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什么是后张法?

如题所述

后张法,指的是先浇筑混凝土,待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再张拉预应力钢材以形成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施工方法。

制作构件:先制作构件,并在构件体内按预应力筋的位置留出相应的孔道,待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的强度后,在预留孔道中穿入预应力筋进行张拉;

并利用锚具把张拉后的预应力筋锚固在构件的端部,依靠构件端部的锚具将预应力筋的预张拉力传给混凝土,使其产生预压应力;最后在孔道中灌入水泥浆,使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构件形成整体。

产品特点

1、流动性好:出机浆体流动度为18±4秒,30分钟后流动度小于30秒;

2、稳定性好:浆体不分层,不沉淀,形成稳定一体的流体;

3、无收缩性能:浆体具有无收缩或微膨胀的性能,与预应力孔道具有良好的粘结力;

4、充盈度高:具有良好的充盈性能,能够完全充满整个孔道;

5、强度高:具有很高的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包括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7天即可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1-22

    一,什么是后张法:

    后张法指的是先浇筑混凝土,待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再张拉预应力钢材以形成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施工方法。后张法具有良好的充盈性能、具有很高的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等特点。

    二,工艺特点:

    1,流动性好:出机浆体流动度为18±4秒,30分钟后流动度小于30秒;

    2,稳定性好:浆体不分层,不沉淀,形成稳定一体的流体;

     3,无收缩性能:浆体具有无收缩或微膨胀的性能,与预应力孔道具有良好的粘结力;

    4,充盈度高:具有良好的充盈性能,能够完全充满整个孔道;

    5,强度高:具有很高的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包括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7天即可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

     6,防腐性能:对预应力钢绞线具有防腐阻锈性能;

    7, 耐久性:硬化后的浆体具有优异的抗冻融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8,施工方便性:在夏季高温条件和冬期低温条件下均可施工,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

    三,质量问题的措施:

    (1)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尽量选用泌水率低的水泥,并严格控制粗集料的公称粒径,严格进行水洗、过筛;选用水灰比较小的设计配合比。

    (2)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严禁在混凝土运输车内或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加水。

    (3)浇筑、振捣过程中,作业班长使用触探棒触探混凝土的密实性,特别是波纹管道处,防止粗骨料卡住,统一指挥控制附着式振捣器振捣时间。严格控制T梁马蹄部位的布料高度。

    (4)振动棒振捣时,要快插慢拔,无气泡上翻为止,防止过振与漏振。

    (5)严格控制浇筑工序和前后工序的衔接时间间隔。

    (6)表面污渍严重:模板使用前,要多次进行打磨,直至出现光亮面,及时涂刷专用脱模剂,支设前后均应覆盖,防止污染。模板拆除后,及时清理打磨,涂刷脱模剂;尤其是冬休期等长时间停工,要做好模板保养,复工前必须再次进行打磨后方可使用(包括底板)。

    (7)粘模:严格控制拆模时间,特别是低温和冬期施工时,防止粘模。加强混凝土早期强度期的覆盖及养生。

    四,图示:


第2个回答  2012-01-05
后张法就是先制作构件,并在构件体内按预应力筋的位置预留相应的孔道,待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的强度(一般不低于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后,在预留孔道中穿入预应力筋进行张拉,并利用锚具把张拉后的预应力筋锚固在构件的端部,依靠构件端部的锚具将预应力筋的预张拉力传给混凝土,使其产生预压应力;最后在孔道中灌入水泥浆,使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构件形成整体.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