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修课怎么选

是选自己的兴趣,还是选自己擅长的那个?? 在线等啊!!!

选自己感兴趣的。

兴趣是人们学习的动力。只有当对这门课感兴趣时,才会更加热情地学习。今天的初二学生是第一批参加新高考的学生,所以应该仔细考虑他们感兴趣的科目,并优先考虑那些科目。当然,一些学生在第二年初级刚刚接触新的事物很快,很难快速找到自己的兴趣,这个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平时一些生活情趣的选择,或注意自己的什么科目更精力充沛,你可以考虑选择把这些科目。

扩展资料:

物理、化学、地理。这种组合方式比较好,如果高中选择这种方式上课,那么大学可以报考的专业范围能达到99.4%,这样选课既有理科科目又有文科科目,而且大学专业涉及到物理、化学和地理知识的内容相对来讲比较多,学这些知识也比较有用,即使大学所学专业不能完全用到这三科知识,那么在以后或许也有用处。

物理、生物/政治、历史。这种组合也是很好的,大学能考的专业也可达到99.3%,同样文理科都有,而且这几科也是比较实用的组合。总之,只要是包含物理这科,并且不选理综组合,大学可报专业大约都在99%以上,可见物理是很重要的,之所以没有推荐物理、化学、历史这个组合,是因为可报专业达到了99.9%,竞争太激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18

是选择物理和历史,这就需要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

新模式虽然不是传统的文理分科,但中间的1是在物理和历史两门学科中选择,其实也就是变相的文理分科选择。选择物理就是偏理方向,选择历史就是偏文方向。和原来有所不同的是,选择物理后,可以选择文科科目学习,选择历史后,同样也可以选择生物、化学学习。这要比原有的文理分科,更加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确定好物理或者历史后,就需要从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两门科目作为高考科目。而这时就会出现很多选择选项。过多的选择选项看上去十分负责,其实也并不复杂。只要按照教育部下发的《选科指引》按照大学专业的要求,再来匹配自己的所学科目,就能够得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组合。至于要怎么才能得到属于自己的组合,在编者看来遵循下面几个原则就足够了。

兴趣是任何事物的先导,选科同样如此。新的高考模式,给我们提出了选择选项。因此,就不能放弃这样的权利,在选择科目是一定要按照兴趣优先的原则进行选科。对一个科目感兴趣,即便将来在学习中感觉吃力,你都不会放弃。要是没有兴趣,一旦感觉吃力,可能还没有高考,你就已经打起了退堂鼓。

原有的文理分科,不管是文科学生还是理科学生,都会在自己所学的科目中,存在弱势科目。这些弱势科目往往也会成为这些学生的心中之痛。好多学生不管在弱势科目上花再多的时间,弱势科目的分数就是不能够得到上升。新的“3+1+2”模式,就能很好的改变这一局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一般是老师给你们统一选的,如果是自己选的话我认为应选擅长的,因为现在中国的考试制度下,成绩是最重要的,只要兴趣在学什么都不会晚,兴趣在学东西也很快的。祝你好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8-19
高中的选修课有两种理解。1.学校开的选修课,让你们随意选修的,这样你应该选自己擅长的,喜欢的。2.某些教材有必修选修之分,这样的是学校或当地教育局帮你选的,指定选修。北京河北学校选,其他省份政府选。
第4个回答  2011-10-01
高中的选修就是学校给的表面现象,其实就那么回事吧,你看看自己喜欢的呗,大学的学修才是真正的选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