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如何录取学生的?

针对录取方略

当前,高考录取中主要有种方式,有种是以前广泛使用的顺序志愿投档方式,还有一种是正被各省普及开来的平行志愿录取方式,现在大部分省的大部分批次采用的是平行志愿录取方式.
(一)顺序志愿投档方式
  其投档原则是:志愿优先,依据成绩。投档操作过程如下:
第一轮投档,投放第一志愿考生档案。投档前,对所有参加同批次录取的高校,凡第一志愿报考同一高校的考生,电脑根据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排序,每个高校排一个队列。依据高校招生计划,按投档比例由高分到低分向这些高校投放第一志愿考生档案。
  第二轮投档,投放第二志愿考生档案。在同批次最低控制线上,凡第一志愿投满的高校,将不再向其投放考生第二志愿档案。若某高校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则可以在第二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中依据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排序,依高校缺档数量按比例由高分到低分向该校投放考生第二志愿档案。
  第三轮投档,投放考生第三志愿档案。在同批次最低控制线上,凡第一和第二志愿投放完毕后,仍不能完成投档计划的高校,则继续以相同方式向其投放第三志愿档案,直至该校按比例投满为止。
  由此可见,在志愿优先投档方式中,任一批次非第一志愿考生报考某校时,即使成绩很高,只有在该校第一志愿报考人数不足时才有效。换句话说,只有在该校第一志愿报考人数不满时 (即第一志愿缺档),非第一志愿考生才有可能向该校投档。可见,报好第一志愿是何等重要!这种投档方式的缺点是容易造成高分考生落榜。
(二)平行志愿投档方式
  其投档原则是:成绩优先,遵循志愿。投档前,将全省同类考生按成绩由高分到低分排序。从第一名考生开始检索,根据考生成绩由高到低遵循志愿依次向下投放,具体投档操作运行过程如下:
  第一名考生。由于此时所有考生都没有开始投档,显然,无论第一名考生选报哪一所高校,其档案都会顺利投向目标院校。
  ……
  第N名考生。若该生所报第一志愿院校档案未满,则其档案可顺利投向第一志愿院校。若第一志愿院校档案已满额,则检索其第二志愿院校是否满额,若未满额,则将其档案投向第二志愿院校;若考生第二志愿院校已满额,则电脑又检索其第三志愿院校是否满额,按照与处理第二志愿完全相同的方式处理第三志愿……当检索处理完该考生的所有志愿后,若该生的档案仍未投出,则该生所填报的全部志愿均变为无效志愿。
  对于第N+1名以及其后的所有考生,电脑均以相同方式处理。
  在平行志愿方式投档中,考生选择的第一、第二、第三等各志愿之间虽然是并列的,但在投档时电脑只能从考生的第一志愿开始检索能否投档,只有在第一志愿投不出时,电脑才会检索第二个志愿,依此类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5-25
高校怎样录取学生?走进高考录取现场

新华网成都8月7日电 (熊艳 肖崴龄) 神秘的高考录取场地一直是很多人心中的禁地。高校是怎样录取学生的?他们的标准是什么?他们以一种怎样的状态在工作?……这些都是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话题。今天,记者走进戒备森严的四川高校招生录取现场,感受了那里神圣、紧张而忙碌的气氛。

“我们用纪律保证录取的公正”

今天清晨,记者驱车前往四川高校录取现场——位于成都市东郊的望江宾馆。这里大门紧闭,显得有几分冷清。刚到门口,车就被拦住了,出示证件,严格盘查…… 到了录取现场楼前,记者又被一名武警战士拦住了,原来没有工作证是不能进入这个区域的。仔细检查了记者的证件后,武警战士居然又拿出一张名单反复查看。而招生办公室提供的采访记者名单上偏偏没有同行摄影记者的名字,虽然反复解释,他却丝毫没有松口,并郑重地说:“我们用纪律保证录取的公正”。

最后,招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终于把我们“接”了进去,一问才知道录取现场由武警布了多道岗,进每道门都必须出示相关证件。不但如此,整个望江宾馆从今天清晨7点就开始清场,一切与录取工作无关的“闲杂人等”均不得入内,连宾馆房间的外线电话都被关闭了。

“录取工作是很神圣的”

在录取现场,记者看到的是一片繁忙景象。来自各高校的工作人员眼睛牢牢盯住电脑屏幕,对每个上了该校调档线的考生进行仔细比较。一丝不苟的工作显出高考录取工作的严肃性。来自北京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基础部的张加深是第一次参加高校录取工作,感到“肩上的担子格外地重。”他表示:“录取工作是很神圣的,我们不能有半点儿马虎,这既是对国防事业负责,也是对考生和家长负责。”

许多院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录取学生的标准都是优中选优,但由于院校性质不同,要求也各不相同。艺术院校会在文化成绩上线的考生中,对专业成绩尤其突出的考生择优录取;而军队院校则更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 “是否有基础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是他们对考生的基本要求。考生的其他素质,如身高、特长、填写志愿表时反映出的书法水平等都是各高校选拔学生时必不可少的参考标准。

“几家欢喜几家愁”

正忙着采访,记者忽然发现四川美术学院的老师在电脑前笑眯眯的,一问才知道,他刚录取了一名非常优秀的考生。这位老师拉着记者指着电脑屏幕兴奋地说:“这名考生不但专业成绩好,文化课也很好。你看,英语127、语文122、数学98……嗨,我的运气太好了。”

有高兴的就有失意的,像这名教师一样欣喜的大有人在,但因为生源不太理想,招生教师面露愁容的也不乏其人。一所院校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去年我校的分数线过高,今年不少考生望而却步,报考人数寥寥,选择余地太小。”

录取现场外“有人欢喜有人忧”,没想到录取场地内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参考资料:http://www.people.com.cn/GB/kejiao/20020808/795198.html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