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人们经过的这几个社会的概念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一个社会向另一种社会的过渡?现在中国处于什么阶段?

原始社会  英文:primitivesociety
  文化人类学理论上的一种社会组织类型,以亲族关系为基础,人口很少,经济生活采取平均主义分配办法。对社会的控制则靠传统和家长来维系,而无习惯法和政府权力。在典型的原始社会里,没有专职的领袖。年龄与性别相同的人具有同等社会地位。如有争执就按照传统准则进行调停,人们普遍遵守这些准则。世界各地都有原始社会,形式多样。有些以狩猎和采集经济为主,有些则以渔业为主,或者以简单的自然农业为主,部落组织是某些原始社会的特征,但是并非所有的原始社会都有这一特征。根据文化进化论者的学说,有些原始社会保持著平均主义的性质,但另一些则已经逐步变成等级制度的社会,并进而发展成为酋长领地,其组织形式更为复杂。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世界上有哪个民族没有经历过原始社会。人类出现,原始社会也就产生了。但是他的消亡则各地参差不一。处于原始社会的人类生产力水平很低,生产资料都是公有制的。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产品的剩余之后,就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私有制,原先的共同分配和共同劳动的关系被破坏,而被阶级社会所取代。
奴隶社会的介绍  原始社会瓦解后出现的人剥削人的社会。以奴隶主占有奴隶的人身、实行超经济奴役为主要特征。在奴隶社会中,奴隶主在经济和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奴隶占有制生产方式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发展方向。奴隶社会最早出现于埃及、西亚、中国和印度,继而在希腊和意大利等地产生。产生和确立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劳动者能够生产剩余产品,从而使奴役他人变为有利可图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剥削人的形式,即奴隶占有制。最早的奴隶主是原始社会内部分化出来的氏族贵族。最早的奴隶是氏族部落战争中俘虏的外族人。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氏族部落内部贫富分化不断加剧,富裕的氏族贵族对贫困的氏族成员的奴役也日益加深,其主要形式是债务奴役,无力还债的贫困氏族成员往往被债主卖到其他氏族部落充当奴隶。此外,惩罚罪犯、海盗掠夺、拐卖人口、奴隶买卖、家生奴隶等也是奴隶的重要来源。随着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日趋激烈,作为奴隶主阶级镇压奴隶和其他被剥削者工具的奴隶制国家应运而生。人类历史上最早在亚洲、非洲和欧洲出现的国家,都是奴隶制国家。阶级结构和阶级斗争在奴隶社会,居民被分为自由民和奴隶两部分;在自由民内部一般又可分为占有奴隶的奴隶主和不占有奴隶的自力谋生的劳动者;奴隶内部又划分为若干集团;在自由民与奴隶之间还存在着许多过渡性阶层。在自由民内部,存在着面临沦为奴隶危险的平民与奴隶主贵族的斗争;在自由民与奴隶之间,在奴隶占有制国家与被奴役的外邦人或臣民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对立。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斗争,被奴役的氏族部落反抗征服者的斗争,往往表现为大规模的起义。但奴隶反抗奴隶主的方式,更为经常的是消极怠工、逃亡、破坏生产工具或杀死个别穷凶极恶的奴隶主。在反抗奴隶主剥削和奴役的斗争中,奴隶有时与自由民中的平民联合行动。瓦解随着劳动工具的改善、生产技能的积累、劳动分工的发展,奴隶占有制的生产关系日益与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产生矛盾。在奴隶社会末期,出现了一批由奴隶主阶级中产生的大土地所有者,广大自由民逐渐沦为与奴隶处境大体相同的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各奴隶占有制国家通过长期的不同形式的革命性变革,逐步走上了封建化的道路,大土地所有者演变为封建主,奴隶和自由民转化为农奴。以剥削农奴为主的封建生产方式逐渐取代奴隶占有制为主导的生产方式。历史地位与原始社会比较,奴隶占有制社会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它打破了原始社会氏族部落关系的狭隘性,从而有利于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有利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的发展,为整个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时代背景两千多年前,罗马是奴隶制社会。罗马人征服别的国家,就把当地的居民变成奴隶。奴隶被称为“会说话的工具”,他们是主人的财产和商品,没有任何权利,连子女也属于主人。奴隶不受法律保护,奴隶主可以任意宰杀自己的奴隶。
  奴隶主让奴隶戴着脚镣做各种苦役,把最强壮最骁勇的挑出来做角斗士,放在斗兽场里强迫他们同野兽打斗或互相攻杀,供自己娱乐。这种角斗极其野蛮残忍,角斗的结果是角斗士全部死亡或留下最后一人。本文讲的斯巴达克和另外十个奴隶都是角斗士。
  斯巴达克起义发生于公元前一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的罗马。公元前73年,卡普亚的二百个角斗士,因为不能忍受暗无天日的生活,逃到维苏威山上,在斯巴达克领导下举行起义。许多奴隶从四面八方汇合到斯巴达克那里。起义的势力迅速发展,组成了七万人的起义军。公元前71年,起义军跟罗马军队展开了决定性的会战。起义军武器不良,又很疲劳,阻挡不住罗马军队的疯狂进攻,因此失败了。斯巴达克一直英勇战斗到牺牲。
  斯巴达克领导的奴隶起义是古代史中被压迫阶级最光辉的一次斗争,这次起义严重地打击了奴隶主的统治。斯巴达克的英勇事迹永远被人们歌颂。革命导师马克思曾称赞斯巴达克是“古代史中最堂皇的小伙子”。列宁称赞斯巴达克是“最大一次奴隶起义中一位最卓越的英雄”。
 “封建”一词的原意指的是“封土建国”,即君主把土地分给宗室和功臣,让他们在这土地上建国的一种政治制度,即分封世袭制。我国周代开始有这种制度,其后有些朝代也曾仿行。 欧洲中世纪君主把土地分给亲信的人,形式跟我国古代封建相似,我国也把它叫做“封建”。
  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理论中,“封建”一词引申为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关系(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引申是需要建立在西周封建论的基础之上的)。引申意义上的封建制度包括了封建领主制(即本来意义上的封建制)和封建地主制两种社会形态。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基础,是领主(或地主)占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生产劳动者农奴(或农民)。在我国,奴隶制的夏商社会结束之后,封建领主制度建立于西周时代,并于西周时代达到巅峰,而瓦解于春秋时代,自战国时代起建立了封建地主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
  封建领主制与封建地主制的区别:
  在封建领主制下,领主(也叫封建主)是受封在一个区域里掌握权力的人,在经济上是土地所有者,在政治上是统治者。在封建地主制下,地主只在经济上占有土地,而政治上实行中央集权,由中央任命的官僚对地方进行治理。
  封建领主制下的被统治阶级可以是农奴阶级(如西周时代的中国和中世纪的西欧)也可以是农民阶级(如中世纪的日本),封建地主制下的被统治阶级通常是农民阶级。农奴和农民二者的区别在于是人身自由权的大小。
  “封建社会”一词,就其最原始的释义来讲,应该是指其字面意义:封土建国。
  即分封制,在中国盛行分封制的时期是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之前的时期,尤其是西周时期,周武王灭商以后,周天子分封天下,那时诸侯小国林立,一个面积几平方公里的小城邦,其统治者被周天子分封为君主,以“国”自居,这个时期的曾经社会形态被奇怪地称为“奴隶社会”。到东周时期,诸侯小国逐步被兼并成诸侯大国,直到战国末期,秦国并吞六国,建立起郡县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这以后的中国社会就不叫做封建社会了,因为在当时大一统的中国,已经废除了封土建国的分封制,没有王侯可以受封而自行建国,自立为君主是不被允许的,所谓的皇帝只有能有一个,因此,自秦始皇开始至辛亥革命的这段中国历史时期,应被称为(中央集权的)宗法专制社会。而同时期的欧洲经历的中世纪却是真正意义的封建社会,那时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统治,大大小小的君主受到分封后各自为政,建立属于自己的城邦,如同中国的周朝,是一个真正封土地而后建国的封建社会。也可以说,中国在农业社会时期的社会形态发展是领先于欧洲社会形态的发展的,中国的“宗法专制社会”比同时期的欧洲的“封建社会”更加进步,而且两种社会形态有着很明显的区别。但是,就像一个早熟的婴孩,中国在政治上过早地发展进入中央集权制度,而经济上远远落后,这就严重阻碍了中国两千年的发展,使中国的前进自秦以后就走进了“死胡同”。
  但是为什么中国的“宗法专制社会”被我们称为“封建社会”,而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社会”却被我们称为“奴隶社会”呢?这是因为一些人对中国历史有曲解,并以讹传讹。
  其实,对于中国历史上社会形式的划分,应该这样对应地改称为:
  传统称谓: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修正称谓: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宗法专制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这是引用欧洲历史学划分方法到中国后引起的水土不符的结果,宗法专制社会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形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17
原始社会,也称母系氏族社会,指的是没有私有财产、没有资本家、没有市场、没有压迫阶级的简单社会。在这种社会形态下,人们基本上生活在以家庭和氏族的形式为基础的小社会中,劳动力的分配和利用完全依赖于家庭与氏族之间的和睦合作。社会劳动的产物无法转化为私人财产,最终再次分配给同一社区的成员使用。

