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方人们性格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如题所述

  北方游牧民族为主,常年依草依水而居,不喜农耕,大吃肉类,骑马善射,因而豪放。南方自黄河流域古文明辐射开来,加快了农业商业的发展,尤其是买卖的兴起完全改变了世人原有的性格,变得细致,不再粗枝大叶,变得精明,不再不拘小节。尤其是待颇多文人思想的出现,时常琴棋书画,陶冶情操,追求文章的华丽,书法的精妙,让人的性子懂得欣赏起来,慢慢地拐弯抹角起来。
  北方人的性格就像她的四季一样比较鲜明。大喜大悲,喜形于色,是朋友的时候可以哥们义气两肋插刀,酒过三巡豪言壮语;但也可能一语不和大打出手,六亲不认。所以在北方的街头巷尾常常会遇到当众吵闹打架的事情。而南方人的性格却比较含蓄,温和,有时会让人觉得他们个性的线条模糊不清晰。接人待物文雅、礼数周全,但会理智地保持一定的距离,不随意地承诺什么,也很少激动起来,所以在南方的饭馆和街上,到处都是一片安宁祥和的景象,如果碰到一帮面红耳赤的家伙,那一定是从北方来的。就连说话都是这样,北方人字正腔圆,有人称咬牙切齿,而南方人软绵甜腻,有人称含混不清。做事情也不同,北方人容易激情和冲动,做事经常是大起大伏,但缺乏理智和韧性。南方人藏而不露,但心中有数,常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将事情做完,但有时过分的理智也缺少了几份做人的乐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7-21
英国著名的实证主义史家、文学家巴克尔说:有四个主要自然因素决定着人类的生活和命运,这就是:气候、食物、土壤、地形。除此之外,长期性的文化基因传承和沉淀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南北文化的差异。民国大学者刘申叔说:“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间,多尚虚无。”

中国北方山河壮丽,大江大河,一马平川,一望无际的平原、草原,北方文化像高山一样崇高、庄严、敦厚、朴实、壮阔,这也养成了北方人粗放豪迈的性情,更加勇敢坚毅,更加吃苦耐劳,为人也更加纯朴敦厚。相对应的是,南方文化像流水一样灵秀、柔情、细腻、飘逸、梦幻。

中国南北方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们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带来不一样的影响,也对南北方人们性格的形成造成了不一样的影响。

在地理上,我国南北方的划分,是以秦岭一淮河一线为界,这一线以北为北方地区,以南为南方地区,那么南北方在地理环境上有什么差异呢?
从纬度位置上看:北方纬度高,南方纬度低,所以北方整体气候比较寒冷,南方比较炎
热。
从地理位置上看:北方较闭塞,与外界联系不便,而南方多临海,面向东南亚,便于与国内外各地的联系。
从地形上看:北方多平原、戈壁、平坦开阔的高原,放眼四望,方圆几里乃至上百里地一览无余;而南方却是多低山丘陵,地形崎岖,少平原,地形地貌受山水阻隔,条块分割相当严重,则使平原地区也是沟壑纵横,山区峰回路转,视野被禁锢在狭窄的空间内。
从气候上看:北方天气冷长热短,四季分明,降水少,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南方气候较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较北方小,气候湿润,降水多。
从植被上看:北方是落叶阔叶林和针叶林,而南方是常绿阔叶林。
从土壤上看:北方是黄土和黑土,而南方是红土。
从水文上看:北方河流少,流量小,有结冰期;南方河流多,流量大,无结冰期。 从耕地上看:北方多旱地,无霜期长,水热组合好,多种植水稻等作物,一年四季作物都能生长;南方多水田,无霜期短,多种植小麦、大豆等作物,熟制只能一年一熟。所以有南稻北麦之说。

