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教育内容

如题所述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一、 教育目的:培养有专门知识的治国人才

二、 美德等同于知识,并且是不可教的知识。可教的知识只能是技能,是外在的知识,真正的知识只有通过绝对定义才能得到。由于人们难以对某一事物下绝对定义,所以,真正的知识是得不到的,连他自己也得不到。推论是,只有那个“知道的人”,可以拥有知识和美德,普通人不但不拥有,而且永远不可能拥有,也可以说是不配拥有。

三、学习即回忆:

苏:借助视觉、听觉或任何其他感觉感知了一个对象后,感觉者可以通过联想回想起已经忘记了的对象。他们只不过回忆以前所掌握的知识,换言之,学习就是回忆。

从灵魂不朽论出发,苏格拉底认为知识不是后天获得的,人在出生以前就不知从什么地方、以何种方式获得了知识,但在出生时又将它们丢失了。后来,通过把感官运用于可感觉的对象,又重新获得了已经丢失了的知识。所以,学习不是获得知识,而只是重新唤醒、回忆生前已经具有的知识。

学习即回忆说割断了感觉对象与知识的联系,割断了感知与思维的联系,知识的源泉在于不可捉摸、不可把握的冥冥之中,使知识蒙上了神秘主义的色彩。

四、广博而实用的知识

苏:凡是一个善良和高尚的人所应该知道的事,只要他自己知道,他总是非常乐意地教导他们,如果他自己不熟悉的话,他就把他们带到那些知道的人那里去。他还教导他们,一个受了良好教育的人对于各门实际学问应该熟悉到什么程度。

苏格拉底重视知识的实用性,主张只学能直接应用的知识。

他劝人要学习天文学,“但这知识为了能够知道夜间的时辰、月份节令,为了作水陆旅行、值夜班等工作的方便,以便利用征象来分辨上述时间。”这些知识可以从有实践经验的人那里学到。

关于算术,他劝人学习,但也要避免作无意义的劳动。

五、精神助产术

苏:我母亲是一个助产士,我也努力追随她的足迹。我是一个精神的助产士,帮助别人生产出他们自己的思想。

苏格拉底问答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柏拉图称之为“观点”阶段。在此阶段一个人不能对他的知识或假设的知识给以正当的理由。

(2)破坏和分析阶段。在此阶段,使一个人认识到他并不懂他以为懂的东西,使他陷入了矛盾、疑惑、穷困的境地。

(3)综合阶段。苏格拉底最后将学生参考资料引向预定的答案。

最后阶段完成后,一个人的经验受到批评而重建了,这是一个人可以通过正当的理由来证明他的信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4
教育先知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认为知识不是他传授给学生的,他所做的无非就是把学生心中的真知唤醒并挖掘出来。就像接生婆一样,他所做的是帮人生孩子(知识),孩子(知识)是每个人自在自有的。故他把自己的教学方法称为“产婆术”,而把自己比喻为知识的接生婆。

苏格拉底常常从对方所熟知的具体事物和现象开始,通过提问,揭示对方的自相矛盾之处,如此层层推进,直至最终得出双方都认可的结论。且不说苏格拉底的认识论正确与否,他所创立的“产婆术”在教人求知求真方面确是匠心独具,开了西方“启发式谈话法”的一代先河,千百年来无人能出其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