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说要做满一个月,不做就扣钱,这样违反劳动法吗?

本人在一家工厂上班,没有签什么合同,就签了个3月的临时合同,现在3个月了,想换个厂工作,今天去辞职,厂里说要干满一个月才让走,不干满1个月就扣工资,我们都是15号发工资,发到上月的25号,我现在走他说25号之后的工资就不给发了,我想问下他这样有没有违反劳动法,我该怎么做?

企业不仅违反了劳动法,且违反了多项规定,你可以通过快递或挂号信邮寄给用人单位辞职信、辞职报告,这样便于保留证据。

用人单位不支付你工资或不为你办理离职手续,你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解决,企业违反的条例如下:

一、如果你在试用期辞职,只需要提前三天向用人单位提出,《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你的试用期三个月,违反劳动法,用人单位需要支付你一个月试用期工资,两个月正式工工资。

扩展资料:

企业违反劳动法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以下六个方面:

首先,违反劳动法不利于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和保留。企业违反劳动法对企业吸引人才、保留人才的不利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影响劳动者的现实利益进而影响劳动者进入企业的意愿;

二是通过影响劳动者的公平心理对劳动者形成进入企业的意愿产生障碍。违反劳动法会使劳动者产生不公平感,包括结果不公平感、程序不公平感与预期不公平感。

其次,违反劳动法不利于企业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

一个完善的薪酬体系至少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1)外部公平性

(2)内部公平性

(3)个人公平性

(4)程序公平性。

企业违反劳动法会影响薪酬体系的外部公平性、个人公平性和程序公平性。其中对于薪酬体系外部公平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员工将薪酬与外部其他规范执行劳动法的企业的薪酬对比所产生的不公平感;二是员工将薪酬与劳动法规定的薪酬标准及其支付程序对比所产生的不公平感。

与法的特征相对应,以劳动法作为参照对象的薪酬外部公平性具有以下特征:

(1)与法的公平性密切相关;

(2)具有确定性,易于衡量和辨别;

(3)对员工公平感的影响较为强烈;

(4)影响的人员范围更为广泛。对于薪酬个人公平性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加班工资问题上。对程序公平性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克扣、拖欠员工工资问题上。

第三、违反劳动法不利于企业劳资关系的和谐。企业违反劳动法直接或间接影响员工的利益,必然引起企业和员工间的冲突,从而不利于在企业内部形成和谐融洽的劳资关系。

当前,因企业违反劳动法引起的各类劳资冲突可以按照其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明显的冲突与潜在的冲突。明显的冲突包括罢工、请愿、游行、示威、仲裁和诉讼以及员工因企业违法而辞职,潜在的冲突包括各种“不服从行为”。

第四、违反劳动法不利于员工工作绩效的提高。包括员工公平感对于工作绩效的影响和劳资关系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两方面内容。研究表明,员工的组织公平感与工作绩效之间存在着正向关系。由于企业违反劳动法会降低员工的组织公平感,必然导致员工工作绩效的降低。

对于劳资关系对员工工作绩效的影响,学者们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由于企业违反劳动法是当前我国导致劳资关系紧张和劳资冲突的主要因素,所以企业违反劳动法将降低员工的工作绩效。

由于员工的组织公平感与劳资关系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在企业违反劳动法的情况下,组织公平感和劳资关系对工作绩效的传导途径之间存在交叉。

第五、违反劳动法不利于企业控制经营成本和风险。因员工采取仲裁、诉讼等法律行为以及劳动行政部门实施劳动监察行为给企业造成的成本和风险来自三个方面:仲裁和诉讼费用、因违法导致的法律责任以及企业因应诉发生的相关费用。其中因违法导致的法律责任包括经济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第六、违反劳动法会损害企业的社会形象,削弱企业市场竞争力。由于企业对于劳动法的态度体现着企业的经营观念,是否遵守劳动法反映了企业对于社会公正的看法,必然影响社会公众和消费者对企业的评价。

