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核电站周围的安全隐患!

本人的家乡准备要建一座600W千瓦的核电站,
距离我家直线距离也就2公里左右。
不知道生活在核电站周围即使不发生核泄漏是不是也是不安全的?
听人说周围的辐射量就象是天天把头放在微波炉边烤一样大。
请大侠告诉下。

1986年4月26日,位于现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从而酿成世界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最惨重灾难。专家说,这里的放射危险性将持续10万年。

本月26日,包括乌克兰、俄罗斯及白俄罗斯在内的世界多个国家举行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20周年纪念。专家指出,到2050年,人类将拥有近2000座核电站。

从乌克兰首都基辅乘大巴北行130多公里,就能抵达并进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隔离区。在隔离区的入口就是一个检查站,那里离核电站尚有30公里。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后,核电站附近的居民被紧急疏散,核电站周围半径30公里的整个地区都被划为隔离区。隔离区也被称为“死亡区”,成年人被严格限制进入,进入者必须具备合法手续和有效证件,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则绝对禁止进入。

在距离核电站3公里的地方有个名为普里皮亚季的小镇,原有大约5万居民,主要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工作人员及其家属。事故发生后,小镇居民全部被疏散。如今这里已是一座无人居住的“死城”。经历20年的风风雨雨,大部分楼房已经破败不堪,许多院落杂草丛生。现在测量当地的核辐射强度,也仍然高出安全标准数倍。
心理创伤难以言语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建起了一个名为斯拉武季奇的城市,它是普里皮亚季的替代物。它距离普里皮亚季50公里,居住着照管切尔诺贝利残存的3座反应堆的工作人员。市中心广场的黑色大理石上,镌刻着灾难的第一批受害者的名字和面容。

在距离切尔诺贝利80公里的莱司特维宁,有许多身患癌症、循环系统疾病、心脏病的人以及先天残疾的孩子,在联合国资助下,青年活动中心、设施良好的学校和医院已经建立起来。人们在这里能感受到来自全球的爱心。

切尔诺贝利最为险恶的遗赠,恐怕还是心理创伤——那些家园尽毁、流离失所的人们,以及数百万仍然留居在被污染土地上的人们,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创伤是难以言语的。明斯克的物理学家米哈伊尔·马利科说:“心理创伤是毁灭性的。许多妇女觉得,她们会生出不健康的婴儿。许多人觉得自己终将死于切尔诺贝利事故。”

人们已回死区生活

在离核电站只有几公里的一些贫困村庄,人们仍旧没有离开。即使他们的土地遭到了污染,没有办法继续耕种,村民们也没有钱来搬迁。

20年来,陆续有600人回到“死区”重拾旧日的生活。许多人表示不在意核爆炸留下的阴影。重回这里的老居民们说这里空气清新,水也很好,长出来的蘑菇也很鲜美,是个不错的地方。离核电站约15公里远的地方还有一个伊利因齐村。该村现居住着约30名自愿回迁的村民,多数是老年人。

医疗人员定期来给村民检查身体,还对农户的农产品进行辐射测量,结果显示,当地蔬菜和家畜的放射性水平大约有13%不正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8-12
核电站所发出的辐射,一般来说,经过阻断过后,其辐射强度大大减小.但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尽早搬走,因为核电站也有老化的时候,接收辐射量多的时候,很有可能导致人体永久无法生育.
第2个回答  2007-08-10
你不用担心,到时候政府会给你安顿的,这是国家的职责。
第3个回答  2007-08-10
权你还是搬家吧,最近又个地方(不知道哪个地方)核爆炸死了1000多万人,(好像在中国),就是一个核电站的疏忽
第4个回答  2007-08-10
正常的核电站,周围都没有影响的, 除非发生了爆炸之类的事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