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成绝艺,归饷祖国,苟无成,毋宁死”的历史背景

如题所述

这是民国第一飞行家冯如报国的壮志之言。

冯 如 (1883~1912)
冯如,原名九如,号鼎三,广东恩平县人。家境贫寒,12岁便随舅父到美国旧金山谋生。冯如白天做工,晚上学习英文和研读机械学书籍。他曾说:“国家富强,由于工艺发达;而工艺发达,以机器为权舆,今中国贫弱极矣,非习机器不足以助工艺之发达。”抱着这一信念,17岁时,冯如赴纽约机器厂当工人。在那里,他不仅学会了制造、使用内燃机、发电机等30多种常用机器,而且还研制出无线电收发报机、打桩机、抽水机。
【光绪三十年(1904),爆发了日、俄帝国主义争夺我国东北三省的战争,冯如知道后,慨然曰:“是岂足以救国者!吾闻军用利器,莫飞机若,誓必身为之倡,成一绝艺,以归饷祖国,苟无成,毋宁死。”】抱着这一坚定的信念,1906年,冯如在旧金山创办了飞机制造公司,并于翌年9月,在旧金山以东的奥克兰市租地创设飞机制造厂,开始研制飞机。1908年4月,飞机试制出来了,但试飞没有成功。正在这时,冯如在奥克兰市的工厂失火,重要设备全被烧毁。他又在附近的麦园盖起简易工棚继续试制。宣统元年(1909)年2月,又一架飞机制造出来了,但这架飞机在试飞时只飞了几丈高就坠了下来,冯如幸免于受伤。这时出现了更困难的局面:资金已消耗得差不多;股东因试制屡次失败,不愿再投资;父亲来信催他回家团聚。面对挫折,冯如没有灰心,他表示:“飞机不成,誓不返国。”同年9月,冯如终于克服种种困难,研制成一架飞机,并试飞成功。它以航程2640英尺的成绩,超过了1903年12月美国莱特兄弟在世界上首次试飞852英尺的纪录。这架飞机从机翼、方向舵、螺旋浆到内燃机、大小部件全是冯如和他的助手自制的。冯如成为我国第一代飞行家、飞机制造专家。
1910年6月,冯如又一次在奥克兰市进行飞行表演。当时正在美国为革命奔走的孙中山也亲临试飞场参观。在冯如飞行成功跳下飞机时,孙中山迎上前去握着冯如的手激动地说:“吾国大有人矣!”同年10月,冯如参加了国际飞行协会在美国三藩市举行的飞行比赛,以时速104公里,飞行距离30公里,飞行高度230多米的飞行成绩,获得 第一名,国际飞行协会给他颁发了优等证书。国内外报章竞相报道他夺标的消息。
冯如的成功,使他声名远扬。美国有人想用重金聘请他传授飞行技术,他都谢绝了,他要把技术贡献给祖国。1911年2月,他和助手朱竹泉带着两架自己制造的飞机,回到广州。10月,武昌起义爆发,冯如投身革命,参加了革命军,被广东革命政府任命为飞机队队长。冯如接受任命后,加紧把从美国带回的自制飞机进行修理,准备随军北伐,用作侦察。后来由于清政府很快垮台,他未北上。
民国元年(1912)8月25日,为了宣传航空事业的重要性,经广东革命政府批准,冯如在广州郊区燕塘举行飞行表演,不幸失事牺牲,时年仅29岁。
1912年9月24日,在冯如牺牲的地方举行了追悼大会。冯如的遗体葬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内,塔正面篆刻:“中国始创飞行大家冯君如之墓”,后面刻着临时大总统令:“据陆军部呈称,‘飞行家冯如失慎殒命,请从优照少将阵亡例给恤,并将事实宣付国史馆’等语,应即照准所请,于殒命地方建筑纪念碑。即由该部行知广东都督查照办理。”左面和右面刻着“民国第一飞行家冯如墓志铭”,介绍了他的生平和伟大业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