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文物都是真的吗?

我在一个博物馆里参观青铜器,发现好多疑点,有些很像是乳胶的。

我以前在博物馆工作过,我现在还是某博物馆的名誉馆长。
博物馆里绝大部分都是真实的,很少有仿真的文物,除非该文物已经碳化或者人为破坏地质灾害破坏的文物而且属于不可复原的文物进行高度复原仿真展示。
古丝绢、字画等文物展览的有时会展览名家临摹的,珍品很少拿出来,因为字画在灯光和不恒温的状态下容易被破坏,而且不可逆。尤其是观众的呼吸气体也容易损坏古字画。因为现在博物馆展览设施设备没有达到绝对防尘、过滤强光、恒温等技术要求,所以部分很老的或者珍品很少展览。
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十多年前举办过《清明上河图》展,仅仅展览三天,后来用清代临摹的继续展览。像清明上河图这样的极为珍贵的文物几年才拿出展览数天。
你提到的青铜器像乳胶,其实很多青铜器都有这样的效果。
大部分青铜器出土以后要进行一项重要的保护措施——深腐蚀。为了防止文物出现严重氧化。
第一步——深腐蚀
第二步——尿酸侵泡
第三步——双氧水处理
第四步——硫脲冲洗
第五步——风干
有些还需要脱盐、脱减、脱酸等等处理
处理完毕后才能够在博物馆公开展览与观众见面,被处理的青铜器都感觉有乳胶的感觉,但是都是真的青铜器,不属于假冒的。
大部分青铜器出土后破坏的青铜器原有的环境,与空气直接接触恒温被破坏,为了防止这样的破坏所以要经过以上的技术处理。如果保持一直相对很好的青铜器就无需经过这些技术处理了。
如果必须要用复制品展示的,必须在文物的名牌加“仿”字,如果没有“仿”字的文物都是真品!所以博物馆里展览的绝大部分文物都是真的。
比如:
辽宁省博物馆:“双铃青铜鼎(仿)出土于辽宁省朝阳市,原件存放在沈阳市文物管理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17
我以前在博物馆工作过,我现在还是某博物馆的名誉馆长。
博物馆里绝大部分都是真实的,很少有仿真的文物,除非该文物已经碳化或者人为破坏地质灾害破坏的文物而且属于不可复原的文物进行高度复原仿真展示。
古丝绢、字画等文物展览的有时会展览名家临摹的,珍品很少拿出来,因为字画在灯光和不恒温的状态下容易被破坏,而且不可逆。尤其是观众的呼吸气体也容易损坏古字画。因为现在博物馆展览设施设备没有达到绝对防尘、过滤强光、恒温等技术要求,所以部分很老的或者珍品很少展览。
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十多年前举办过《清明上河图》展,仅仅展览三天,后来用清代临摹的继续展览。像清明上河图这样的极为珍贵的文物几年才拿出展览数天。
你提到的青铜器像乳胶,其实很多青铜器都有这样的效果。
大部分青铜器出土以后要进行一项重要的保护措施——深腐蚀。为了防止文物出现严重氧化。
第一步——深腐蚀
第二步——尿酸侵泡
第三步——双氧水处理
第四步——硫脲冲洗
第五步——风干
有些还需要脱盐、脱减、脱酸等等处理
处理完毕后才能够在博物馆公开展览与观众见面,被处理的青铜器都感觉有乳胶的感觉,但是都是真的青铜器,不属于假冒的。
大部分青铜器出土后破坏的青铜器原有的环境,与空气直接接触恒温被破坏,为了防止这样的破坏所以要经过以上的技术处理。如果保持一直相对很好的青铜器就无需经过这些技术处理了。
如果必须要用复制品展示的,必须在文物的名牌加“仿”字,如果没有“仿”字的文物都是真品!所以博物馆里展览的绝大部分文物都是真的。
比如:
辽宁省博物馆:“双铃青铜鼎(仿)出土于辽宁省朝阳市,原件存放在沈阳市文物管理所。”
第2个回答  2013-07-27
博物馆中的一些珍贵文物大都都是仿品,真品会库藏,当然不可否认的就是,专家也有打眼的时候,不过这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现在大都会用机器测量文物年代,还会有专家过目,出现赝品的可能性很小,如果你觉得你的眼力能超过机器测量和专家经验,
第3个回答  2019-08-14
一般来说都是真的,只有极个别珍贵的文物是按照1:1的比例由博物馆文物技术部门按照1:1的比例高仿的,展出时用高仿的,会注明。真正的文物会妥善保管,那基本就是镇馆之宝级别的了。
第4个回答  2013-07-27
许多珍贵文物展出的都是复制品;真品在文物库房保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