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李广及家庭成员的遭遇及结局

如题所述

李广:人称“飞将军”,擅长守城,不擅长进攻,没打过什么胜仗,所以一辈子没封侯。性格比较急躁,也有点小心眼,“飞将军”之名是司马迁给他扣上的,源自李广在龙城一战中全军覆没,然后自己被俘虏,最后像飞一样的从敌人的罗网里逃了出来。

漠北大战中作为先遣部队出发,然后等卫青把仗打完了他才出现,原因是他迷路了,然后因此羞愧的自尽而亡,其实他就算不自杀回去也活不了,在汉武帝时期打了败仗就是要被处死的,李广在龙城一战中就因全军覆没而差点被处死,这次干脆迷路到天边,汉武帝不可能饶他。不过因为他自尽了,保全了名声,所以汉武帝对李家出了抚慰,给他家的人一些升官之类的补偿。

李蔡:李广的堂弟,受封安乐侯。担任过丞相之位,不过汉武帝时期的丞相都是杯具,因为权力都是由主持内朝的卫青把持,丞相权力不大,不过他当得还是不错的,做出了一些功绩来,比他堂哥的境遇好一点。最后因为侵占汉景帝陵园的地被问罪,最后不愿上堂对质而自杀了。

李敢:李广的三儿子,后因军功封关内侯。原先在霍去病手底下干活,后来父亲自杀后,他觉得父亲是被卫青害死的,就打伤了卫青。卫青没有说出去,但是还是被霍去病知道了,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为了替舅舅出气就在一次狩猎中射杀了李敢。汉武帝有心帮霍去病隐瞒,就对外声称李敢是被鹿挑死的,为了安抚李家,把李家的闺女嫁给了太子刘据。

李陵:李广的孙子,矛盾体的存在。李陵其实打仗还行,后期卫青霍去病都挂了,汉武帝手下没有几个可以用的人了,李陵、李广利等等青年就被提拔起来。天汉二年李陵战败,投降匈奴,汉武帝怒极把他九族都给杀了。从此他就在匈奴没有回来。司马迁就是为李陵说情,才被汉武帝愤怒的切掉了老二。有人说李陵是汉奸叛徒,也有人说李陵是被汉武帝冤枉杀光了全家,才叛变匈奴。孰是孰非也挺难说清楚的。

总体来说,李家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个大家族,但是这一家的人都挺杯具的。有自己不争气,也有汉武帝的原因,总之都没有什么好结果。他们家做的比较有利的事情是结交了司马迁这个好朋友,所以在史记里司马迁把李家写的非常好,各种夸奖,不过就客观来看这家没几个吃到好果子的。

这也有历史原因,在汉武帝手下干活是个危险的差事,极少能有善终的人,卫青是个奇葩,也是他忍了一辈子才换来个好结果,其他的不是早逝就是贬为平民,要不然就自尽了。李家这个情况,不算稀奇,这也不能怨他们,毕竟老板是没得挑的,虽然李陵换老板了,但是一家子性命也换没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李广(?-前119),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叶堡乡)人,中国西汉时期的名将。汉文帝十四年(前166)从军击匈奴因功为中郎。景帝时,先后任北部边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为中央宫卫尉。元光六年(前129),任骁骑将军,领万余骑出雁门(今山西右玉南)击匈奴,因众寡悬殊负伤被俘。匈奴兵将其置卧于两马间,李广佯死,于途中趁隙跃起,奔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刚县,今内蒙古宁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数年不敢来犯。元狩四年,漠北之战中,李广任前将军,因迷失道路,未能参战,愤愧自杀。。。
李当户:李广长子,在汉武帝时做过郎官。有一次,韩嫣与汉武帝玩耍时,韩嫣的行为有些放肆不敬,李当户看了很愤怒,上前打跑了韩嫣,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李当户死的比李广早,有一个遗腹子,即李陵。   李椒:李广次子,汉武帝时当过郎官,曾任代郡太守。在李广死之前去世了。   李敢:李广之幼子。元狩四年李广死时,李敢以校尉身份随霍去病击左贤王,力战,夺左贤王鼓旗,斩首甚多,被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李广死第二年,广弟李蔡因罪自杀。不久后李敢代李广为郎中令。因怀恨父亲之死而击伤大将军卫青,但卫青没有声张。后李敢至上雍,到甘泉宫狩猎,被骠骑将军霍去病射杀。   李陵:李当户的遗腹子。年少时任侍中、建章监,后又被任命为骑都尉。天汉二年九月,领五千步兵进攻匈奴,牵制匈奴军力,以协助李广利的西路作战。在浚稽山遭遇单于主力,李陵被敌人包围后突围失败。李陵称“无面目报陛下!”,于是投降匈奴,并娶单于之女为妻。天汉四年公孙敖迎还李陵,却从俘虏口中得到消息,李陵帮匈奴训练军队来防卫汉军进攻。武帝大怒,李陵家被族灭。自是之后,李氏名败,而陇西之士居门者皆用为耻。征和三年三月,李陵率领匈奴军三万骑在浚稽山追击汉朝军队,被御史大夫商丘成率两万人击败。后来李陵拒绝返汉,元平元年,李陵病逝。   李禹:李敢之子。其妹是卫太子刘据的中人,有宠。征和二年的巫蛊之祸,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全家,两位公主以及丞相公孙贺、公孙敖、卫伉(卫青长子)等人冤死,李禹也被牵扯其中,江充陷害公孙贺之子公孙敬声及部属李禹与匈奴有勾结,李禹蒙冤而死。。。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9-25
家人全被汉武帝杀了,他自己投靠了匈奴,后来在匈奴死了
第3个回答  2011-10-02
看史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