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皇伏羲那天皇和地皇是谁

我知道有很多版本 我只想知道 人皇是伏羲的那个版本 请不要告诉我其他什么版本谢谢

天皇为伏羲,地皇为神农。

1、天皇:

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

2、地皇:

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扩展资料

1、相传上古时代,华胥国有个叫“华胥氏”的姑娘,到一个叫雷泽的地方去游玩,偶尔看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一下,于是就有了身孕,怀孕十二年后生下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有蛇的身体人的脑袋,取名为伏羲。

伏羲有神圣之德,团结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定都在陈地,封禅泰山 。伏羲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创立了中华民族的图腾龙,龙的传人由此而来。

伏羲仰观天上的云彩、下雨下雪、打雷打闪,看地上会刮大风、起大雾又观察飞鸟走兽,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创造了八卦,即以八种简单却寓义深刻的符号来概括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他模仿自然界中的蜘蛛结网而制成网,用于捕鱼打猎。他还创造了文字替代在绳子上打结的记事方法。

伏羲制定了人类的嫁娶制度,实行男女对偶制,用鹿皮为聘礼。并以所养动物为姓,或以植物、居所、官职为姓,以防止乱婚和近亲结婚,使中华姓氏自此起源,绵延至今。

2、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 (尚有争议,也有说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领尊号炎帝)。

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

炎帝所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炎帝故里目前有六地之争,分别是:陕西宝鸡、湖南会同县连山、湖南株洲炎陵县、湖北的随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 。

炎帝部落的活动范围在黄河中下游,在姜水(一说是今宝鸡市渭滨区的清姜河,一说是今宝鸡市岐山县的岐水。)一带时部落开始兴盛,最初定都在陈地,后来又将都城迁移到曲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伏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炎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07

人皇为伏羲,天皇为神农,地黄为皇帝,合称三皇。

三皇(中国传统神话和宗教中的三皇)一指历史时期,即三皇时代(公元前 6727 年~公元前 3077 年)二为人物合称,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三个杰出部落首领,后世尊为皇,先秦时期三皇的神属性更高于人属性,三皇皆有天帝属性,后世更多被记载为人类始祖。

三皇之号,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外史》,《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博士所议“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泰皇”即指“人皇”,其实是说“天皇、地皇皆神祇人物及传说。

扩展资料:

三皇起源及称谓:

起源于中国上古传说,其实就是原始社会为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的群体和个人(例如上古洪荒时代的水灾,鲧率领众人治水),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和怀念这些群体和个人的功绩,将他们一一神话,归类为神祇人物以供奉祭祀,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一个个美丽的民间传说。

因为《史记》是记述的中华典史,盖三皇是口传历史,司马迁没有载入,故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未采用从三皇起,而从五帝本纪起,三皇五帝不过是后世一些人为歌功颂德把他们神话。三皇,亦称医王,又称医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4-26

1、天皇:伏羲

伏羲,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与女娲同为福佑社稷之正神。楚帛书记载其为创世神,是中国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

风姓,又名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在后世与太昊、青帝等诸神合并,在后世被朝廷官方称为“太昊伏羲氏”。

2、地皇:神农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 (尚有争议,也有说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领尊号炎帝  )。

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

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

3、人皇:轩辕

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  ,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扩展资料:

五帝:

1、金帝:颛顼

颛顼(zhuān xū)(公元前2342-公元前2245年)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姬姓,号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  。颛顼生子虞幕是虞舜的五世祖。后来的夏国、楚国都是他的子孙。

2、木帝:帝喾

帝喾(kù)(前2275----前2176年),高辛氏,名俊(一作夋,夔),出生于高辛 [(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

