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在古文的事怎么翻译的呢?有哪几种用法?

如题



虽 suī

<连>

(1) (形声。从虫,唯声。古读 ( huī)。本义:虫,似蜥蜴而大)

秦兵旦暮渡 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战国策·燕策》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
(2) 又如:虽故(虽然);他虽身负重伤,但坚决不下火线
==========================================
(3) 即使…也;纵使 [even if]

虽人有百口,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先王之法,经手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吕氏春秋·察今》
===========================================
(4) 仅,只 [only]

虽有明君,能决之,又能塞之。——《管子》
===========================================
(5) 原本,本 [originally]

你那里休夸口,你虽是一人为害,我与那陈州百姓每分忧。——《陈州粜米》

常用词组

--------------------------------------------------------------------------------

◎ 虽然 suīr醤

(1) [even if though; although]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虽然年过六十,劳动劲头却比得上年轻的小伙子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鲁迅《故乡》

(2) 虽然如此,虽是这样;即使这样 [even so]

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战国策·魏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0-02
虽:
1.虽然收可亩十石
贾思勰《齐民要术·耕田》:“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收可亩十石:每亩可收十石)

2.即使,纵然
《史记·李斯列传》:“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

3.仅,只有
《管子·君臣下》:“决之则行,塞之则止。虽有明君能决之又能塞之。”

参考资料: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自己打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10-01

古文18个重要虚词之一

用法和解释主要有二
1.虽然
2.即使

这两个意思基本已经涵盖了绝大多数的用法
考试的时候一般也只有两种考法
1.“下列‘虽’字用法不同/相同的是”
2.翻译某句话(其中有“虽”)
对付这两种情况,
你都只需要把这两个意思直接带进原文
具体是哪个解释正确一下就可以看出来
第3个回答  2007-10-01
即使
虽然
然尔
但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