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舍里索尼简介

如题所述

  赫舍里·索尼,生于1601年,卒于1667年。出身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清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一等公爵,也是由孝庄皇后指定,辅助康熙的四位辅政大臣之一。他的孙女赫舍里氏后来成为了康熙的皇后。康熙六年,索尼去世,谥号文忠,儿子索额图继承其职位和爵位。
  人物关系
  继任:索额图
  爵位:一等公爵
  籍贯:哈达部
  族裔:满族
  旗籍:满州正黄旗
  墓葬:西直门外索家坟
  亲属:赫舍里·硕色(父)
  希福(族叔父)
  帅颜保(族弟)
  噶布拉(子)
  索额图(子)
  心裕(子)
  法保(子)
  格尔芬(孙)
  阿尔吉善(孙)
  赫舍里氏(孙女,孝诚仁皇后)
  小赫舍里氏(孙女,平妃)
  人物生平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时候,因为赫舍里·索尼父子及赫舍里·硕色兄弟皆通晓国书(满语)及蒙、汉文字,特命赫舍里·硕色与赫舍里·希福一起在文馆做官,赐号“巴克什”。授赫舍里·索尼一等侍卫。从征界籓、栋夔。
  金天聪元年(公元1627年),赫舍里·索尼随从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攻锦州,侦敌宁远,并有功。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崩后五日,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在三官庙,召见赫舍里·索尼议谈册立之事。
  当时赫舍里·索尼说:“先帝(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有皇子在,一定要立其中之一。先帝也地下安心了。”经过了一番争议,决定奉六岁的皇九子爱新觉罗·福临(清世祖)即位。
  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清明时节,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摄政王)遣派赫舍里·索尼祭奠昭陵,贝子屯齐揭发赫舍里·索尼与图赖等密谋立肃亲王豪格为帝,罪应处死,最后减轻处罚,据清史稿记载:“夺官,籍其家,即安置昭陵。”
  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亲政,召令赫舍里·索尼回京,官复世职。累进一等伯世袭,擢内大臣,兼议政大臣、总管内务府。
  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清世祖驾崩,遗诏让赫舍里·索尼与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同辅政。
  赫舍里·索尼闻命,跪告诸王贝勒,请求共任国政,而诸王贝勒(八大铁帽子王)都说:“大行皇帝(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十分了解你们四位大臣,委托给了你们国家重务,谁敢干预?”于是,赫舍里·索尼等大臣带着小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在大行皇帝灵柩前宣誓。
  清史稿上记载,他们说:“先皇帝不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等为庸劣,遗诏寄讬,保翊冲主。索尼等誓协忠诚,共生死,辅佐政务。不私亲戚,不计怨仇,不听旁人及兄弟子侄教唆之言,不求无义之富贵,不私往来诸王贝勒等府受其馈遗,不结党羽,不受贿赂,惟以忠心仰报先皇帝大恩。若各为身谋,有违斯誓,上天惩罚,夺算凶诛。”
  这个誓言,四大辅政大臣最后谁也没有遵守到底。
  在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农历3月,赫舍里·索尼与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共同奏请清康熙大帝亲政。清康熙大帝当时没有立即应允下来,而是下诏褒奖索尼忠心,加授一等公,与以前授的一等伯一起世袭,赫舍里·索尼却推辞不要。
  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农历6月,赫舍里·索尼去世,谥号“文忠”,清康熙大帝赐祭葬有加礼。
  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农历7月,清康熙大帝同意赫舍里·索尼等大臣的奏章,圣上亲政。长子噶布喇官当上了侍卫内大臣,是孝诚仁皇后的父亲。
  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孝诚仁皇后驾崩,清康熙大帝授赫舍里·噶布喇为一等公,世袭。
  赫舍里·索尼的第二子赫舍里·索额图亦曾为大学士、辅政大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2
  索尼(公元1601年-1667年),姓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开国功臣之一、一等公爵,孝庄文皇后指定辅助康熙皇帝的四位辅政大臣之首。康熙四年(1665年),其孙女赫舍里氏成为康熙帝的首任皇后(孝诚仁皇后)。康熙六年,索尼去世,谥号文忠,其三子索额图继承其职位和爵位。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时候,因为索尼父子及赫舍里·硕色兄弟皆通晓国书(满语)及蒙、汉文字,特命赫舍里·硕色与赫舍里·希福一起在文馆做官,赐号“巴克什”。授索尼一等侍卫。从征界籓、栋夔。
  后金天聪元年(公元1627年),索尼随从清太宗皇太极攻锦州,侦敌宁远镇,并有功。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崩后五日,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在三官庙召见索尼议谈册立之事。当时索尼说:“先帝(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有皇子在,一定要立其中之一。先帝也地下安心了。”经过了一番争议,决定奉六岁的皇九子爱新觉罗·福临即位。