据说是黄帝的曾孙,中华上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是《山海经》里天帝帝俊的原型。

姬俊的祖父玄嚣(少昊)是黄帝元妃嫘祖的长子,父亲名叫蟜极。姬俊5岁时受封为辛侯,15岁辅佐叔父颛顼,颛顼死后,时年30岁的姬俊继承帝位。

成为天下共主,以亳为都城,以木德为帝,号高辛氏,深受百姓爱戴。死后葬于故地辛,建有帝喾陵。

3、水帝:尧

尧(约公元前2188—公元前2067年),帝王,古唐国人(今山西临汾尧都区)。育于母家伊侯之国,后徙祁(今山西祁县),故姓伊祁。

号放勋,中国上古时期方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尧为帝喾之子,母为尧母庆都。十三岁封于陶(山西襄汾县陶寺乡),辅佐挚。

十五岁,改封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号为陶唐氏。二十岁,尧代挚为天子,定都平阳。尧立七十年得舜。

二十年后,尧老,舜代替尧执政,尧让位二十八年后死去,葬于谷林(山东省鄄城县) 。尧从兄长帝挚那里继承帝位,并禅让于舜。

3、火帝:舜

舜(shùn,约公元前2128年— 约公元前2025年),姚姓,有虞氏,名重华,字都君,曰“舜”,轩辕黄帝九世孙,是中国上古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生于姚墟。

一说出生于诸冯,治都蒲阪(今山西永济市) ,被后世尊为帝,列入“五帝”,史称帝舜、虞舜、舜帝,故后世以舜称之。

5、土帝:禹

禹,姓姒,名文命(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

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伏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神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轩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4

伏羲不是人皇,是天皇。

1、“三皇”按照流传最广的是:伏羲(天皇)、神农(地皇)、燧人(人皇)。

2、三皇出自《周礼·春官·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通常言古史者,必言“三皇五帝”。“五帝”尚在“三皇”之后,人们多公认“三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3、“三皇”之名不见于经,组成亦有不同说法,但《尚书大传》以燧人、伏羲、神农为“三皇”,《风俗通引》、《白虎通义》、《古史考》等古籍亦持此说。

4、《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三字经》: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伏羲、神农、黄帝)

5、汉代所定的人间历史上的“三皇”有五说:

(1)《尚书大传》为燧人、伏羲、神农。《礼·含文嘉》《春秋命历序》亦同此说而以燧人居中。

(2)《春秋运斗枢》为伏羲、女娲、神农。

(3)《礼·号谥记》为伏羲、神农、祝融。《孝经钩命决》引《礼》同此,但以祝融居末。

(4)《白虎通》说为伏羲、神农、共工。

(5)西汉末的《世经》所排古史系统,在黄帝和颛顼之间加有少昊金天氏,使战国时说的“五帝”中多了一帝。于是有人把原五帝之首的黄帝升为三皇,与伏羲、神农并列。首先是《礼·稽命徵》持此说,张衡上汉顺帝书及其后的皇甫谧《帝王世纪》亦从之。接着是伪《尚书序》宣扬此说,由于它的经书地位,从此伏羲、神农、黄帝成为中国历史中最古的三位帝王。

扩展资料

从历代典籍的记载看,伏羲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立八卦,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伏羲八卦中所蕴含的“天人谐和”的整体性、直观性的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原点。

2、教民作网用于渔猎,提高了人类的生产能力。同时教民驯养野兽,这就是家畜的由来。

3、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

4、始造文字,用于记事,取代了以往结绳记事的形式。

5、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

6、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为后代治理社会提供借鉴。[14] 

7、根据《长沙子弹库楚帛书》的记载可以伏羲时期已有天地,但仍是一片荒芜,于是伏羲娶妻,生子四,命名万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8-13
《史记 秦始皇本纪》说,天皇、地皇、泰皇为三皇,且认为泰皇最贵。那么,泰皇是谁?《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春秋纬》提出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的另一种看法,似乎泰皇即人皇。《尚书大传》和《白虎通义》等,则又主张三皇应为燧人、伏羲、神农,而《运斗枢》、《元命苞》等纬书,除了认同伏羲、神农外,补上了创造人类的女娲。此外,《帝王世纪》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通鉴外纪》又以伏羲、神农、共工为三皇。由此看来,伏羲、神农占了三皇之两席,诸说基本一致,而第三位究竟是谁,分歧较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