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投降匈奴,为什么李陵和李广利,一个当了驸马,一个却被杀呢?

如题所述


李陵是李广的孙子,李家一门三杰,能力很强,但命运不济,都没有落得什么好下场。李广被迫自缢,李敢被霍去病射杀,李陵则被迫投降匈奴,老死异乡。在三人当中,李陵的结局可能还算好的,李广和李敢都是横死,而李陵是自然死亡。

公元前103年,李陵在浚稽山苦战匈奴,之后寡不敌众,李陵投降匈奴。匈奴单于待李陵不错,不仅给了高官厚禄,还将其女儿许配给李陵,哪怕李陵在后世颇有争议,但其还是得以善终。

反观另一位西汉将领李广利,他同样是在战场上被匈奴击败,只不过投降一年后,就成了匈奴单于的刀下亡魂。同样是匈奴俘虏,为何李陵和李广利待遇差距如此之大,一个风风光光,一个死于非命?


一、匈奴佩服强者,李陵曾以五千步兵抵挡八万匈奴骑兵

唐太宗李世民曾这样评价李陵:


“李陵以步卒五千绝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的书竹帛。”


意思就是说李陵以五千士卒纵横千里,虽说投降了匈奴,但其功绩还是写在了史书中。

可见就连天可汗对李陵也有几分敬佩之意,哪怕李陵称不上个英雄,也能称得上是个豪杰。在那场惊天动地的战役中,李陵拼尽了全力,给予匈奴以重创。

公元前99年,李广利奉命出征匈奴,而李陵虽说也在军中任职,却只得到一个运送粮草的差事。李陵继承了李广的勇武和带兵的本领,而此时正是杀敌立功的好时机。

于是李陵主动向汉武帝请战,只带五千步兵,迎击匈奴骑兵。汉军本就以骑兵见长,而步兵移动速度慢,面对强悍的匈奴骑兵一点优势都没有,即便如此,汉武帝还是同意,就真的让李陵带着五千步兵出征了。


很快李陵在浚稽山遭遇三万匈奴主力,头一次接战,李陵杀掉敌军数千人,匈奴单于见李陵不好对付,就集结左右贤王八万骑兵,对李陵展开歼灭战。为了胜利,李陵杀掉军中女子,安定了军心,之后且战且退,且退且战,数十万支箭矢用尽。

即便如此,汉军仍是悍不畏死,到最后足足杀掉近两万敌军,而李陵只带了五千人,杀掉数量超过本队人马数倍。如此战绩,纵使李陵是投降了匈奴,多少有些争议,但后世人仍对李陵推崇备至。

匈奴作为草原上的民族,一向崇拜强者,而李陵以少杀多,以劣势兵力纵横数千里,符合他们心中强者的标准,所以匈奴单于对李陵也是十分客气。

史料记载:


“单于既得陵,素闻其家声,及战又壮,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


一方面李陵是李广的孙子,在西汉名气很大,而且本身又有能力,如果这种人能被匈奴收归己用,那带来的价值可是难以估算的。于是匈奴单于封李陵为高官,还将其女儿嫁给他,以此拉拢李陵。


二、李广利能力平平,对匈奴缺乏利用价值

汉武帝启用李广利也是迫不得已,卫青、霍去病去世后,西汉再难出现如此厉害的将领。而汉武帝选拔将领大多要从外戚中寻找,于是李广利就这么被赶鸭子上架了。李广利的妹妹李夫人是汉武帝的宠妃,也是靠着这层外戚关系,李广利才能扶摇直上。

李广利从进攻大宛到匈奴,虽说也打过胜仗,但战绩平平,汉军屡次受挫,常常损兵折将。在匈奴人眼中,李广利和李陵不是一个等级的,李广利带兵水平很有限,而且他是主动投降的。

公元前90年,李广利趁卫太子自杀之际,想和宰相刘屈另立昌邑王为储君,左右活动。不成想却被汉武帝发觉,不久之后东窗事发,刘屈被杀,李广利担心被牵连,兵败后直接投降了匈奴。

除此之外,李广利贪图富贵,到了匈奴这里也不安分,想在匈奴继续富甲一方,也得罪了不少人。李广利在匈奴单于这里不值一提,尽管匈奴有善待汉朝俘虏的传统,但还是将李广利杀掉了。

史料记载:


“征和三年,贰师复将七万骑出五原,击匈奴,度郅居水。兵败,降匈奴,为单于所杀。”


李广利没有高超的本领,他对匈奴的利用价值很有限,如果有特殊情况发生,匈奴可以随时牺牲掉这位汉朝俘虏,这就是李广利被杀的其中一个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9
因为李陵投降后,远离匈奴的政治中心。为人十分低调。而李广利对匈奴死心贴地。遭到别人的妒忌。所以悲伤。
第2个回答  2020-11-28
匈奴人敬佩强者,李陵曾以五千步兵硬刚匈奴单于带领的八万骑兵。杀了数倍于自己的匈奴骑兵,最后才投降的。要不是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李陵绝不会甘于投降匈奴。所以为了拉拢李陵,让李陵做了驸马。李广利战绩平平,不过也受到了单于的重用,李广利的死是因为卫律的诬陷,当时单于母亲生病,卫律指使巫师,说用李广利做祭品,母亲的病就能好。于是李广利就这么憋屈的死了。
第3个回答  2020-11-28
因为汉武帝误以为李陵在教匈奴人训练军队,于是杀了李陵三族。李陵跟他的祖父李广都很可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