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黑洞的形成的一个疑问.

黑洞在形成之前是大恒星,而在恒星耗尽时就塌缩成黑洞,在成了黑洞后就有了巨大的引力.可以把光吸进去.../可是在恒星没有塌缩前的质量应该比塌缩后的质量要大,引力也应该更大.可为什么不能把光吸进去呢.难道和体积有关系吗.在那么大的宇宙空间还在乎一个星的体积吗?
恒星在塌缩前和塌缩后.哪个更厉害,哪个更能弯曲空间.是不是在塌缩时有一个空间真空.其他东西就去填充那个真空.

楼主忽略掉了一个问题,恒星坍塌后,体积也会缩小,这是形成黑洞的最根本的原因,我想楼主也应该知道万有引力公式吧,不难推倒出一个星体在缩小的过程中质量没有改变,半径变小,它的引力就会增大,本来就是由于恒星燃料用的趋于怠尽,向外的膨胀力小于它向内收缩的引力它才会体积缩小的,现在引力越发变大了,它收缩的速度也会加快,就可以恶性循环,形成了黑洞。!!!
形成黑洞,不单受到质量的影响,也受到了体积的影响,也就是说,黑洞的形成是由一个恒星的密度来决定的。密度大与一定的值就会成为中子星,既而再大点就是白矮星,再大就形成黑洞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8-07
没错,和体积有关,比如太阳,如果能把它的体积压缩为半径10几千米,太阳也可以成为黑洞。恒星的坍缩都是渐进过程,大质量恒星在爆发后逐步变为中子星,此时质量对表面物质的引力符合万有引力,半径小到一定程度而质量够大,内部高温的压力便不足以对抗引力使中子星进一步坍缩,这个过程只要开始便不可阻挡,最终变为黑洞。
第2个回答  2007-08-08
假如飞船在太阳上空某处停留,它受到的引力只和太阳的质量有关,和太阳半径无关。假如太阳现在突然坍缩成一个黑洞,九大行星的运转也不会受到丝毫影响。
黑洞的特别之处不是因为它重,而是因为它小。黑洞小,其他物体才能更靠近它,体会它强大的引力。
我们离太阳越近,受到的引力就越强。太阳质量1.99×10^30千克,这么重的物体只有在距其质量中心1公里的地方,引力才强大到能使光都无法逃脱。但我们最近也就只能到达距太阳中心696000公里的地方,因为这已经是太阳半径了。所以只有把太阳的所有质量压缩到半径1公里内,才能使它成为黑洞。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7-08-10
黑洞是变为超新星的恒星爆发后遗留下来的超压缩核。当超新星爆炸时,恒星核心通常会坍塌,变成中子星。但当坍塌的核心质量超过太阳质量的3倍,连紧密堆叠的中子也无法承受重力时,恒星便完全崩塌变成黑洞。

参考资料: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

第4个回答  2007-08-12
最近有很多种新的说法表示宇宙中没有黑洞,所谓黑洞只不过是由宇宙中的暗物质组成的巨大天体。由于只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够找到关于黑洞存在的直接证据,所以说黑洞是否真的存在还是个迷,科学家们也正在努力的解开这个迷。你们所讨论的问题也只是科学家们的猜测而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