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现在市场销售的洗衣机,空调等的电动机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各自作用是什么?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简单点说,工业上电机用三相制,普通的小玩具马达两相也可以。拿玩具电机来说。上下是两个磁铁。中间是线圈。通了直流电以后,就成了电磁铁。被上下的磁铁吸引后就产生了偏转。但是因为中间连接电磁铁的两根线不是直接连接的。是采用在转轴的位置用一个滑动的接触片。这样如果电磁铁转过了头,原先连接电磁铁的两根线刚好就相反了。所以电磁铁的n极s极就和以前相反了。但是电机上下的磁铁是不变的。所以又可以继续吸引中间的电磁铁。当电磁铁继续转。由于惯性又转过头了。所以电极又相反了。重复上述过程就转了。
  但是他有缺陷。因为在刚好要变换电极的时候是需要靠惯性的。所以他不利于自己启动。功率也达不到很高。所以就产生了三相的电机。每隔120度放一个磁铁。分布在电机一圈。这样的电机改善了很多。
  另外注意。不一定磁铁非要放外边。可以放内侧。而外侧是电磁铁。常见的发电厂大致都是这个结构的电机。
  电机不一定当作机械动力使用。也可以当小型发电机来用。比如用一个柴油的机器产生一个持续的扭力矩,连接到电机上。就可以发电了。
  下面是交流的。
  如果中间放一个磁铁。外面放电磁铁来吸引中间的磁铁呢。还是从两相开始。假如上边一个电磁铁产生磁力把磁铁n极吸到了上边,然后刚好电磁铁的正负极颠倒了,那么就产生斥力把n极推到下边去。同样道理下边的也是对中间的磁铁产生吸力和斥力。但是大家一想就知道了。两相的交流也存在一个惯性的问题。就是刚好磁铁和电磁铁直上直下的时候。
  所以三相的,明显比两相的有优势。而且中间的磁铁也不一定非得是一个直上直下的n极和s极的磁铁。可以把三个磁铁s极放中间,n极冲外面。这样外面的三个电磁铁就轮番的吸引中间的n极磁铁。
  如果轴承的滑动摩擦力够小的话。只要电磁铁变化。就可以不断的吸引中间的三个n极磁铁产生偏转旋转。电磁铁变化磁极速度快,中间的轴承旋转就快。电磁铁变化速度就是频率了。发电厂的频率是一定的。所以你可以用变频的机器把电频率变成你需要的。就可以控制电机的速度了。
  另外电机也不一定是三相的,还可以是四象的。五相的,六的七的。但是由于大家做试验做过。太多相的,电磁互相干扰大,另外大家也知道,每个电磁铁都通电,是很浪费电的。因为电磁铁是用电线缠绕成的线圈。但是电线都有电阻。如果做一个六项的电机,耗电量是3相的电机两倍。
  工业上的电刚好是三相制,380v。所以连接一个三相电机是很适合的。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工业上是三相的电。其实就因为要带动三相电机,才在发电厂的时候把发电装置稍作改动,就可以输出三相电了。
  实现机械能和交流电能相互转换的机械。由于交流电力系统的巨大发展,交流电机已成为最常用的电机。交流电机与直流电机相比,由于没有换向器(见直流电机的换向),因此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比较牢固,容易做成高转速、高电压、大电流、大容量的电机。交流电机功率的覆盖范围很大,从几瓦到几十万千瓦、甚至上百万千瓦。20世纪80年代初,最大的汽轮发电机已达150万千瓦。
  交流电机按其功能通常分为交流发电机、交流电动机和同步调相机几大类。由于电机工作状态的可逆性(见电机),同一台电机既可作发电机又可作电动机。把电机分为发电机与电动机并不很确切,只是有些电机主要作发电机运行,有些电机主要作电动机运行。
  交流电机按品种分有同步电机、异步电机两大类。同步电机转子的转速ns与旋转磁场的转速相同,称为同步转速。ns与所接交流电的频率 (f)、电机的磁极对数(P)之间有严格的关系。
  ns=f/P在中国,电源频率为50赫,所以二极电机的同步转速为3000转/分,四极电机的同步转速为1500转/分,余类推。异步电机转子的转速总是低于或高于其旋转磁场的转速,异步之名由此而来。异步电机转子转速与旋转磁场转速之差(称为转差)通常在10%以内。由此可知,交流电机(不管是同步还是异步)的转速都受电源频率的制约。因此,交流电机的调速比较困难,最好的办法是改变电源的频率,而以往要改变电源频率是比较复杂的。所以70年代以前,在要求调速的场合,多用直流电机。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交流电动机的变频调速技术已开始得到实用。
  交流电机一般采用三相制,因为三相交流电机与单相电机相比,无论在性能指标,原材料利用和价格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优越性。同样功率的三相电机比单相电机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三相电动机有自起动能力。单相电机没有起动转矩,为解决起动问题,需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见单相异步电动机)。单相电机的转矩是脉动的,噪声也比较大,但所需的电源比较简单,特别是在家庭中使用十分方便。因此小型家用电机和仪用电机多采用单相电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1-13

图中带箭头的虚线表示定子绕组(载流导体)

产生的磁力方向,外圈的许多小圆代表定子绕组的导体,内圈许多小圆表示转子导体,这是一个两极的电动机,这个旋转磁场掠过转子导体,转子导体就切割磁力线而产生感应电势和感应电流,判断转子中感应电势和感应电流的方向时,可假想磁场不动而转子导体以相反的方向移动,然后,根据右手定则,可以判定,图中转子下半部导体感应电流是里流的,而上半部分导体的感应电流是向外流的,这样,转子感应电流和旋转磁场相互作用的结果,转子导体会受到力的作用,根据左手定则,可以决定受力的方向,图中转子导体是沿着顺时针的方向受力,使转子受到顺时针方向力矩(电磁力矩)的作用,而跟随旋转磁场旋转起来。

参考资料:抄long3321639的

第2个回答  2023-12-28
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原理。
电动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组成,它们之间通过绝缘材料隔开。
定子通常由铁心和线圈组成,转子则由铁心和绕组组成。
当电动机通电时,线圈中会产生磁场,这个磁场会与转子中的磁场相互作用,驱动转子旋转。
当电动机通电后,定子中的电流会产生一个旋转的磁场,这个磁场会与转子中的电流相互作用,产生一个扭矩,驱动转子旋转。
这个过程被称为电磁感应,是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
除了电磁感应外,电动机还有其他的工作原理,如电磁力、电磁波等。但是,电磁感应是最基本的工作原理,也是最常用的工作原理。详情
    官方电话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电机设备
第3个回答  2007-08-08
一种洗衣机用电动机,其通过分割为齿数不同的区段而能够降低磁阻,另外,能够进一步提高定子的铁心的材料成品率。本发明的洗衣机用电动机,具有:定子(40),其多个层叠向着内周或外周突出设置多个齿(43、43)的环状的铁心(41),将线圈(51)卷绕于齿(43)而形成;转子(70),其与定子(40)同心设置,在和齿(43)对抗的位置配置有多个磁铁(72),其中,铁心(41)连结区段(45、46)而构成,该区段在周向上至少被分割为2以上,以形成至少2种以上的不同的齿数的方式被分割。

参考资料:www.hfs2000.com

第4个回答  2019-05-10

这个发动机的原理是什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