奴隶社会是在原始社会基础之上,商品经济和私有制开始发展,标志着少数人与多数人之间开始有了阶级差别。奴隶制度被广泛采用。奴隶主占据统治地位,奴隶作物、手工艺和所得置换货币来支配生产。奴隶在生产中被迫从事贫乏的体力劳动。

封建社会是指以封建地主阶级为主体的社会。地主占有大部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贫苦农民付出重税并拥有少量土地,而城市资产阶级和工商业资本家才刚刚起步。封建社会的标志是世袭专制制度,它是一种人民没有法律权利之上的专制统治。在这种制度下,贵族、地主阶级占据统治地位,年青劳力被迫从事繁杂的生产工作。这种制度直到18世纪-19世纪才基本上被资本主义代替。

资本主义社会是以资本家阶级为主体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资本家通过购买工人雇佣他们来生产商品,获得利润来增加资本,从而达到更高的再生产水平。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处于较自由的状态,但资本家和无产阶级之间也存在巨大的阶级矛盾和斗争。市场和货币经济是其最基本的特点之一,货币交易已经取代了其他兑换方式。资本主义社会在欧洲16世纪中期形成,到20世纪中叶,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普遍的生产方式。
第2个回答  2013-09-20
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原因。中国现在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国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社会,是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这是中国特殊国情造成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