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北寺塔好玩吗,苏州北寺塔景点怎么样

如题所述

寺院格局

走进孙权所建的报恩寺,迎面而来的是一尊笑口常开的弥勒佛,而他身后站的则是韦驼菩萨。几乎所有的佛教寺院都是这样的格局,所不同的是其它寺庙的弥勒佛和韦驼菩萨都是供奉在天王殿里的,两边还有四大天王。但在这里他们却是在露天的。我不知道原来的格局就是如此,还是寺庙曾破坏后由于空间小而没有重修天王殿。只是这样一来两位佛家就要面对日晒雨淋了。但他们既是佛陀,想必也不会和凡人一样的吧,说不定他们没了天王殿的桎酷活得更加自由飘逸了呢?穿过“天王殿”之后我便直奔主题,开始登塔了。向上仰望只见宝塔九级八面,高不可测。一般古塔都是七级浮屠,而北寺塔为九级,听到旁边的导游说这是象征着孙权作为帝王的九五之尊。但我想这可能是附会之说,因为原来该塔曾是十一层的。

跨上石级,进入塔内,开始和古塔近距离接触了。踏着木结构的楼梯一步步地向高处迈进,登上了一层又一层。也没刻意去数,自己都不知道在第几层了。古塔内部出奇的大,虽然早知这是苏州最大的佛塔。但是登临之后尤觉壮观,因为一般的塔的内部都是很窄和紧凑的。想当年和同学登金山慈寿塔,我同学走在前面,撞了三次头。但北塔中是很宽敞的,你几乎不用担心头会撞到塔内的建筑物。 虽然她是一座塔,宽敞程度却已接近了高大的阁楼。正在感叹中,忽听前面一位游人说上面就是最高层了。于是顾不得汗流浃背,进行最后的攀登。

登上塔顶,整个苏城尽收眼底。大体上保存了老城的风貌,与其它城市市中心大造高楼而言,苏州实属难得。塔附近的建筑物是不能超过该塔三层的,以防破坏古塔的风水和古城的天际线。北寺塔高75米,三层大约为25米,和现在的古城区限高24米,大致相同。

北寺塔著名的古迹除了宝塔之外还有建于明代的楠木观音殿,为重檐歇山顶,气势雄伟。枋柱间数十幅彩绘画工精细、风格独特、连绵成片。气势超过了忠王府内的天平天国壁画,堪称震撼。 院内还有张士诚记功碑,为沈万三所立。可见当时做生意和现在一样,想要做大,都要和官府搞好关系。塔院北侧的山水园则山石突灵、池水回流、亭台曲径、别有情趣。

北塔报恩寺虽然没有其它寺庙一般宏大。但里面国保、省保单位处处,又有后园静幽的亭台曲径,人文底蕴着实丰厚。

北寺塔

北寺塔高76米,八角九层,雄冠江南。登高可俯瞰全城风光。塔的四周尚存部分明清时期重建的报恩寺殿堂建筑。位于塔东的不染尘观音殿,俗呼楠木观音殿,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三年,现存殿宇为明万历时重建,是苏州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筑。

殿为重檐歇山造,面阔五楹,进深五间,内四架,前置檐廊,檐高7米,四周檐柱为抹角石柱,内柱用楠木。 观音殿南建有一长廊,陈列着目前国内最大的巨型漆雕“盛世滋生图”也称‘姑苏繁华图”,长32 米,高昂2米.。塔后有罕见的元代石雕“张士诚纪功碑”。

塔北有古铜佛殿、藏经阁。古铜佛殿曾供铜铸三世佛,单檐硬山造,观音兜山墙,梁架、脊饰具有徽州建筑风格。

藏经阁为重檐歇山楼阁式,原额梵香堂。塔东北有园,山石峭拔,水池萦回,亭榭廊桥各得其所,名为梅圃。

至于塔南临街的四石柱三间五楼木牌坊,三开间硬山顶门  厅及贴砖八字墙,则是马医科申时行祠前之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