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城轨、轻轨有区别吗?

地铁我知道,走地下的多,但也有地段走地上或高架。但我感觉这三者间应该没有实质上的区别。要嘛就是速度,城轨据说和D车差不多。要是城轨和地铁一样叫法上干嘛要有不同呢?

这三者是有区别的,具体有以下几点。

1、城轨是一个统称,包括了地铁和轻轨。

城轨是城际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的简称兼统称。

城际轨道交通介于传统铁路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用于实现相邻城市或城市群间的联络,如广珠城轨、广佛肇城轨等。

城市轨道交通,指采用轨道结构进行承重和导向的车辆运输系统,依据城市交通总体规划的要求,设置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专用轨道线路,以列车或单车形式,运送相当规模客流量的公共交通方式。如市内的地铁或轻轨系统、有轨电车等。

2、地铁和轻轨的轨重不同。

轴重小于13吨为轻轨,轴重大于13吨为地铁。

3、地铁和轻轨的车型划分不同。

将列车车型划分为A、B、C、L四种车型(该划分仅在中国大陆出现),采用C型车或L型车的是轻轨,采用A型车或B型车的是地铁。采用2-4节列车编组的是轻轨,采用5-8节编组的是地铁。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_城轨

百度百科_地铁

百度百科_轻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6

1、载客量不同

地铁:地铁的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为3-7万人次。

轻轨:轻轨的高峰小时单向最大客运量为1-3万人次。

城轨:相同编组下,每辆CRH6型城际列车的最大载客量约为1500人,每辆A型地铁列车的最大载客量超过了2400人。

2、定义不同

城轨是连接相邻城市或城市群之间的客运专线轨道系统,可采用地铁轻轨或采用高铁快铁,亦可采用磁悬浮轨道。

目前我国还没有跨越城市的轻轨线路,所以我国的轻轨都不是城际轨道交通。

地铁是路权专有的、无平交,这也是地铁区别于轻轨交通系统的根本性的标志。

扩展资料:

在中国如果要区分轻轨与地铁,不是地上、地底,是参考选用的车体,选A、B车体为地铁,C车体为轻轨。

轻轨与地铁的区别,不是轨道重量,有时轻轨的轨重比正常国铁重,其他国家一般不区分地铁和轻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轻轨

百度百科-地铁

百度百科-城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7-04
第3个回答  2018-10-10

1、运客量不同

地铁单向高峰每小时客运量3-6万人,载客量300人以上,采用6组以上的编为一列,车辆长度120米以上。称为大运量城市客运。

轻轨单向高峰每小时客运量1-3万人次,有很多城市轻轨线路采用地铁车。2-6辆编一组,车辆长度为30-120米,称为中运量城市客运。轻轨一般以地面和高架为主,为全封闭线路,或大部分封闭。

2、速度不同

轻轨最高时速70-80公里,平均时速50-70公里。轻轨由于上世纪60-70年代产生的新兴交通系统,所以在地铁和有轨电车的基础上,追求速度,容量,降噪,舒适为目标。

地铁一般地下为主高架为辅,为全封闭线路。地铁由于线路是全封闭,最高时速80-100公里,平均70-90公里。

3、造价与技术不同

地铁采用的技术主要是成熟的电气技术,先进和完善的自动控制系统和大运量的车体,运营效率较高,地铁造价每公里5-7亿元。

地铁大多采用交流变频调压,微机控制,并装有空调,暖风,强制通风系统,这些是有轨电车所没有的,轻轨每公里造价1-2亿元,这里要提的是有很多城市因为资金和客流量的问题造不了地铁,还要发展快速轨道交通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这样轻轨就是地铁和有轨电车之间的产物。

扩展资料:

城市轨道交通的列车可分为A、B、C三种型号,分别对应3米、2.8米、2.6米的列车宽度。凡是选用A型或B型列车的线路称为地铁,采用5~8节编组列车;选用C型列车的线路称为轻轨,采用2~4节编组列车。地铁和轻轨都可以修建在地下或者地上(高架)。

地铁和轻轨的划分主要是根据列车宽度而定的。相对而言,由于地铁列车宽度较大,列车编组节数一般也较轻轨多,所以运力一般也较轻轨要大一些。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地铁 百度百科-轻轨

第4个回答  2020-10-10

地铁是大运量城市轨道交通(A,B车),轻轨是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C车),城轨是市域铁路。

它们其实都叫动车组列车,轨道都是1435mm准轨。高铁/城际动车是靠左行驶;地铁/轻轨是靠右行驶

两者供电系统,信号等等都是不一样的。地铁分ABDL型(其中D型车基于CRH6动车组研发)通常4/6/8编组。

无论是地铁,还是轻轨,本质上都是铁路的“另类俗称”。最开始,确实指地下建的铁路以及轨道比较轻型化的铁路。而轨道交通则涵盖了一切“火车+铁路”这样组合形式的交通。后来慢慢成了城市内部铁路的代名词,也成了一些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细化铁路技术标准、设计规格或等级档次的代名词。所以也就有了后来很多的国内国外“行规”。

至于某个城市,一般那些地下铁路交通发展较早、地下线路在八成以上的城市,基本都叫“地铁”。新兴城市因客流有限,有时达不到国内“地铁”定义下的客流标准,就选择“轨道交通”称呼。当然,这其中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现在的轨道交通形式多元化,“地铁”有时“名不副实”或颠覆习惯性认识。

城铁和轻轨第一个共同点就是三者的轮轨关系都是钢轮钢轨;其次就是三者目前因为运营范围基本以市区和近郊区为主,所以基本都是由低压直流电供电(主流是750/1500V DC),而不是铁路常见的高压交流电;第三就是因为都是在市区运营,所以传统铁路列车的的机车+车辆模式或者动力集中模式都不合适(不是说完全不允许,而是动力集中模式会大大增加轴重,从而大大增加建设成本),而是采用动力分散模式,即有多个动力转向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