,法国首先倡议召开由法国、美国、日本、英国、西德和意大利六国参加的最高级首脑会议,后来,加拿大(1976年)、俄罗斯(1998年)分别加入。八国集团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即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简称“八国峰会”)。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七国为研究经济形势、协调政策而召开的首脑会议。
1975年11月由法国倡议,在巴黎召开了西方主要工业国家首脑会议。首次会议有六国首脑参加,1976年起加拿大首脑参加后变为七国经济最高级会议。1977年起,欧洲共同体委员会主席也应邀参加。首脑会议每年举行一次,轮流在各国召开。
会议起初以讨论经济问题为主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国际政治问题的讨论逐渐增多。该会议作为西方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首脑会议,旨在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从整体上协调共同的和各自的政策,缓解内部矛盾,以维护成员国在世界经济和国防政治中的地位。会议已形成一种制度,将继续存在下去并发挥其重要作用。
1975年,当时的法国总统德斯坦邀请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和意大利领导人到巴黎郊区的朗布依埃城堡开会。按照法国总统的设想,这是一次小型委员会的非正式会晤,目的是讨论当时正受石油危机影响的世界经济。参加会议的领导人一致决定这一会议将每年举行,并邀请加拿大与会。这样1976年便形成了七国集团。1998年的伯明翰峰会上俄罗斯正式加入,从而形成了如今的八国集团(简称G8)。
2003年6月,八国首脑会议在法国的埃维昂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希拉克总统的邀请,出席了八国集团在峰会前与11个发展中国家举行的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
2005年7月,八国集团峰会在英国格伦伊格尔斯(也称“鹰谷”)举行 ,会议将着重讨论非洲发展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在这次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应布莱尔首相邀请,出席了八国集团与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5个发展中大国领导人举行的南北领导人对话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7-09
没中国

请看

八国集团 (G8) 是由西方七国集团演变而来,其成员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组成。

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经历了二战后最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经济形势严重恶化。为共同研究世界经济形势、协调各国政策及重振西方经济,在法国倡议下,法、美、德、日、英、意六国领导人1975年11月在法国巴黎郊外的朗布依埃举行了首次最高级经济会议。

1976年6月,六国领导人在波多黎各首府圣胡安举行第二次会议,加拿大应邀与会,形成七国集团。此后,西方发达国家最高级经济会议就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每年一次轮流在各成员国召开,也被称为“西方七国首脑会议”。 1977年起,欧洲共同体(后改名为欧洲联盟)委员会主席亦应邀参加会议。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首脑会议除讨论经济问题外,把世界重大的政治问题也列入了议程,诸如核裁军问题、东西方关系和人权问题等。

1991年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1992年和1993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先后应邀与七国集团首脑在会后举行会晤。1994年,俄罗斯作为正式成员参加七国集团首脑会议政治问题的讨论,形成“7+1”机制。1997年,七国集团首脑会议在美国丹佛举行,克林顿总统作为东道主邀请叶利钦以正式与会者的身份“自始至终” 参加会议,并首次与七国集团首脑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的名义共同发表“最后公报”。从此,七国集团首脑会议演化为八国集团首脑会议,“7+1”的模式结束。但在经济问题上,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依然保持七国体制。

2003年6月,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法国的埃维昂举行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希拉克总统的邀请,出席了八国集团在峰会前与11个发展中国家举行的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 。

2004年6月9日,与会的八国首脑和欧盟首脑在美国佐治亚州海岛举行圆桌会议

2004年6月,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美国佐治亚州小城萨凡纳举行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和俄罗斯的领导人出席了此次为期3天的峰会。美国总统布什还特意邀请了阿富汗、阿尔及利亚、巴林、约旦、也门和土耳其等国领导人参加。此次峰会的主题为“自由与合作通向繁荣和安全”。

2005年7月,八国集团峰会在英国格伦伊格尔斯(也称“鹰谷”)举行 ,会议着重讨论非洲发展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在这次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应布莱尔首相邀请,出席了八国集团与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5个发展中大国领导人举行的南北领导人对话会 。

2006年7月15日至17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圣彼得堡举行。八国领导人除了就能源安全、传染病防控和教育三大议题进行磋商外,还就世界经济、地区热点和安全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峰会16日就三大议题通过了三项联合声明,并就贸易、反腐败、知识产权保护和非洲问题通过了有关文件。胡锦涛主席出席了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此前,胡锦涛主席于16日与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刚果(布)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

2007年6月6日至8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德国小镇海利根达姆举行,与会领导人就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气候变化和非洲等关键性挑战展开讨论,并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对非洲援助等问题上取得进展。
第2个回答  2015-09-11

