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将军列传》有感1500字作文

如题所述

读《李将军列传》有感
读罢《李将军列传》 ,在敬佩李广将军的才学、为人之余,更为他抱憾终
生的悲剧命运而叹惋。
李广将军骁勇善战,临危不惧,颇有大将之风,一生与匈奴作战七十余次,善于险中取胜、以少胜多,令匈奴人胆寒而“避之数岁”,甚至不敢去贸然进犯。
李将军不仅有才气,品德也令人称赞。在司马迁的笔下,我看到了一个忠厚讷言、两袖清风、不吝资财、体恤士卒的将军形象;将士们都敬佩他,甘愿为他出生入死;天下的士大夫们都信任他,称赞他的品行。
然而这样的将军,却一生坎坷,穷途末路,含愤自尽,又是为什么呢? 以我之见,其一,李将军生不逢时。在李广风华正茂,正当壮年之时,战功卓著,在匈奴人心中立下了威名,然而恰是文景时期,掌权者尊崇“黄老之学”,崇尚“无为而治”,只求百姓安居乐业,对匈奴人的进犯应对措施多是退让防守,李广没有立下赫赫战功的机会,空负了一身才名,当时文帝也曾说“惜乎!子不遇时!”还说李广若是生于高帝刘邦的年代,必能得以重用封侯。
而到了武帝当政之时,虽然汉武帝雄才大略,练精兵,驯良驹,主动出击匈奴,却仍没有重用李广,也许是李广之前被俘的经历使武帝对他的能力产生了怀疑,也许是年轻气盛的武帝觉得李广有些年老,而身边又有许多年龄相近年轻人,他更愿意与他们相处,培养他们做自己的羽翼——总之,李将军仍然没有受到重用的机会。本来身份低微的卫青日益功勋卓著,而李广日渐“垂垂老矣”,李将军值得做最后一搏,然而又一次的挫败让他认清了现状——他已经没有时间了,当权者是不会给他创造机会的,他永远都等不到功成名就的那一天了。于是,他选择拿起手中的剑——宁可自取死,绝不含辱亡!
其二,是时代与命运的悲剧。在封建时代,所有人的命运都听从于唯一的上位者——皇帝。李将军的命运也是如此。文帝不重视国防战斗力——李广不受重用;景帝忌惮梁王,李广不受重用;武帝以为“李广老,数奇”——李广不受重用;卫青服从武帝告诫——李广依旧没有机会。如同古往今来众多怀才不遇的士子、将军,生不逢时的大有人在,因为最高统治着的喜恶而郁不得志,辜负一身才学的又何尝少了?
其三,是李广性格的悲剧。李将军讷口少言,不善于表达,兼之性格单纯,恩怨分明,自然会得罪一些小人。但是外戚荣宠极盛,但凡有些许才学,能言善辩,又善于讨有权势之人欢心的人,自然有许多种办法让自己得到功名。李将军不懂得趋利逢迎,也不懂拉拢朝廷人心,如何能有立功之机?李将军又有些许任性,初时霸陵尉不过言辞苛厉,竟被其私斩于军中,可见李广性情刚烈,不能忍辱。
相比之下,卫青性格柔顺,《史记·淮南王列传》 记载“大将军遇士大夫有礼,於士卒有恩,众皆乐为之用„„言大将军号令明,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休舍,穿井未通,须士卒尽得水,乃敢饮。军罢,卒尽已度河,乃度。” 卫青在士卒、士大夫心中的形象不输于李将军,而骑奴出身的他,从小受尽苦难磨砺,能忍辱负重,又懂察言观色,做事符合武帝的心意,身为外戚仍谦恭谨慎,李广之子击伤卫青而卫青为之隐忍,李将军无金以自赎,卫青便出金赎之,更可见其宽厚,故能得武帝重用。李将军的品德固然受天下人的称赞,若能稍通处世之道,也不至于作战中无向导而频频失道,不至于一直不得大力推举,更不至于身负才名却一直郁郁而不得志了。
往事已矣,现在的我们,只能在尘封的书页中,找到历史的蛛丝马迹,感受历史的沉重、盛衰的无常与命运的多舛。且只为古往今来不得志的天才、人才喟叹一句:一世风云足堪颂,何故凄凉想平生!今人当忆前朝恨,改过自新始功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