(一)地形差异对南北方人们性格的影响
在中国的地理上,一般来说,北方多是平原、戈壁,北方人总是置身于一望无际、一览无余的广阔天地里,这样的地理环境会让人感到简单而安全。北方人在这种比较简单和安全的地理环境下生活,他们不需要有太多的提防和防备,如地理的简单那样,北方人的思维也是简单而直白,所以就形成了豪放、耿直、豁达的性格特征。北方山少平原多,放眼四望,方圆几里乃至上百里一览无余,所以,北方人的性格多豁达爽朗,大方而不拘小节,奔放粗犷,热情外向。
相对而言,南方却是多山,地形崎岖、丛林密布,地理环境变化多端,十里一个天、百步不同景,地理环境充满着复杂性和不安全性。南方的人们生活在这种复杂和不安全的周边环境中,就养成了南方人细腻、多思、聪慧的性格,甚至有时会演变为敏感、多心、多疑。南方则等山地河流而少平原,地形地貌受山水阻隔,条块分割相当严重,即使平原地区也是沟壑纵横,山区峰回路转,视野被禁锢在狭窄的空间内。所以南方人则多清秀细腻,稳重内向,善于算计。他们总是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同一事物或同一现象,并判断对自己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二)气候差异对南北方人们性格的影响
北方人性格比较豪爽,南方人性格比较细腻。尤其是东北人说话都是大嗓门,粗放,东南沿海人则是细声慢语。我把这种性格上的差异归结为气候环境的不同。南方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小桥流水人家,山青水秀,斜风细雨,走路都需要轻一点,自然就
造就了人们水一样的性格,沉稳、安祥、感情丰富而细腻,如涓涓细流;而在北方,尤其是在冬季,常常是冰冻三尺,北风怒号,人们都把自己裹在厚厚的棉衣里边,在街上都是跑着,哪里还有工夫慢声细语的说话,说声音小了也听不清,只能是喊叫,三言两语说完了赶快往家跑,哪里还有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感慨。我国北方的姑娘和南方的姑娘的性格特征有明显的差别。北方气候寒冷干燥,多风沙,每年有近半年的霜雪天气。长期生活在北方的姑娘一般具有大方、开朗、坚强和吃苦耐劳等性格特征。南方气候较温和湿润,各种植物、花卉争芳斗艳,长期生活在南方的姑娘一般具有温柔、活泼和灵巧等性格特征。
(三)地理位置差异对南北方人们性格的影响
有些环境气象学家,还从另一种逻辑上也论证了地理环境对心理和性格的影响。他们研究认为,山区居民因地广人稀,推门见山,长久在这种环境中生活,便养成了说话声音洪亮,议事直爽,待人诚恳的性格,故有“爱山者仁”之说,暖湿宜人的河湖海滨地区,因气候湿润,景色秀丽,生机勃勃。所以,这里的居民往往多情善感,机智敏捷,故有“爱水者智”之说。生活在厂阔草原上的牧民,因草原茫茫,交通不便,所以性格豪爽粗犷、热情好客。而在寒冷区域,因室外活动时间少,人们多在一个不大的空间与人朝夕相处,因此常具有较强的耐力和自制力。居往在地球上最寒冷之地的爱斯基摩人,目制力惊人,被人们称作世界上“永不发怒的人”。相反,居往往热带地区某些地方的人,为避酷暑,多数在户外生活和劳动,加之文化教育落后,性格往往放荡不羁,常为一些区区小事而殴斗。
中国北方地区交通闭塞,对外联系不便,所以北方人相对保守,恋家,常常从千里之外往家赶,而且会对人说,自己的媳妇老好了。南方距海近,交通便利,便于与外界交流,所以南人较开放,精明能干,会做生意,于是北方的大街小巷的服务业多是南方人干,而往往这些行当是北方人不屑一顾的,哪怕是待业在家由父母养着也不会去干。北方人要面子,笑南方人卑微;南方人要银子,说北方人傻,放着生意不做。只要有生意,南方人是不会放过的,哪怕是在千里之外,所以华侨华人以南方人居多。
(四)农业生产差异对南北方人们性格的影响
民国大文豪鲁迅先生曾说:“北人的优点是厚重,南人的优点是机灵,但厚重之弊在愚,机灵之弊在狡。”王国维对南人和北人的评价更是:“南方人性冷而遁世,北方人性热而入世,南方人善幻想,北方人重实行。”
北方人的祖先多为游牧民族,擅长狩猎和放牧。为了生存必须齐心合力团结一致的狩猎围扑猎物,所以合作精神比较好,往往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首领,人们也很热心政事,心比较齐;南方人祖先多刀耕火种,分散的劳动养成了独立的性格,做事情比较细致和条理,且对政治不甚热情。刚毅勇猛果断的性格使得北方人做皇帝的多,周密细致博学使得南方人大多做皇帝的老师。
北方人的主食主要是淀粉含量较高的高粱、大豆和白面,这不仅培育出了北方人魁伟与刚健的体魄,也由于在耕种这些作物的时候更需要人们之间相互协作,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合
作精神与政治意识就更加突出,人与人之间的依附关系就更强。南方人以食用稻米为主。稻米可分散由个人完成,无需集体耕作,“水稻栽培往往促进分散的离心力而不是合作的向心力”。因此,南方人的政治联系就没有那么紧密,人身关系相对更加自由。

