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有什么特产

如题所述

1、银杏核

落叶乔木,高可达40米。树干直立,树皮灰色。枝有长短两种,叶在短枝上簇生,在长枝上互生或螺旋状散生于长枝,扇形,长4~8厘米,宽5~10厘米,上缘浅波状,先端中间2浅裂或深裂,基部楔形,叶脉平行,脉叉状分歧;叶柄长2.5~7厘米。

花单性,雌雄异株,与叶同时开放;雄花呈下垂的短柔荑花序,4~6个生于短枝上的叶腋内或苞腋,有多数雄蕊,花药2室,生于短柄的顶端;雌花每2~3个聚生于短枝上,每花有一长柄,柄端两叉,各生1心皮,胚珠附生于上,通常仅1个胚珠发育成熟。

种子核果状,倒卵形或椭圆形,长2.5~3厘米,淡黄色,被白粉状蜡质;外种皮肉质,有白粉,有臭气,熟时橙黄色;内种皮灰白色,骨质,两侧有棱边;胚乳丰富,子叶2。花期4~5月。果期7~10月。本植物的根或根皮(白果根)、树皮(白果树皮)、叶(白果叶)亦供药用。

2、聚贤花卉

沭阳县休闲观光农业迅速发展壮大,庙头镇聚贤村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为了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和农村社会文化全面发展。

近年来,该村以沭阳县苏北花卉有限公司为主体,实施村企共建,引导农民发展花木产业,走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之路,苏北花卉有限公司负责花农的技术指导、苗木供应、销售,使广大农户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全村的所有耕地全部种植了花木,在全镇第一个从传统农业村变为高效农业村。

3、马厂绿豆饼

马厂绿豆饼是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马厂镇的特色小吃。马厂制作小豆饼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现在马厂老街上仍有几十户人家以此为业。三四十年代以汪明甫、汪明楼两家最为出名,现在最老的字号当数徐文世家。

制成的豆饼小巧圆润,黄中透绿,惹人喜爱。其实自选料到炕熟而成的绿豆饼,从烹调的角度讲,仅完成一道菜的一半,因为人们从不直接吃炕熟的小豆饼,还要采取烩、煎、炸等烹调方法,加工后才能食用。

烩,就是放在猪肉一起红烧,这种吃法最简单,人们也最常用。煎,就是把小豆饼放在锅里用少量油煎透,然后盛在碟中,用预先配好的五香椒盐粉状佐料撒拌成一道名菜——椒盐绿豆饼。

4、高墟大米

沭阳县的高墟大米,远近闻名。不管在城市的大小餐馆和酒店的宴席上,还是在广大百姓家中的餐桌上,人们都喜欢吃高墟大米做的米饭,说它色美饭香,并赞誉说:“高墟大米,香飘万里。”

高墟镇自古以来就有沭阳的’东北粮仓’之誉,现在,为江苏省优质粳稻生产基地,生产的优质粳米畅销深圳、广州、昆明、贵阳、上海、南京、青岛等大中城市,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倍受广大群众的青睐。

5、颜集大红袍板栗

 颜集大红袍板栗是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颜集镇的特产。沭阳颜集大红袍板栗外壳呈深红色,颜色特别鲜艳,粒大饱满,生食 、炒食皆宜,糖炒板栗、拌烧子鸡,喷香味美,可磨粉,亦可制成多各菜肴、糕点、罐头食品等。

颜集属黄沙质土壤,且靠近河坡,水源不缺,又不受淹,干湿得宜,阳光充足,适宜板栗生长。大红袍板栗高大壮实,产量高而稳定,抗逆性强。栗苞呈椭圆形,平均果重18~22克,它结果多,粒大,肉性糯,风味独特。生吃可当水果,甘甜爽脆;风干了吃,甜脆可口。

蒸熟了吃,甜糯糯逗人口馋;与鸡同烧,香气扑鼻,这就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名菜——栗子鸡,至今还蜚声中外,其色、香、味、形堪称一流,凡是品尝过的人都赞不绝口。大红袍板栗果肉含水率45.5%,含糖率9.9%,含蛋白质6.6%,还含丰富的钙、铁、钾、铜、磷等多种微量元素,尤其含有硼、硒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所以除食用外,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具有益气养肾补肠胃的功能,还能治腰、腿无力等症状。这些,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都有记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23
花生米是人们日常食品,其食用方法主要有水煮、油煎、热炒等,沐阳马厂镇特产五香花米顺其选料考究,制作精细,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马厂是花生产地。其花生米的加工制作历史较长,据说从清代光绪年间就已开始,民间时期,马厂花生米就小有名气,但品种和口味较单一。后来,随着生产工世的不断改进,花生米品种和口味呈现多元化,现共有甜炒、盐水、麻辣、咸炒等种类。一样原料,采用不同的配料和工艺便加工出各具风味的花生米。目前,马厂镇共有几十户人家加工花生米,但最为传统正宗的,当数花生米加工专业户——许明一家。