    首先八国是八国集团,八国集团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组成,又称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中国并不在八国集团之内。2002年加拿大邀请中国加入八国集团,此后多次受到其他成员的邀请,之所以不加入八国集团是与中国不结盟政策相关的,不结盟中国外交的基本国策,具体内容表现为在国际上保持自己的独立地位,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成同盟或建立军事战略关系,不依附某个大国,做他们的附庸。

    但是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自从2003年起,中国国家领导人多次受邀请参加八国集团会议。比如,2003年6月,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法国埃维昂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出席了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首次对话会议,并在会上发表了题为《推动全面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讲话。此后,胡锦涛主席先后于2005年7月、2006年7月、2007年6月、2008年7月4次出席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就全球经济、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重要问题阐述中国的主张,并同与会各国领导人交流看法。除此之外,中国与八国集团还在财政、金融、能源、卫生等领域举行了一系列部长级对话会议。

第3个回答  2008-07-09
八国集团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组成,又称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八国集团实质上是富人俱乐部。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中国对于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和影响力,同时西方国家也出于从维护自身霸权和利益入手,不择手段将国际组织发展成为围堵中国发展的平台,借此施以影响,逐步实现左右中国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的方向,谋取集团或盟国的国际政治利益。可谓有利有害,但两害相比取比轻,两利相比取其重。中国的发展的确是离不开世界,正如加入WTO一般,只有成为规则的参与者、制定者,才会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也才有可能更好地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但事情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最近有报纸指出美国就不想让中国加入八国集团,而且中国出于对自身实际处境的考虑,比如一旦加入八国集团是不是会引起中国发展中国家身份的变更,继而引发一系列的后续问题如联合国会费的分摊、维和费用的支出等。因为权利和义务永远是相对应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8-07-09
八国集团 (G8) 是由西方七国集团演变而来,其成员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组成。

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经历了二战后最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经济形势严重恶化。为共同研究世界经济形势、协调各国政策及重振西方经济,在法国倡议下,法、美、德、日、英、意六国领导人1975年11月在法国巴黎郊外的朗布依埃举行了首次最高级经济会议。

1976年6月,六国领导人在波多黎各首府圣胡安举行第二次会议,加拿大应邀与会,形成七国集团。此后,西方发达国家最高级经济会议就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每年一次轮流在各成员国召开,也被称为“西方七国首脑会议”。 1977年起,欧洲共同体(后改名为欧洲联盟)委员会主席亦应邀参加会议。

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首脑会议除讨论经济问题外,把世界重大的政治问题也列入了议程,诸如核裁军问题、东西方关系和人权问题等。

1991年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1992年和1993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先后应邀与七国集团首脑在会后举行会晤。1994年,俄罗斯作为正式成员参加七国集团首脑会议政治问题的讨论,形成“7+1”机制。1997年,七国集团首脑会议在美国丹佛举行,克林顿总统作为东道主邀请叶利钦以正式与会者的身份“自始至终” 参加会议,并首次与七国集团首脑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的名义共同发表“最后公报”。从此,七国集团首脑会议演化为八国集团首脑会议,“7+1”的模式结束。但在经济问题上,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依然保持七国体制。

2003年6月,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法国的埃维昂举行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希拉克总统的邀请,出席了八国集团在峰会前与11个发展中国家举行的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 。

2004年6月9日,与会的八国首脑和欧盟首脑在美国佐治亚州海岛举行圆桌会议

2004年6月,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美国佐治亚州小城萨凡纳举行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和俄罗斯的领导人出席了此次为期3天的峰会。美国总统布什还特意邀请了阿富汗、阿尔及利亚、巴林、约旦、也门和土耳其等国领导人参加。此次峰会的主题为“自由与合作通向繁荣和安全”。

2005年7月,八国集团峰会在英国格伦伊格尔斯(也称“鹰谷”)举行 ,会议着重讨论非洲发展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在这次峰会上,胡锦涛主席应布莱尔首相邀请,出席了八国集团与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5个发展中大国领导人举行的南北领导人对话会 。

2006年7月15日至17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圣彼得堡举行。八国领导人除了就能源安全、传染病防控和教育三大议题进行磋商外,还就世界经济、地区热点和安全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峰会16日就三大议题通过了三项联合声明,并就贸易、反腐败、知识产权保护和非洲问题通过了有关文件。胡锦涛主席出席了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此前,胡锦涛主席于16日与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刚果(布)领导人举行集体会晤。

2007年6月6日至8日,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德国小镇海利根达姆举行,与会领导人就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气候变化和非洲等关键性挑战展开讨论,并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对非洲援助等问题上取得进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