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和刘邦、还有曹操刘备诸葛亮之间是什么关系

他们的先后历史有什么连接

1、曹操、刘备、诸葛亮之间,曹操和刘备、诸葛亮是敌对关系,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

曹操掌管魏国政权,刘备掌管蜀汉政权。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刘备、孙权为天下相争,诸葛亮作为蜀汉刘备的军师,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对刘备帮助良多。

2、项羽和刘邦是敌对关系。

项羽和刘邦是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两人之前结拜兄弟,一起推翻了秦朝。后来在楚汉相争,项羽却被刘邦逼到了乌江边上,拔剑自刎。刘邦战胜项羽一统天下,建立汉朝,史称汉高祖

扩展资料

刘邦和项羽:

起初刘邦的势力大不如楚,无论是抗秦或是楚汉相争,项羽几乎百战百胜,而刘邦丝毫不懂得如何带兵打仗,唯有一点,助其反败为胜最后打败项羽的是刘邦目光长远心胸宽广,懂得用人,重用谋士大将,悉心听取其意见,选贤举能,

正是靠着他的功臣们为其攻下了一座座城池,一步步扩大了势力。而项羽性情暴戾自负,个性强,手下将士多为贵族才能平平,且在谋略上不及刘邦,鸿门宴上放过刘邦一马,为日后埋下了祸根。楚、汉之间原本互相约定各据一方互不侵犯,

谁料刘邦听从大臣张良、陈平的意见,便起兵攻之欲趁其羸弱不备时一举拿下,便派兵出击项羽军队,将其团团围住。到深夜时,项羽听见围着他的部队都唱起了当地的楚歌,便心生惶恐,疑虑汉军是否已经逼近,敌军中为何有如此多楚人。

于是项羽心中早已没了斗志,与心爱的虞姬互相喝酒唱歌,唱罢引得众人热泪盈眶,心生悲伤。项羽已无心作战,便领着余下为数不多的几百名兵士突围敌军的包围边打边往南逃,直至乌江,项羽已没有脸面去见父老乡亲,于是挥刀自刎了,一代西楚霸王便这样消失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楚汉争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6

1、项羽和刘邦是敌对关系。

项羽和刘邦是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两人之前结拜兄弟,一起推翻了秦朝。后来在楚汉相争,项羽却被刘邦逼到了乌江边上,拔剑自刎。刘邦战胜项羽一统天下,建立汉朝,史称汉高祖。

2、曹操、刘备、诸葛亮之间,曹操和刘备、诸葛亮是敌对关系,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

曹操掌管魏国政权,刘备掌管蜀汉政权。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刘备、孙权为天下相争,诸葛亮作为蜀汉刘备的军师,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都对刘备帮助良多。

在历史关系中,项羽和刘邦是大秦帝国后期的人物,秦朝被推翻后,项羽身死而刘邦建立了汉代。而曹操、刘备和诸葛亮则是东汉末期出现的人物,曹操的魏国、刘备的蜀国和孙权的吴国形成三国鼎立的关系,最后三国灭国,被司马懿的司马家族统一天下,建立西晋。

扩展资料:

项羽和刘邦:楚汉之争

秦朝末年,陈胜兵败身亡后,项梁、项羽所部在诸路义军势力最强。项梁召集楚地各路义军首领于薛县(今山东滕州)议事,刘邦亦率部归附项梁。项梁身死后,章邯破项梁军,楚国上下十分震恐。刘邦项羽弃陈留,率军东归。

楚怀王迁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并项羽吕臣军自将,封项羽为长安侯,号为鲁公。接着,楚分兵两路,一路北上救赵,一路西进伐秦。刘邦率另一路楚军所率义军亦转战于河南,招降纳叛,屡破秦军,先行入关接受秦王子婴投降。

经过一系列的战争、政权相争,楚汉之争以项羽自刎乌江,刘邦成功建立汉朝而结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 易中天揭秘:项羽为何会输给刘邦?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曹操与诸葛亮存微妙交情,并非汉贼不两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4-23

项羽和刘邦都是敌人, 他们当时都想统治中原,最后项羽被刘邦逼到乌江边,自杀了。刘邦终于建立了汉代,即汉高祖。

曹操和刘备是敌对的关系, 而诸葛亮则是刘备的军事师。

在历史关系中,项羽和刘邦是大秦帝国后期的人物,在末秦被推翻,刘邦建立了汉代,而曹操、刘备和诸葛亮则是东汉末期出现的人物,最后曹操的儿子曹丕建立魏国,追封曹操为魏太祖。



扩展资料

秦朝末年,天下动乱,起义频发,当时身为沛县小官的刘邦也顺势加入到起义的队伍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队伍。经过几年的发展,刘邦已经是初具规模了,可以算得上是一方诸侯。