许氏一家迄今已是祖传三代专门加工花生米,他家的花生米选料严、加工细、配方复杂又秘不外传。其加工程序是:开始买花生米时,专拣红皮未破的大花生米,但你总不能一个一个地挑着买,所以,整袋花生米买到家后,再把破皮破碎的花生米一一拣掉,然后把花生米掉在开水中,再把破皮破碎捞在筐中晾干,接着把晾干的花生米拌在用香、甜、酸、辣咸数种香料中和中草药制成的配料液体中,浸泡一天一夜,然后捞出晾干,再把破皮破碎的花生米拣去,然后再用水冲洗干净的细黄砂拌和,放在铁锅里用中火翻炒半小时,最后筛去细砂,再把破皮破碎的花生米拣去,装在密封的坛、罐、袋中出售。

许氏花生米一是选料严,反复挑拣;二是做工细,一丝不苟;最关键的是配料特别,因而他家的花生米饱满酥脆,五味俱全,生津止渴,令人食之回味无穷,因而声名远播,广受欢迎。方圆百里上档次的公私往来,红白喜事,必用许氏花生米或自家品尝,或馈赠他人,还常被回乡探访的海外侨胞当作中国家乡特产,带往美国、日本、新加坡、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赠亲友。

但是,许家也和马厂其他一些花生米加工专业户一样,现在仍然是家庭作坊,手工操作,这就限制了花生米的产质产量及其科技含量。前几年,县供销总社曾协助许氏,为花生米专门市制了彩塑包装和中英文产品说明,意欲将许氏花生米作为地方名品推向海外,结果在海关出口检验时,因含砂量超标而作罢。目前,适逢招商引资、大力发生民营经济的大好时机,如能有厂商品商客户出资,许氏负责技术监督,增加机器设备,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科技含量,合作加工许氏五香花生米,必将使这一地方名特产品,香溢五洲四海。
第2个回答  2013-07-23
沭阳石榴

“沭阳石榴甲天下”,虽说有夸张之处,溺爱之嫌,但是沭阳的石榴也确实非同寻常:花色雅素轻盈,榴果硕大扁圆;籽粒饱满,晶莹透亮;汁液香甜,生津解渴。色、香、味均非一般石榴所能比拟。沭阳石榴的主要品种有:

果石榴。花期漫长,花朵美丽,不但在开花期,而且在挂果期也很有观赏价值。每当中秋,凉风乍起,万树枝头点点红,硕大的榴果犹如天真烂漫的小姑娘,仰着甜甜的脸蛋,在向人们轻颦浅笑。

花石榴。仲春时节便见花朵怒放,一枝枝红如朝霞,一树树赤若火焰,交错开放,一直开到寒霜铺地。其花有银红、朱红,也有杏黄、玉白,还有紫黑等色,姥紫娟红。人们或是嫁接,或行丛植,把盆景打扮得千姿百态,五彩缤纷。在这五种颜色的榴花中,以黑色的尤为珍贵,植株也极少。其中有一种是新河乡周圈村老花农胡进峰培育的,是同类品种中的佼佼者,美名远扬。

