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斯沃斯将婴儿依恋划分为

如题所述

安斯沃斯将婴儿依恋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回避型依恋、矛盾型依恋和安全型依恋。

依恋介绍

“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婴儿和其照顾者(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情感关系。它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情感上的联结和纽带。它能让孩子从正常情绪状态变得高兴,也能让孩子从负面情绪状态中得到缓和,每个人类个体婴儿期依恋本质会直接影响到其成人后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模式和倾向。

依恋类型的发现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安斯沃斯曾使用过一种叫“陌生情景技术”的方法来研究婴儿分离焦虑、陌生焦虑和婴儿依恋理论。这个实验是让婴儿与陌生人单独呆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观察养育者在场、离开、返回三个时间段的婴儿的不同反应和表现。

通过该实验,安斯沃斯对婴儿依恋类型分为了三种类型,分别为:回避型依恋、矛盾型依恋和安全型依恋。

1、回避型依恋

这类儿童在陌生环境中,养育者是否在场对他们的行为没有影响。养育者离开时,儿童不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养育者返回时,也不主动寻求接触,而且养育者接近时反而表现出抗拒,明显回避养育者的亲密行为。同时,对陌生人并未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

2、矛盾型依恋

这类儿童在陌生环境中,难以主动地探究周围环境,而且探究活动很少,同时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养育者离开时相当悲伤,但重逢时又难以安慰。他们的行为表现出一种非常矛盾的心理,他们既希望和养育者有身体接触,却又选择了充满负面情绪的身体接触方法:他们对养育者又踢又打,同时还伴随着哭叫声。

3、安全型依恋

这类儿童在陌生环境中,把养育者当做“安全基地”,从而去探究周围环境。养育者在场时,主动且积极的去探究;养育者离开时,产生分离焦虑,探究活动明显减少。

养育者返回时,用积极的情感表达依恋并主动寻求安慰,即使是在心情低落时,孩子也能通过与养育者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此类型孩子长大后心理健康水平要比其他类型的孩子高,而且更善于交际,也更阳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