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时如何和医生沟通?

如题所述

(1)掌握医生特长,普通疾病不挂专家号。去医院之前,要明确就诊目的,挂号时最好先掌握医生的特长和所擅长治疗的疾病,这些信息可以询问导医台。如果所患的疾病是普通疾病,去普通门诊或便民门诊即可,没有必要执着于专家号,费时费力又费钱。

如果几天都挂不上专家号,反而会延误一般疾病的最佳诊治时机。现在各个医院基本都开设了网站或微信预约通道,可以自行或让子女帮忙预约,减少排队时间。

(2)带好老病历本。去医院前一定要携带好老病历本和以前的检查结果。对所用的老病历本,不要随意更换,因为老病历本记录着您过去许多有用的病史信息。

在就诊时,应把这些信息主动告诉医生,有特别想要咨询的问题最好提前做好记录,以防就诊时因心理紧张而忘记,回头再去咨询,势必会耽误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平时有记录自己血压、血糖等指标变化的习惯,一定要带上这些记录,可以给医生的诊疗提供参考。

(3)多与医生交流。看病时应与医生多交流,把你想知道的信息和家庭经济情况等告知医生,这样可让你在最合理的价位上得到最有效的治疗。

在医生开药时可以问一问药名,若家中有此药或类似的药物要主动告知医生。如果对药品价格有困惑或是异议,也要充分向医生表达,让医生制订更符合您心理价位的治疗方案。

(4)就诊时做好记录。就诊时医生说的重要的话应做好记录。检查中的一些数据,如血压、血糖、血脂等基本数据,以及医生对患者所提出的养生保健、康复护理中的各项指导意见,如药物服用剂量、方法和时间、饮食宜忌、运动健身项目与注意事项等,应做好记录,并严格遵照执行。

(5)多用基本药物,不迷信贵药、新药。应遵医嘱多用常规与基本药物。一些患者常迷信贵药、新药,认为贵药、新药就是好药,其实这是很大的误区,因为药物的贵与贱、新与旧并不与疗效画上等号,而往往是因原料较贵或生产工艺比较复杂而造成的。

(6)就诊时不可化妆和讳疾忌医。去看病时不建议化妆,更不能化浓妆,因为望诊是中医、西医最重要、最基本的诊断方法之一,化妆会给诊断带来一些假象和错误信息,影响诊断的正确性。

就诊时更不可讳疾忌医,对医生一定要讲真话,一些重要信息和症状一定要如实告知医生。否则,会影响一些疾病的正确诊断,甚至带来极为严重的不良后果。

(7)定期进行复查不管是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还是出院之后,一定要遵医嘱,加强护理,按时服药,不可随意停药或加大与减少剂量。

此外,要重视定期复查,若出现其他不适症状还应提前复查。门诊就诊时也应询问医生是否需要复诊、多久复诊等信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