小石榴,又称火石榴。植株矮小,花团锦簇,专供观赏用。在庭院的隙地里种两株,瓦盆里栽两株,别有情趣。它更是少女们喜爱的装饰物,“石榴花开红胜火,佳丽头上插一朵”,此之谓也。其他还有新培养的墨石榴、玉石榴、海石榴、玛瑙石榴和五色石榴等,或上市销售,或招待贵宾,或销赠亲友,或自家享用,各领风韵。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6-07
说起沭阳,当然第一个就想到了它的花
  中国花木之乡颜集镇
  颜集镇位于沭阳县偏西方向,距县城20多公里,是宿豫、新沂、沭阳三县交界处。这里因盛产花木,闻名全国。全镇共有4.3万亩耕地,花木面积竟达4万亩;在14个行政村中,村村种花育苗,专业村占12个,共有8000多个种花大户,花卉品种共2000余种,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花卉种植基地。1999年堰下村被国家农业部、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绿化千佳村”荣誉称号;2000年5月,颜集镇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首批“中国花木之乡”。
  颜集一带生产花木,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古代,这里就出过一些技艺精湛的花木名师和艳异奇特的名花名木。改革开放以来,这里的花木生产,仿若雨后花蕾,迅猛绽放,飞向全国各地。早在十多年前,就有一些先富的花农,乘坐飞机到各地推销花木。
  颜集镇为什么在历史上盛产花木呢?据研究,同这里古老的文化历史有关。据《东南文化》载:颜集境内古遗址甚多,如大墩子为新石器时代、春秋时代遗址;张寒墩为商、周时代遗址。还有点将台、虞姬庙、霸王桥、项宅墩、段墩等,均为汉代至宋代遗址。对于这里盛产花木,有一种更直接的见解认为:由于颜集是西楚霸王项羽爱姬虞姬的故乡,人们世代悼念爱戴这位壮烈英杰美人的高洁灵魂,逐渐养成了爱美的品性,以致通过栽花植木,表达了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感。说来也奇怪,这儿许多关于虞姬的遗迹,都与花木紧紧联系在一起,而且也是生产花木最繁盛的地方。例如虞姬沟:此河发源于江苏新沂市荻邱山(踢球山),从时集乡东南部,流经沭阳县颜集境内,接蔷薇河人海,全长100多公里。据《沭阳乡土地理》记载:“虞溪村为虞姬故乡。”虞姬沟正因虞姬故乡而得名。附近有虞姬庙、霸王桥。现在,虞姬沟宽40米,两岸农户的花圃里鲜花繁盛,到处生机盎然。堰下村的花卉盆景园有3000米长的白色花格围墙,墙内是钢筋制成的40多个各具特色的盆景园。各种花卉盆景千姿百态,争芳斗妍。离虞姬沟不远的冠芹村有一座“花木新品种示范园”,它是颜集镇人民政府投资50万元建起来的,占地100余亩,花卉新品种共有200多个,远远望去,蔚为壮观,给虞姬沟畔的绿野上增添了亮丽的风景线。为了提高花木档次,不断更新品种,他们聘请南京钟山植物园教授为常年指导,专门研究开发新品种,每年引进新品种50多个。现在的品种有五角枫、重阳木、黑松、黄菖莆、罗木石楠、美人梅、小叶石楠等。这些品种除供本地花农种植外,每年有大批外地客商和游人沓至观赏与购买。
  根据历史遗文乃至古迹和传说考查,由于两千多年来虞美人享负盛名,虞姬故乡成为文人雅士凭吊和颂扬的胜地,这里形成了浓烈的文化氛围,这也是颜集镇一带盛产花木、美化生活乃至使花木成为商品的重要原因。这里古有虞姬庙,以及许多文人重视虞姬的历史事实,就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沭阳县志》载:“虞姬庙在治西四十里颜家集,……明崇祯十七年建,乾隆三十六年邑人吴九龄重建中殿大殿,四十年重修后楼,光绪初宿迁叶祥麟重修。”公元前202年冬,项羽兵困垓下,自知大势已去,虞姬自刎后,家乡人为纪念她,建造虞姬庙。历代文人墨客纷纷前往瞻仰凭吊。清代大诗人袁枚在沭阳任知县期间,曾瞻仰过虞姬庙,离开沭阳后,到古稀之年,从南京又一次来沭,专程赶来凭吊虞姬庙,并作《题虞姬庙》诗:
  为欠虞姬一首诗,
  白头重到古灵祠。
  三军已散佳人在,
  六国空亡烈女谁?
  死竟成神重桑梓,
  魂犹舞草湿胭脂。
  座旁合塑乌骓像,
  好访君王月下骑。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20-02-19
沭阳特产有:吴集粉丝、桑墟鲫鱼 、悦来黄花菜 、韩山蓝晶石、茆圩西瓜 、马厂馍头 、玉兔牌蘑菇、沭阳水晶 、糖醋挂卤绿豆饼 、顾家吊炉大饼 、马厂五香花生米、庙头千张、颜集朝牌 、沂涛茶树菇 、大红袍板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