  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清明时节,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摄政王)遣派索尼祭奠清太宗昭陵,贝子屯齐揭发索尼与图赖等密谋立肃亲王豪格为帝,罪应处死,最后减轻处罚,据清史稿记载:“夺官,籍其家,即安置昭陵。”
  《康熙王朝》的索尼
  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亲政,召令索尼回京,官复世职。累进一等伯世袭,擢内大臣,兼议政大臣、总管内务府。
  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清世祖驾崩,遗诏让索尼与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同辅政。
  索尼闻命,跪告诸王贝勒,请求共任国政,而诸王贝勒(八大铁帽子王)都说:“大行皇帝(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十分了解你们四位大臣,委托给了你们国家重务,谁敢干预?”于是,索尼等大臣带着小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在大行皇帝灵柩前宣誓。
  在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农历3月,索尼与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共同奏请康熙皇帝亲政。康熙皇帝当时没有立即应允下来,而是下诏褒奖索尼忠心,加授一等公,与以前授的一等伯一起世袭,索尼却推辞不要。
  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农历6月,索尼去世,谥号“文忠”,清康熙帝赐祭葬有加礼。
  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农历7月,清康熙大帝同意索尼等大臣的奏章,圣上亲政。长子赫舍里·噶布喇就任领侍卫内大臣,是孝诚仁皇后的父亲。
  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孝诚仁皇后驾崩,清康熙大帝授赫舍里·噶布喇为一等公,世袭。
  索尼的第三子赫舍里·索额图亦曾为大学士、辅政大臣。
第2个回答  2011-10-06
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时候,因为赫舍里·索尼父子及赫舍里·硕色兄弟皆通晓国书(满语)及蒙、汉文字,特命赫舍里·硕色与赫舍里·希福一起在文馆做官,赐号“巴克什”。授赫舍里·索尼一等侍卫。从征界籓、栋夔。   金天聪元年(公元1627年),赫舍里·索尼随从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攻锦州,侦敌宁远,并有功。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崩后五日,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在三官庙,召见赫舍里·索尼议谈册立之事。   当时赫舍里·索尼说:“先帝(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有皇子在,一定要立其中之一。先帝也地下安心了。”经过了一番争议,决定奉六岁的皇九子爱新觉罗·福临(清世祖)即位。   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清明时节,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摄政王)遣派赫舍里·索尼祭奠昭陵,贝子屯齐揭发赫舍里·索尼与图赖等密谋立肃亲王豪格为帝,罪应处死,最后减轻处罚,据清史稿记载:“夺官,籍其家,即安置昭陵。”   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亲政,召令赫舍里·索尼回京,官复世职。累进一等伯世袭,擢内大臣,兼议政大臣、总管内务府。   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清世祖驾崩,遗诏让赫舍里·索尼与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同辅政。   赫舍里·索尼闻命,跪告诸王贝勒,请求共任国政,而诸王贝勒(八大铁帽子王)都说:“大行皇帝(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十分了解你们四位大臣,委托给了你们国家重务,谁敢干预?”于是,赫舍里·索尼等大臣带着小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在大行皇帝灵柩前宣誓。   清史稿上记载,他们说:“先皇帝不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等为庸劣,遗诏寄讬,保翊冲主。索尼等誓协忠诚,共生死,辅佐政务。不私亲戚,不计怨仇,不听旁人及兄弟子侄教唆之言,不求无义之富贵,不私往来诸王贝勒等府受其馈遗,不结党羽,不受贿赂,惟以忠心仰报先皇帝大恩。若各为身谋,有违斯誓,上天惩罚,夺算凶诛。”   这个誓言,四大辅政大臣最后谁也没有遵守到底。   在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农历3月,赫舍里·索尼与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共同奏请清康熙大帝亲政。清康熙大帝当时没有立即应允下来,而是下诏褒奖索尼忠心,加授一等公,与以前授的一等伯一起世袭,赫舍里·索尼却推辞不要。   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农历6月,赫舍里·索尼去世,谥号“文忠”,清康熙大帝赐祭葬有加礼。   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农历7月,清康熙大帝同意赫舍里·索尼等大臣的奏章,圣上亲政。长子噶布喇官当上了侍卫内大臣,是孝诚仁皇后的父亲。   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孝诚仁皇后驾崩,清康熙大帝授赫舍里·噶布喇为一等公,世袭。   赫舍里·索尼的第二子赫舍里·索额图亦曾为大学士、辅政大臣。
第3个回答  2011-10-06
祖籍女真哈达部,大满洲正黄旗,高祖朝太宗朝顺治康熙朝 四朝元老,赐爵一等公 配享太庙。顺治帝托孤4大辅臣之一。其子索额图康熙朝权臣之一,其外孙女是康熙第2子胤礽太子之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