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好的老师来下 关于宋大叔音乐教学的问题

这是我随便写的二部和声曲 我是按宋大叔在第五章 第三节课中的内容 想问下 这里和弦的编配 和声的编配合不合理 宋老师说 要多用3度和6度 所以我就都用了 但是总觉得很怪 为什么 低音没用根音呢? 还有为什么宋老师在教和声时 不管是四部和声还是二部和声都是每个音用一个和弦呢? 是不是每段旋律在编和声时都是 一个音 一个和弦? 还是什么? 望老师解答下 谢谢

这个东西,单独地一个音来看,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当你把两部分旋律分别来看时,就什么都不是了。
和声的对位不仅要考虑纵向上的合理,还要考虑横向的旋律性。老师说多用3度和六度,但没有说中间不能用别的,也没说每一个声部中不能单独使用和声,像你这样,两个音的独自对位,不是三度就是六度地反复交替,当然地根音和五音必缺其一。这样就使得和声效果不能充分地丰满表达。尤其是结束音作一个纯八度音,少了属音的支撑,基本失去了二声部的意义。追问

我知道这一定会有很多错误的 。谢谢老师指正。 再问下 横向的旋律性应该怎么看? 还有 每一个声部中能单独使用和声 是什么意思 ?

追答

乐曲本身是具有旋律性的,也就是说若干乐音经过艺术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节奏的序列。按一定的音高、时值和音量构成的、具有逻辑因素的单声部的进行。在五线谱上,一个声部内先后的音符连接成为一条曲线,称为“旋律曲线”。
旋律首先是要有一定的逻辑性,这种逻辑性往往是由几个音组成的特定的音型(称为“动机”)来确的。旋律即是由这么一个小小的“动机”发源,通过对其进行扩张、缩减、模进、重复、反向等等手法,逐步发展起来的。整个旋律要符合这一基本的逻辑性规律。
其次,旋律在进行上应有自然平缓的过渡,忌讳反复地超过三度音程的大跳。
从你所写的这个作品来看,首先,这两个声部各自的旋律都缺乏基本的逻辑性,找不到其中的动机;其次就是反复地作三度以上的大跳(每个小节都有)。

和声,不仅应用于不同的声部旋律的对位,同一声部内也可使用和声。不必像你写的这样,每个声部旋律的特定位置,只有一个音。这样,和声的效果才更丰满。

另外还需要指出,即便是随意的练习,最好也要遵循记谱规范——最后一个小节没有终止线。

追问

第一个问题 明白了 但第二个问题 不是很懂? 可以再讲通俗点吗? 不好意思啊 有点笨。

追答

你看你这张图,上面的声部与下面的声部每个音都是上下对应的吧。这些上下对应的音是同时响起的,对吧。这就是和声了,但我们讲的基本的和声一般都是三个音组成,也就是你弹吉他时常说的“和弦”。但和弦的概念比较广泛,组成和弦的各音不一定同时响起,可以依次响起——就是所谓的“分解和弦”。而分解和弦不是和声的概念,只有像这样在五线谱上音符上下对位,依照和弦结构组成的几个音,才属于和声的概念。也叫做和音。在单声部里的和音,通俗的称呼,可能有叫“同步和弦”的。但在多声部里,没有“同步和弦”的概念,只有和声对位的概念。
比如,你这个作品中,第一个和声是C,却将根音和三音分别放在两个声部里,合起来看似是一个省略五音的主和弦,但在低声部,除了三音以外,至少还要有个较低的C音,才算完整,因为高声部的C音在此时并非是C和弦根音的转位,而是根音在高声部的再现(和声的纵向关系),对于高声部而言,是旋律的一个起点,是主音的呈示(旋律的横向关系)。
第二个和声就更不妥了,在你标注的和弦是一个属和弦,却省略了根音。通常省略根音的做法不能用于三和弦,只能用在七和弦和九和弦中。因为两音的三和弦,人们会自然联想起和弦的五音,比如你这个由B D两音构成的和弦,人们会自然联想到#F,却不会想到G音,该和弦实际应该是Bm,而非是G和弦。这样,如果由和弦进行上看C——Bm——C这个进程明显不合理。所以对于低声部而言,这个和声中的G音是不能省的。这样,低声部这个位置至少要有G B这两个音。
第三个和声同第一个是一样的道理,写的时候,可以将低声部的C音增加一个向上的符干与高声部的E音相连,表示这个C音同时在高低声部共存(实际上是高声部的和弦根音在低声部重复)。且这个和弦的名称标注你写错了,C/E表示的是C和弦的第一转位,即以三音E作为和弦低音,而低声部中只有个C音,E音却在高声部。
其他的就不逐一地评述了,只说一下最后的收束,这里你只用了两个不同八度的C音来结束。八度音只是同音在不同音高上的重复,因为两个音的性质完全相同,所以这在和声里是没有意义的。这样的两个音是不能构成和弦的。
所以,要么在低声部把和声组成各音补全,要么索性省掉低声部的C音。

