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到钱了兄弟们!蔚来再获22亿美元投资,国产变外企?

如题所述

最近走线到美国当流浪汉的B站UP主“丁胖子金牌讲师”火出了圈,尤其那句“又要到饭了兄弟们!”可谓是万能金句。

不过讲师的要饭能力和同在美国的贾跃亭相比完全不在一个境界,能与老贾抗衡的似乎只有李斌,但不同之处在于,蔚来是真的在造车卖车,且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大,因此要钱融资也在情理之中。

再获22亿美元战略投资,化身阿联酋民族车企?

近日李斌发微博称,蔚来已与阿布扎比投资机构CYVN Holdings签订新一轮股份认购协议。CYVN将以现金形式向蔚来进行总计约22亿美元的战略投资,双方的战略合作关系将进一步加强。

而这并不是CYVN Holdings第一次投资蔚来,早在今年7月,CYVN就曾通过定向增发新股和老股转让的方式完成总计约11亿美元的战略投资。

此次交易完成后,CYVN将持有蔚来已发行及发行在外股份总数的约20.1%,一跃成为蔚来第一股东。

消息一出,蔚来车友群里纷纷大呼“又要到饭了!兄弟们!”,当然也有人发出疑问,中东土豪成为第一大股东后,蔚来是不是就从国产车企变为了阿联酋的民族车企。对此李斌解释道,由于上市时他将5000万股转给用户信托,现在股权表里没有减掉,因此他早就不是经济意义上的第一大股东;第二,因为有超级投票权,所以李斌的投票权仍然保持最多,在股东投票层面的变化很小。

累计亏损超800亿,新投资不够烧一年?

在蔚来不到6年的造车生涯中,其累计亏损规模已经超过800亿元,而蔚小理中的理想已连续数月盈利,即便是小鹏的亏损程度也赶不上蔚来。

今年第三季度,蔚来交付55432辆新车,同比增长75.4%,环比增长135.7%;第三季度总营收为190.7亿元,同比增长46.6%,环比增长117.4%,销量和营收均创下历史新高。但是盈利状况依然堪忧,第三季度的净亏损达45.6亿元,今年前三季度的净亏损153亿元,也就是说,2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7.17亿元)抹平亏损后便所剩无几了。

既要开源,也要节流

当然,为了减小亏损,蔚来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比如在11月份,蔚来董事长、CEO李斌发布了一封全员信,表示未来两年是汽车行业变革竞争最激烈的阶段,要“进一步提高执行效率,并确保关键业务有足够的资源投入”,因此制定了新的业务计划。而根据计划,蔚来公司将减少10%左右的岗位,具体调整会在11月完成。

不过最近又有媒体报道蔚来可能会把裁员规模扩大至20%至30%,蔚来方面则表示信息不实,但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动态调整,

第二步则是拉人入局换电业务。作为蔚来的核心竞争力,换电却一直备受外界质疑,毕竟它实在是太烧钱了,而在11月22日,蔚来宣布与长安达成换电业务合作协议,11月29日,吉利正式加入。

面对是否因为财务问题才开放换电的质疑,李斌表示从一开始蔚来就计划将换电体系对外开放,并且共享换电网络是基于下一代的800V超充快换平台。

从蔚来的官方口径来看,一个换电站要想盈利,起码每天要完成50-60单的业务,而目前只有35-36单的水平,所以换电业务必须铺开。不过与长安合作的首款支持换电的车型起码要等到2025年才能上市,所以这步棋是否走对了,蔚来能否成为换电阵营的领头羊,还得等一年后才能见效。

第三步便是取消代工模式,独立造车。李斌曾经说过,江淮生产蔚来的工厂比保时捷的生产工厂更为先进,但车主们可不这么认为,不少人提车后都会选择抠掉“江淮蔚来”的车标,而随着蔚来以31.58亿元的总价收购了江淮汽车的两座工厂,这一步终于可以略过了。

在摆脱江淮代工后,李斌表示完全由蔚来自己造车的话,单位车辆的制造成本大体上会下降10%,而且蔚来还将剥离电池自制业务,原因也不复杂,电池大体上分成两个环节,一是研发,一是制造,研发对提升毛利表现是有机会的,但是制造在短期三年内提升不了毛利率,因为它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综合算下来,不如在制造环节直接外采。

此外蔚来将在明年推出两个代号分别为“阿尔卑斯”“萤火虫”的子品牌,其中“阿尔卑斯”品牌将主攻 20-30万元的中端市场,“萤火虫”将是尺寸更小的车型,用车海战术来平摊成本,共享技术资源,至于这两个品牌何时推出量产车,目前仍是未知数。

总结

今年一向高冷的蔚来也加入了价格战,不难看出它的决心,而随着新投资、全新旗舰车型蔚来ET9的到来,以及各项降本增效的措施,你觉得蔚来能在接下来的2024年实现盈利吗?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迷,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