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的由来

重点介绍徐霞客

历史沿革

江阴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地属延陵,曾是延陵季札的封地,后为春申君黄歇的采邑,故有“延陵古邑”、“春申旧封”之称,见诸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2500多年。晋太康二年(281年)首次置暨阳县,治所在暨湖北(旧志有两说:一说在长寿莫城,一说在杨舍镇)。

南朝梁绍泰元年(555年)废暨阳县置郡,建治君山之麓,因地处长江之南,遂称江阴郡,下辖江阴、利城、梁丰3县。南朝陈永定元年(557年),废梁王方智江阴王,改郡为江阴国。唐武德三年(620年),以江阴县置暨州,下辖暨阳、利城2县。

宋淳化元年(990年),重置江阴军,期间屡有废立。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江阴军为江阴路,总管府。明洪武二年,改江阴州为江阴县,隶属常州府,以沿革一直延续到清亡。

中华民国时,江阴县隶属于江苏省。1941年,中共及其领导下的新四军曾在江阴政区范围内和邻近的地区设置江阴、澄东(又称虞西)、澄西、沙洲四个县级政权。

1949年4月22日,江阴县属苏南行政区(苏南行署)常州专区,1953年2月6日改属苏州专区,1961年(1957年11月29日批准,1961年12月1日成立)将县东北部九个公社划归新建的沙洲县(今张家港市)。

1983年1月18日,江苏省实行市管县新体制,江阴县属无锡市代管。1987年4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江阴县,设立江阴市(8月1日撤县设市,江阴市正式成立)。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县 (今江苏省江阴市)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经30年考察撰成了60万字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被称为“千古奇人”。 

徐霞客一生志在四方,足迹遍及今21个省、市、自治区 ,“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5月19日)被定为中国旅游日。


人物影响

徐霞客在世界科学史上同样占有重要的地位。就考察范围来说,徐霞客远远大于西方学者。徐霞客在中国西南热带、亚热带岩溶发达的地区考察了3年,该地区碳酸盐岩连续分布面积达5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之最。

西方学者早期对岩溶地貌的考察和论述几乎只限于欧洲温带岩溶区和地中海一带,考察范围远远不如徐霞客。就时间来说,徐霞客远远早于西方学者:

对热带岩溶的考察,西方直到1845年才有德国旅行家容格·胡恩对爪洼“千山”地形的描述,比徐霞客晚200多年。对洞穴的考察,现存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中的加法雷尔的《地下世界》(残稿)有所涉及,但含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比徐霞客晚十来年。

瓦尔瓦索的《克莱茵公爵的荣誉》记述了他家乡及邻近地区的洞穴、落水洞等,发表于1689年,比徐霞客晚半个世纪,而且仍具神秘主义色彩。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的《论地层》(1763)论述了石钟乳,比徐霞客晚130多年。



扩展资料:

自然条件:

地理

江阴位于中国江苏省南部,北纬31°40′34″至31°57′36″,东经119°至120°34′30″,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北端。

北枕长江,与靖江隔江相望;南近太湖,与无锡市区(锡山区、惠山区)接壤;西邻常州;东连苏州市下辖的张家港、常熟地处苏锡常“金三角”几何中心,交通便捷,历来为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江海联运、江河换装的天然良港。


气候

江阴气候为亚热带北纬湿润季风区,冬季干冷多晴,夏季湿热雷雨。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等特点。

年平均降雨量为1060.4毫米(最多值是1991年的1914.4毫米,最少值是1978年的581.8毫米);

年平均气温为15.8℃(最高值是2007年的17.6℃,最低值是1957年的14.5℃),最高气温为2013年8月6日的41.3℃,最低气温为1977年1月31日的-14.2℃,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29.0小时。

 注:以上气候数据更新至2016年,平均值为1957年至2015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江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8
第2个回答  2012-01-28
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江阴位于长江南边,江阴由此而来。
有关徐霞客的资料网上好多,看下百度百科有关知识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