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策是

如题所述

无论是农业技术的支持、农用物资的购买或农产品的定货、销售、运输、加工、广告促销及付款等等,无不伴随着信息的流动,信息实际上是整个农业大市场体系的纽带。为了加速电子商务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实现现代农业大市场有效运作,我们提出以下对策:
1.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应提供广泛而有力的引导和支持,强化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广播电视、电话等多种通讯手段,建立起覆盖郊县、乡镇、村的农业信息网络。同时,建立各级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引导和培训农民使用各类信息设施,掌握电子商务的各项技能。
2. 建设高质量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应构建农业电子商务平台,为农业产业化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服务,为农业生产者、经营者、管理者提供及时、准确、完整的农业产业化的资源、市场、生产、政策法规、实用科技、人才、减灾防灾等信息;同时,为企业和农户提供网上交易的平台,支持B2B、B2C、C2C等多种交易模式,降低企业和农户从事电子商务的资金门槛,培育、扶持农业电子商务企业。例如,农村品出口平台逐渐兴起,国内的ECVV就是主要的农产品外贸出口平台之一。
3. 加强农业产业化数据库建设。应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加强农业产业化数据库建设,提高数据库资源的拥有量和开发利用水平。在此基础上,各地区、各部门应结合本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建设各具特色的数据库,并实现数据交换的及时通畅,共享信息资源。
4. 尽快解决农产品的标准化问题。农产品难以标准化一直是制约农产品流通和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应加快对各类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标准化工作,制订标准和规范,实现各类产品标准化,并提供相应标准描述,使农业电子商务得到顺利的开展。
5. 建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应逐步建立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供应,农产品加工、销售,农业科研、教学、技术推广,农作物种子、家禽畜种的培育、繁殖、加工、销售及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督等一系列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为农业电子商务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完整的产业链。
6. 建立相应的供应链系统及物流配送系统。由于农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特点,需要将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农业品联系起来,因此在农业与电子商务平台之间建立有效的供应链系统以及为农业供应链服务的物流系统至关重要。同时,利用现有的配送企业,充分发挥分工的优势,实现客户所需要的资料、信息、品种、农业物资的及时配送。
7. 选择适合的电子商务切入模式。应根据各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采用适应本地区发展的农业电子商务模式。经济发达地区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交易洽谈、合同和货款支付的电子化,除了物流之外,商流、信息流、资金流都在网上进行,以真正体现电子商务的优势。不发达地区可以采用通过农业信息网的信息发布平台在网上发布供销信息,网下完成交易的初级电子商务模式。
8. 开展农业信息化知识培训,大力培养信息人才。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结合其他通讯手段,大力实施远程教育,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强化农民信息意识,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同时,还应将懂业务的专业人才充实到农业信息化队伍中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为农村提供信息服务的队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