总体来说,南北方的地域文化的差异,是南北方自然环境的差异、生活习俗的不同等方方面面造成的,因此铸就了南北方不同的人文文化。南方文化精致柔美,轻巧纤细,玲珑剔透是其体现,形成南方人柔婉、细腻、灵捷、浪漫、精明的性格。北方人性格粗犷、简朴,北方民族拥有坚强的意志和挺拔的精神,富有爽朗的性格,这些给北方文化注入了雄健豪迈、清新自然的格调。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南北文化的交融,这种地域性文化差异正在逐步减弱。
第2个回答  2011-09-23
南方人性格多重感情,北方人性格豪爽而感情观念不是那么强烈。影响因素,个人认为,首先是有地域因素引起的,南北方气候环境差别比较大,其次是文化熏陶所致,从历史上来看,大多数的朝代定都都在北方,而古时的孔孟思想及其泛滥,这个就是对北方人的最大的影响。而且一些农村人还特别的把孔孟思想歪曲了。而南方人则对孔孟思想的了解没有北方人那么多,也没有那么歪曲,所以南方人一般都是至情至性之人,北方人多是注重形式主义的人。
南矮北高:就人口的生物学特征而言,我国南方人矮,北方人高。据统计,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的男子平均身高为1.693米,云贵川地区则是1.647米。从南北方的气温差异来讲,由于南方气候炎热,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较快,生殖器官发育快,成熟早,生命周期短,因而身材大多不高。而北方由于气候寒冷,影响了体内酶的活性,新陈代谢慢,生命周期长;再加上北方冬季漫长而寒冷,人们的户外活动少,体内营养物质积累多,因而长得“人高马大”些。
南繁北齐:我国语言的地理差异表现为南繁北齐,即南方语言繁杂,北方语言比较单一。我国北方广大地区都属北方方言区,从哈尔滨到昆明直线距离 3000多千米,两地语言虽有区别,但通话、交流并没有太大障碍。而南方即使在同一方言区内,如闽方言区内,还分福州话、厦门话、莆田话、闽西话等,彼此差异极大,甚至听不懂。这些语言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是有一定关系的。一则我国北方多地势平坦的高原和平原,交通联系方便,老百姓交往、交流的机会多,彼此融合,因而语言差异不大。二则南方多丘陵山地,地形崎岖,交通闭塞,不利于人们交往,久而久之,便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土话”。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0
如果平原为主,人员迁徙交流容易,那么性格容易趋同
而南方很多地方是山地丘陵,自古相互间就比较隔绝,导致各地人的性格差异也比较大
举例:
吃大葱.吃大蒜\排毒助消化,北方人有化就直话
喝凉茶,吃龟苓膏 养颜毒不排,南方人绕弯绕弯.含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5-07-13
北方地形开阔,人性格豪爽,各种事物都大,南方人细腻、委婉,小巧玲珑;如果平原为主,人员迁徙交流容易,那么性格容易趋同
而南方很多地方是山地丘陵,自古相互间就比较隔绝,导致各地人的性格差异也比较大
举例:
吃大葱.吃大蒜\排毒助消化,北方人有化就直话
喝凉茶,吃龟苓膏 养颜毒不排,南方人绕弯绕弯.含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