后来刘邦吸引来了许多有才能的人辅佐,最终推翻了秦朝的统治,楚汉相争中,刘邦消灭了项羽后, 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于定陶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投靠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

赤壁之战时,刘备与孙权结成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易中天揭秘:项羽为何会输给刘邦?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 曹操与诸葛亮存微妙交情,并非汉贼不两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6-16

项羽和刘邦是对手关系,曹操和刘备诸葛亮是对手关系,刘备和诸葛亮是君臣关系。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苏宿迁市区)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勇猛好武,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率军渡河援救赵王歇。

巨鹿之战,击破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领军灭亡秦国。自称西楚霸王,定都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大封灭秦功臣将领,拥立六国贵族后代为王。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掀起历时四年的楚汉之争。项羽在正面战场屡破刘邦。

彭越不断后方破坏楚军补给。韩信统一了黄河以北,挥师南下。项羽刚愎自用,猜疑亚父范增,终为刘邦所败。公元前202年,项羽退守垓下(今安徽灵璧县),突围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最后霸王别姬,自刎于乌江旁。

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李晚芳评价项羽“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刘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中阳里街道)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军事指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出身农家,豁达大度,不事生产。  初仕秦朝,授沛县泗水亭长,释放刑徒,亡匿于芒砀山中。陈胜起义之后,集合三千子弟响应,攻占沛县,自称沛公,  投奔名将项梁,任砀郡长,受封为武安侯,统领砀郡兵马 。

率军进驻灞上,接受秦王子婴投降,灭亡秦朝。 废除秦朝苛法,约法三章,收买人心。 鸿门宴之后,受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及汉中一带。 楚汉战争前期,屡败屡战。能够知人善任,注意虚心纳谏,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积极整合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击杀西楚霸王项羽,赢得楚汉之争,统一天下。

即位于定陶汜水之阳  ,后来定都长安,建立西汉。陆续消灭韩信、彭越、英布、臧荼等异姓诸侯王,分封九个同姓诸侯王。建章立制,休养生息,励精图治。兵员归家,豁免徭役,重农抑商,恢复社会经济,稳定统治秩序。

安抚人民生活,奠定了汉朝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对外和亲匈奴,开放边境关市,积极缓和汉匈关系。公元前195年,讨伐英布叛乱时,伤重不起。制定“白马之盟”后,驾崩于长安,谥号高皇帝,庙号太祖,葬于长陵。毛主席评价刘邦“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

魏武帝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本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豫州刺史部谯(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奠定了曹魏政权。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获封魏公,建立魏公国,定都河北邺城,而后进爵魏王。去世后,其子曹丕称帝,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喜欢用诗歌、散文来抒发自己政治抱负,反映民生疾苦,是魏晋文学的代表人物,鲁迅赞之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同时曹操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汉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称其为先主。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活动,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刘备在诸侯混战过程中屡屡遭受失败,所以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

但因其始终坚持以德服人的行为准则,受到了海内外名士的尊敬,至有陶谦、刘表等放弃让自己的儿子继承基业,而是选择将自己的领地徐州、荆州让给刘备统领。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刘备于赤壁之战后,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而后因为关羽被东吴所害,刘备不听群臣劝阻,执意发动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兵败夷陵,最终于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终年六十三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葬惠陵。

刘备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其临死前举国托付给诸葛亮的行为被陈寿赞为古今之盛轨,  后世众多文艺作品也多以刘备为主角。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之纪念。

扩展资料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

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

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项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3

1.刘邦和项羽的关系:

项羽和刘邦是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两人之前结拜兄弟,一起推翻了秦朝。后来在楚汉相争中刘邦战胜项羽,建立西汉。

2.曹操刘备的关系:

刘邦建立大汉王朝的四百多年后的东汉末年,军阀割据,魏蜀吴三分天下,刘备是刘邦的后裔,建立了蜀汉。曹操奠定了曹魏的基础,他的儿子曹丕取东汉而代之,建立了曹魏政权。刘备与曹操是对手关系。

3.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

诸葛亮是刘备的丞相,刘备曾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为蜀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刘备死后独自撑起了蜀汉王朝。

4.刘备与刘邦的关系

据史书记载,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刘邦是刘备的先祖,当时的人尊称刘备为刘皇叔。

扩展资料:

提到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就不得不提起让人津津乐道的三顾茅庐的故事。

东汉末年,汉朝宗亲左将军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他们的谈话内容即著名的《隆中对》。

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当时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邓县隆中诸葛草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

此故事出于诸葛亮《出师表》一文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顾茅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