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历史

如题所述

商丘由来
  商丘是先商和商业的发祥地。早在4千年前,帝喾次妃简狄,因吃玄鸟而生(ē)阏伯,故《诗经商颂》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阏伯便是商的始祖。阏伯之孙相土首先发明了马车,六世孙王亥又发明了牛车。这便是史书上“立皂牢,服马牛,以为民利”的记载。农牧业的迅速发展,使商部落很快强大起来,他们生产的东西有了过剩,于是商祖王亥在商丘服牛驯马发展生产,用牛车拉着货物,到外部落去搞交易,开创了华夏商业贸易的先河,久而久之人们就把从事贸易活动的商部落人称为“商人”,把用于交换的物品叫“商品”,把商人从事的职业叫“商业”,由此衍生的文化称为“商文化”。   商丘的“商”字,源于商丘是商部族的起源地和聚居地、商朝最早的建都地、商人商业商文化的发源地,商丘因此被誉为“三商之源”。商丘的“丘”字,即商朝都城的遗址,商丘因此被誉为“华商之都”。
六朝古都
  商丘为六朝古都:帝喾高辛之都、夏朝少康中兴之都、商朝开国之都、周朝宋国之都、汉朝梁国之都、南宋开国之都。商丘是中国夏、商朝最早建都的城市,有5000余年的建城史、1500余年的建都史,是炎黄、燧人氏、神农氏等三皇五帝的建都地。商丘是中国重要的古都, 商丘夜景
建都时间最早,跨度最长,前后共历1500多年。商丘为上古帝王之都,约在公元前24世纪,颛顼建都于商丘。帝喾之子契(xiè)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今商丘),为商族人的始祖。约公元前16世纪,契的14世孙成汤,灭夏称商,初都南亳(今商丘),商丘为商朝的第一个建都地,并先后六次在商丘建都。约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三年,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成王封殷商后裔微子启于商丘,称宋国,商丘为宋国国都。西汉商丘为汉代最强盛的诸侯国梁国的国都。北宋时期,商丘为北宋陪都,靖康二年(1127)五月,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即位,商丘成为南宋的开国都城。
商丘为上古帝王之都,约在公元前24世纪,燧人氏、颛顼、帝喾先后建都于商丘。   帝喾之子契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今商丘),为商族人的始祖。   约公元前16世纪,契的14世孙成汤,灭夏称商,都南亳(今商丘)。   约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三年,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成王封殷商后裔微子启于商丘,称宋国。   周赫王二十九年(前286)齐、楚、魏灭宋而三分宋地,商丘属魏。   秦时,本地分属砀郡与陈郡。   西汉高祖五年(前202)改为梁国,属豫州。   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将梁国改为梁郡。   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后秦时仍为梁郡。   南朝宋、齐为南梁郡,属南徐州。   北魏为梁郡,属南兖州。   隋开皇初梁郡废,十六年(596)置宋州,大业三年(607)复置梁郡。   唐武德四年(621)又改为宋州,天宝元年(742)置睢阳郡,属河南道,乾元元年(758)复为宋州。   五代梁三年(909)升为宣武军,五代唐庄宗同光元年(923)改为归德军,五代周时仍为宣武军。   北宋初复置宋州,景德三年(1006)升宋州为应天府,属京东西路(应天府始为京东东路路治,后为京东西路路治),大中祥符七年(1014)诏升为南京,为北宋陪都。   靖康二年(1127)五月,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即位,商丘为南宋开国都城。   金太宗天会八年(1130)更名为归德府,属南京路。   元为归德府,属河南布政使司。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降府为州,属开封府。嘉靖二十四年(1545)升州为府。   清沿明制,仍为归德府。   民国2年(1913)裁归德府,所属各县划归豫东道。1914年改豫东道为开封道。1932年为第二行政督察区,直到1948年。   1948年11月全区解放后为豫皖苏第一行政区,1949年3月改为商丘专区,辖商丘市和商丘县及睢县、民权、宁陵、柘城、虞城、夏邑6县。1950年5月商丘县城关区改建为商丘市,原商丘市改为朱集市。1951年8月朱集、商丘二市合并为商丘市,市治朱集。1952年1月,永城县由皖北专区划归商丘专区。1958年12月,商丘专区并入开封专区,1961年12月恢复商丘专区。1967年改为商丘地区。1977年10月兰考县由开封地区划归本区,1980年8月兰考重归开封地区。   1997年6月,商丘地区行政公署和商丘市合并为地级商丘市(原商丘地区行政公署和商丘市改为梁园区、原商丘县改为睢阳区,两区部分管辖范围有调动),辖梁园、睢阳2区,虞城、夏邑、民权、宁陵、柘城、睢县6县,代管县级永城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