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枣阳的市区面积有多大

其他的 如经济,人口呢

枣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鄂豫两省交界处,介于东经112°30′至113°00′和北纬31°40′至32°40′之间;东与随州市接壤,西与襄阳县毗连,南与宜城市为邻,北与河南省新野、唐河、桐柏三县相连。南北长78公里,东西宽65公里,总面积3277平方公里,总人口110万,辖12个镇(鹿头、新市、太平、杨垱、七方、琚湾、熊集、吴店、平林、王城、兴隆、刘升)、3个办事处(南城、北城、环城)、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城开发区)、2个农场管理区(车河、随阳)。
枣阳,历史悠久
  自秦设蔡阳县以来,已有2000多年建县历史,1957年被发现位于枣阳市鹿头镇北3公里的武庄村南的雕龙碑新时期时代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遗址,距今6000余年,距炎黄子孙祖先炎帝故里仅不到60公里。
  枣阳,英雄辈出
  这里是中国十大明君之一的汉光武帝刘秀故里。这里曾经养育了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鄂北革命武装和根据地的创始人程克绳。原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黄火青同志曾生活和战斗在这片土地上。枣阳籍航天英雄聂海胜驾驭“神六”邀游太空,为中华民族争得了荣誉。
  枣阳,物华天宝。枣阳地处南北过渡带,气候适宜,物产丰富。这里是“中国桃之乡”,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商品粮基地,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十大粮食生产先进县(市)”。这里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金红石储量居亚洲首位,岩盐、大理石、膨润土储量均居全省首位。
  枣阳,文化灿烂
  枣阳是中国历史文化形态比较丰富的县市之一。新石器时期的雕龙碑古人类遗址、九连墩战国楚墓、白水寺等文化遗存,分别体现了中华石文化、青铜文化和铁文化的精华,展示了枣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目前,枣阳人民正和全国人民一道建设崭新的数字文化。
  枣阳,前程似锦。
  枣阳经济特色鲜明,汽车及其零部件、食品、化工、轻纺、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初具规模。枣阳交通便捷,汉丹铁路、316国道、汉十高速公路、寺沙省道、335省道贯穿全境,并与京珠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相通,距离襄樊机场仅30分钟车程。勤劳的枣阳人民正在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全面实施工业兴市、开放兴市、合力建市三大战略。开放的枣阳诚邀国内外有识之士到枣阳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共谋发展。枣阳,物华天宝,境内名胜古迹众多,被汉代大科学家张衡誉为“龙飞白水、松子神陂”的宝地。枣阳地处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地带,气候适宜,地貌多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是中国“桃之乡”。枣阳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是汉光武帝刘秀故里,素有“古帝乡”之称。这里有雕龙碑原始部落文化遗址、战国楚墓九连墩、千年古刹白水寺、国家森林公园白竹园寺、青龙山生态旅游风景区等名胜古迹。悠久的历史赋予枣阳人民勤劳、勇敢的性格,在党的富民政策下,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枣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工农业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市区人口已达20万人,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现代化城市骨架已全面拉开。年供电量4.8亿度,日供水能力12万吨.并建成综合市场80个、专业市场24个、水果批发市场1个,形成5条商品贸易一条街。成为鄂北岗地的一颗明珠。
  枣阳,人杰地灵,是汉光武帝刘秀和神六航天员聂海胜的故乡。枣阳人杰地灵,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故里,素有“古帝乡”之誉。境内有距今约6000年的雕龙碑遗址,它是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之间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典型代表;有“九连墩”战国楚墓群,有著名的历史文化名胜白水寺,有道教圣地唐梓山,有佛教名寺白竹园寺;更有风景如画的熊河青龙山风景区等自然景观。枣阳被汉代科学家张衡誉为“龙飞白水,松子神陂”的宝地。李白、孟浩然、韩愈等历代文人墨客都游历于此,并留下赞美的诗篇。
  枣阳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热冬冷,春秋温和,四季分明。冬干夏湿,光照充足,无霜梅长,雨量适当。但也有寒潮、伏旱、秋涝、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出现。适宜种植小麦、水稻、大麦、芝麻、油菜、花生、大豆、棉花、烟叶、麻类等农作物,白萝卜、胡萝卜、白菜等蔬菜,苹果、梨子、桃子、枣子、栗子、猕猴桃、山楂等特产,松树、杨树、中草药等植物。境内已发现的矿藏资源有23种,其中金属8种、非金属15种,鹿头镇金红石矿储量居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太平镇的大理石分布面积约20平方公里,储量2亿立方米。境内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新石器时代的雕龙碑遗址、白水寺、唐梓山、白竹园寺、青龙山、熊河风景区等。枣阳处于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地带,属于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境内平原、丘陵、山区共存,地貌多姿,物种繁多。全市山地面积大,达150万亩,其中牧草地5万多亩,枣阳特别适宜发展猪、牛、羊、鸡、鸭、鹅等多种家畜家禽,是发展畜禽业的理想之地。
  枣阳能源充足,发展稳健。周围有两大煤矿、两大油田、两大水利枢纽工程和一个大型火电厂,充足的能源供应为枣阳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经过多年发展,各项基础设施完善,产业优势显现,已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农副产品加工、精细化工、轻纺等四大工业支柱产业和水果、畜禽等农业支柱产业,集群效应正在强化并得到释放。综合实力曾进入全国百强,连续八年进入全省十强,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体育先进市。 投资枣阳,就是投资未来。“十一五”期间,枣阳市委、市政府把枣阳定位于“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基地、优质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国内外生产要素流动与重组的承接基地和区域性物流中心”。枣阳市东靠“九省通衢”的经济重镇——武汉,西依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是中国东连西的纽带,东部“中拓西进”的战略跳板和重要桥头堡。枣阳交通便捷,汉(武汉)丹(丹江口)铁路、316国道、汉十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并与京(北京)珠(珠海)高速公路、沪(上海)蓉(成都)高速公路相通,距襄樊机场40公里。
  枣阳地处湖北经济发展“金三角”黄金地带,十堰至武汉汽车工业走廊中心地带,是湖北重点发展地区之一。目前,枣阳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市委、市政府确立了“项目立市、富民强市”的发展战略,把项目作为加快市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支撑点和切入点,积极营造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使投资者在枣阳享受到同类地区最优惠的政策。对来枣阳投资的企业,实行“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办证、“一个窗口”收费和限时办理制、跟踪督办制,以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质的服务、最优良的环境热忱欢迎国内外客商来枣阳投资兴业。今天的枣阳,社会安定,民风淳朴,市民既有南方人的精明能干,更有北方人的朴实豪爽特点。勤劳的枣阳人民为建设国家、建设自己的家园努力奋斗,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先后荣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化、体育、科技、卫生、民政工作先进市等称号。电力、交通、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基础设施良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20
襄樊枣阳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鄂豫两省交界处,东与随州市接壤,西与襄阳县毗连,南与宜城市为邻,北与河南省新野、唐河、桐柏三县相连。南北长78公里,东西宽65公里,总面积3277平方公里,总人口110万,辖12个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