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别称是什么啊???

如题

1、师长

含有视老师为尊长之义,是古时候对教师的尊称之一。

2、夫子

原为孔子门徒对孔子的尊称,后来夫子成为人们对教师的尊称。

3、山长

是历代对山中书院的主讲教师的称谓,其出处源于《荆相近事》。五代十国时期,蒋维东隐居衡山讲学,受业者众多,蒋维东被尊称为“山长”。此后,“山长”成为对教师的一种尊称。

元代时,各路、州、府都曾建有书院,设山长。明清沿袭元制,乾隆时期曾一度改称院长,清末仍叫山长。废除科举之后,书院改称学校,山长的称呼废止。

扩展资料

教师作用:是教书育人的灵魂工程师,是燃烧的蜡烛,是无私奉献的精神圣者,甚至是决定学生的命运的救世主。

在社会发展中,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对学生来说,又是学生智力的开发者和个性的塑造者。因此人们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崇高称号给予人民教师。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起主导作用的,他是学生们身心发展过程的教育者、领导者、组织者。教师工作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我国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水平和民族素质提高的程度,从而影响到国家的兴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7
教师的别称包括:
教书匠——最通俗、范围最广的称呼;
先生——最历史悠久的尊称;
夫子——最古老的尊称;
教员——港台等地区最流行的称呼;
教师
园丁——最质朴无华的褒称;
蜡烛——最温馨动人的称谓;
慈母——最真情感人的爱称;
春蚕——最纯挚的称谓;
春雨——最生动形象的默称;
人梯——最高评价的专称;
孺子牛——最具中国特色的喻称;
教练——是指导、训练和督导他人,试图完成某种使命或任务的人;
人类灵魂工程师——最富哲理的称谓(作为教师应该以爱心和知识触摸、改变人的内心)。
第2个回答  2008-05-25
老师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5
师:历朝对教师的约称。

老师:为宋元时期小学教师的别称。

师父、师傅:历代对教师的尊称。

师长:外傅:古代对教师的尊称。

师资:先秦以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

西席、西宾、讲席:汉代对教师的称谓

经师、汉代以后历代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的教师称之“经师”。

博士:经学教师称“博士”。至唐宋时期,各专业学校更有“律学”、“算学”、“书学”博士之分。

先生:古代对“门馆”、“私塾”老师中年长者的尊称。

教授:原为学官称谓,自宋代始,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均设“教授”,以传授学业。

讲师:古代对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的教师称“讲师”。

助教:为“国子学”(后称之为“国子监”)教师的称谓,其任务是协助博士教授生徒。

教谕:宋代以后历代对京师所谓小学和武学中的教师的称谓。

教习:明清入选翰林院的进士(庶士生)之师的称谓。

训导:明清时期,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掌教育生员,其副职皆称“训导”。

山长或院长:弟子对书院中授徒讲学教师的敬称。山长或院长并总领院务。

师保、师友:古时贵族子弟有师有保,弘统师保。晋代有师和友在诸王左右陪侍辅导,故称“师友”。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