在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违法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在市场上遭到社会公众和消费者抵制;

二是因违反“工厂守则”,影响跨国公司对企业的订货;

三是影响企业商业诚信度,降低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劳动合同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7

这种行为违反了多项劳动法,建议及时保留证据并且进行维权。

用人单位不支付你工资或不为你办理离职手续,你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解决。

《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十九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你的试用期三个月,违反了劳动法,用人单位需要支付你一个月试用期工资,两个月正式工工资,因此是可以进行维权的。

拓展资料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各国劳动法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大都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劳动就业法,劳动合同法,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制度,劳动报酬,劳动安全与卫生的程,女工与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制度等。

参考资料劳动法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8

辞职说要做满一个月,不做就扣钱,这样违反劳动法。

用人单位不支付你工资或不为你办理离职手续,你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解决,企业违反的条例如下:

一、如果你在试用期辞职,只需要提前三天向用人单位提出,《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扩展资料:

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辞职)分三种情况:

一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个人原因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提前30天(试用期3天)通知用人单位,不用单位批准。但用人单位不承担经济补偿;

二是,依据第劳动合同法三十八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合法),不用提前30天,也不用批准,可立马走人。而且,用人单位还必须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每工作一年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三是,劳动者没有任何依据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不辞而别),用人单位不但不给经济补偿金,还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的规定,给单位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单位可以用扣工资的方法作为赔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劳动法法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2

是违反劳动法的,维权方法根据不同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1、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辞职)分三种情况:

一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个人原因协商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提前30天(试用期3天)通知用人单位,不用单位批准。但用人单位不承担经济补偿;

二是,依据第劳动合同法三十八条的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合法),不用提前30天,也不用批准,可立马走人。而且,用人单位还必须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每工作一年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三是,劳动者没有任何依据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不辞而别),用人单位不但不给经济补偿金,还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的规定,给单位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单位可以用扣工资的方法作为赔偿。

2、所以,辞职要合法理由非常重要,只要理由合法任何用人单位都不能拒绝,当然,如果没有合法的理由,不但不能走,你就是走了,单位也会找你的麻烦,得不到补偿金不说,还会要你交违约金,不给你办离职手续,对你今后的就业会有麻烦。

3、辞职理由建议你参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八条规定的情形来提出,比如不签劳动合同、不按国家规定安排劳动时间、不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加班不给加班工资、收取押金、不按时为劳动者建立国家法定的社会保险等。

4、辞职通知可以这样写:兹有某某部门某某,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自XX年XX月至XX年XX月,因用人单位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列举上述违法事项任意一条或两条都行),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有关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关系,请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足额支付拖欠的工资,按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并按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的规定,结清工作期间的工资及时办理离职手续。

5、“通知”必须让单位签收,他不签就以挂号信或快递的方式送达,确保留下通知送达的证据。

6、如果单位不支付工资,维权办法有三种:

第一,最简单的方法是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他们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支付。

第二,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第三,最有效的办法是通过劳动仲裁解决(不收费,不用律师),仲裁时,你可尽量收集一些相关证据,有利于裁定,没有也不要紧,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条的规定,劳动纠纷案件举证的主要责任在用人单位,到时会责令用人单位出示有关证据,你不用担心。

扩展资料:

劳动法在工资方面的相关规定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四十八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四十九条 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参考下列因素:

(一)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二)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三)劳动生产率;

(四)就业状况;

(五)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第五十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第五十一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参考资料:

靖边县人民政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2

企业违反了劳动法,且违反了多项,你可以通过快递或挂号信邮寄给用人单位辞职信、辞职报告,这样便于保留证据。用人单位不支付你工资或不为你办理离职手续,你可以通过申请劳动仲裁解决,企业违反的条例如下:

一、如果你在试用期辞职,只需要提前三天向用人单位提出,《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二、《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第十九条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你的试用期三个月,违反劳动法,用人单位需要支付你一个月试用期工资,两个月正式工工资。

扩展资料: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 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