另外,你说你是学吉他的,不知是民谣还是古典,从你这首曲子来看,似乎对节奏节拍的掌握也有些问题——时值较长、音高较高的音大多在弱拍的位置,这样的旋律如果能弹奏出来,听着肯定也不舒服。

追问

我明白你要表达什么意思了 但这样是不是说 四部合唱 把内声部取出来 就是二部合唱了? 我不是学民谣和古典 我是学指弹吉他的 这段旋律也不是我自己写的 是我从一首曲子中趴下来的一段 它就是这样的.....

追答

四部合唱?应该是四部和声吧。
二声部就是二声部,没有二部和声的说法(因为和声需有三个以上的音构成)。四部和声的内声部与二声部乐曲无关。四部和声一般由“高音”、“中音”、“次中音”和“低音”这四个声部构成。其内声部是中音声部与次中音声部,高音部是旋律声部,低音部是和声中的最低音,决定着根音,起着引导和声的作用,是整个和声的基础。而称为内声部的中音与次中音只是“填充声部”,仅起着丰富和声的作用,本身的旋律性并不强。
四部和声更多的是一个和声应用技巧的概念,其写作是作曲的重要技能之一。这与多声部乐曲的概念本身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四部和声的创作原理来自于四声部的声乐,各声部分别是女高音(高音部)、女低音(中音部)、男高音(次中音部)与男低音(低音部)。声乐中的独唱,是无法唱出和声的,也就是说声乐作品单独一个声部是不能形成和声的。所以要想得到和声效果,必须是多声部的重唱,而四声部声乐的和声效果最为理想(可以唱出七和弦的四音和声)。

我想,你图片中的内容,既是你从一首曲子中趴下来的一段,应当是四部和声的其中两个声部吧,这就难怪它们不那么完整了。

要想使四部和声变为二声部乐曲,不是从其中剥离提取某两个声部,而是要作和声声部的合并,和声内声部可以合并到低音部或高音部中,合并其间,内声部中个别的音是可以省略的。而高、低音部的各音必须保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30
嗯 这么和你说吧 宋大叔教你学音乐这套教程我看过 其中我个人觉得问题很多 但是绝对是学院派的理论 这点我可以肯定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 音乐是需要创新的 老是用那些刻板的知识是不行的 当然 那些理论是需要学习 但是不能照搬 譬如说 要多用3度和6度 这一点我就不赞同 我一直坚信音乐是听觉上的东西 只要好听就可以 不是像学数学一样 带公式带出来的 所以这位朋友 不要去照着那些人说的死东西去创作 而是需要你自己去感受 只要你觉得好听就可以了。追问

我理解你说的 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 我是学吉他的 技术很好 很想学做吉他曲 但是乐理和 和声真的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学懂的 所以现在很吃力啊

追答

嗯 这方面就要去系统的学习一下了 如果你是自学的话 建议你可以看一看李重光编写的《音乐理论基础》和斯波索斌的《和声学》,一般各个琴行都有售,记得我几年前学习乐理的时候老师就是让买这两本书,不过 很容易看乱 所以看的时候要挑自己需要的方面看 看后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去理解 其实和声这东西没什么难的 如果不是写很大的曲子学起来会很快 主要还是需要你多听 听得多了 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掌握一些技巧,如有不懂的可以再追问,我是主修钢琴的,吉他方面我不是很好,不过音乐理论什么的这些还是共通的,以后若碰到什么问题可以私信我,我若上线看到尽量会给你相应的解答。

追问

恩 谢谢你的回答 我一定会努力学习的

第2个回答  2022-07-18
不用每拍都编配和弦、两拍或者一小节配一个就可以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