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麼美国F4U舰载战斗机的机翼设计成W形?

如题所述

倒鸥型的机翼,这就让F4U能够在机翼中容纳一个短而结实的起落架,并且还不至于让螺旋桨碰到甲板。

F4U在数方面都与当时的飞机有很大差别。首先,飞机的机翼采用了倒海鸥翼的布局。第二,F4U采用了当时出力最大的活塞发动机--普惠公司R-2800,功率达到2000马力,而同期的军机多数的引擎只有1000马力。而这些特征也成为了F4U当时其一大瞩目焦点。

1940年10月1日,原型机XF4U-1在一次测试飞行中就创下了当时一项飞行速度纪录,达到405英里/小时(652km/h),成为第一款超越400英里/小时(640km/h)的美国战斗机(实际上测试中的XP-38在稍早前已经打破这项纪录,不过XF4U-1随即刷新该纪录)。

但机鼻过长却使驾驶员的前向视野不佳,以后屡次的改动几乎都尝试改善此一问题。同时由于机翼的曲位过低,限制了飞行员的判断,使飞行员在降落时若操作不当(例如打开战机降落架之时间有误),很容易发生意外。

武器:6挺0.50(12.7mm)M2机枪(一些型号4门20mm机炮)和2枚1000lb(453.6kg)炸弹或8枚5英寸(127mm)火箭弹

扩展资料:

F4U“海盗”式战斗机,是美国钱斯·沃特公司设计的一款单座单发倒鸥翼舰载战斗机,其采用的倒欧翼设计和同时期的其他战斗机平直翼的设计大不相同,也成为了F4U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外观特点。

F4U是钱斯·沃特公司响应美国海军研发新一代舰载战斗机项目而生的设计,美国海军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时的主力舰载战斗机是F2A和F4F,虽然这两款战斗机在刚研制完成投入生产之时性能尚属先进。

但是德国、日本等国随后就研制出了性能更佳的战斗机,所以就促使美国在1938年开始寻求研发新一代舰载战斗机。而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之时,面对日本高性能的“零”式战斗机,美国海军的F2A可以说是不堪一击,只能依靠F4F苦苦支撑,所以这就促使美国海军加快对新一代舰载机的研制。

F4U搭载了一台1850马力的R-2800双黄蜂气冷星型发动机,这台发动机是当时世界上马力最强的发动机,而为了能够完美地发挥这台发动机强劲的动力,F4U的很多地方都是围绕这台发动机而设计的。

首先,为了能够将R-2800强劲的马力输出转化为战机的动力,就需要采用大型的汉密尔顿标准螺旋桨,汉密尔顿标准螺旋桨的直径达到4.06米,为了能够安装这种螺旋桨就需要提高机身高度,就需要加长起落架。

而作为一种舰载战斗机,F4U着舰时需要承受很强的冲击力,这就要求采用短而结实的起落架。为了能够既使用短而结实的起落架,又不用缩短螺旋桨的长度。

钱斯·沃特公司的工程师们就设计出了倒鸥型的机翼,这就让F4U能够在机翼中容纳一个短而结实的起落架,并且还不至于让螺旋桨碰到甲板。

除此之外,倒鸥翼的设计还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学特性,可以帮助F4U飞得更快。同时为了进一步优化F4U的气动布局,沃特公司采用了“平头钉”和点焊技术,并将发动机的增压器埋在机身中,散热器埋在内侧机翼,起落架也可以完全收入机翼,这些设计让F4U的机身非常光滑简洁。

良好的设计让F4U拥有良好的机动性能,再加上动力强劲的R-2800发动机的加持,最快的F4U-4的最大航速可以达到717千米/小时。

F4U也并非完美无缺,由于需要容纳发动机等原因,F4U的座舱过于靠后,在座舱前有个“长鼻子”,这个“长鼻子”对飞行员的视线有非常不利的影响,而在舰上起飞和降落又对视野有较高的要求。

除此之外,F4U的低速性能也比较差劲,把速度降低到航母着舰速度时其机翼可能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容易造成着舰失败。这些原因让美国海军认为F4U并不适合在航母上服役,于是作为舰载机设计的F4U被分配给了海军的陆基飞行队,不过F4U在海军陆基飞行队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战果。

虽然F4U在前期都装备给了海军陆基飞行队,但是英国人还是发明出了F4U可用的降落方法,并且F4U也经过了一系列改善低速性能的改进,最终在1944年,F4U获准重新登上航空母舰,并且也取得了成功。

F4U和F6F一起,改变了美国海军空中装备劣势的局面,沉重地打击了日本“零”式战机的嚣张气焰,为太平洋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F4U战斗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这叫倒海鸥翼的布局
倒海鸥机翼是常见的一种机翼,多见于二战。其实这种布局一般是在飞机高度受到限制的时候“没有办法的办法”。倒海鸥机翼既可缩短主起落架柱长,又减少了翼身之间的干扰阻力。
典型的倒海鸥机翼战斗机是二战美国的F4U-1海盗攻击机,德国的JU-87俯冲轰炸机和日本的流星改战斗机
望采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7-27
F4U机头安装有一副大尺寸螺旋桨(直径4.06米),为了防止飞机在降落过程中螺旋桨剐蹭甲板,就需要设计更长的前起落架,但是起落架过长会导致起飞后收起困难,而且强度不易保证,所以设计师将机翼向下弯曲一定距离以补偿起落架高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