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综合改革的“3+2+1”模式是什么意思?

江苏高考一向以难著称,这次综合改革后,江苏省高考将采用3+1+2模式,教育厅称这一模式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这个3+2+1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3”就是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1”是选择性考试科目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中选择1门;“2”是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中选择2门。

成绩评定与使用:合格性考试每门满分100分,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60分及以上为合格。合格性考试各科目(含操作测试项目)成绩合格是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信息技术、通用技术(不含实践操作)合格性考试原始成绩作为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录取的依据。


扩展资料

高考综合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方式:2021年起,按照物理科目组合、历史科目组合两类分列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录取。

普通高校依据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考生自主选考的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本科院校招生实施“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高职专科院校招生继续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福建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公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30

还记得最原始的高考吗?

我们当时考高,简单粗暴,分为文科和理科,每一科有六门课程。除了大家都考的语数外,文科生需要考的另外三门是政治历史地理,简称文综。理科生需要考物理化学生物,简称理综。

等我们考完了,一场改革也来了,当时盛传的一句话就是,高中不分文理科了!然后,在一片改革春风中,我们迎来了3+3模式。

前面的3依旧指的是语数外,后面的3指的是从六门课(政史地,物化生)中选择三门。

这可是给了考生极大的自由组合权,按照排列组合原理,我掐指一算,我的天,有20种配比任你选择。

很快,这种制度的弊端就暴露了。很多人选择了简单的地理,而物理就成了倍受冷落的科目,因为难呀!可是这样下去不行呀,全国学生都去学地理了,谁去研究物理?

在一片建议声中,我们又迎来了一阵改革春风,正是我们现在看到的,3+2+1模式。

同样的,前面的3依然是语数外,不同点在于,后面的3被拆成了2+1。2指的是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择两门,1指的是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这样一来,每个考生的选择方案降低到了12种。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3+2+1的方案中,物理+化学+地理的组合法的可报专业比例达到了99.4%,而且,因为强制规定了物理与历史的二选一,这也就避免考生选择一些不合理的组合。

比如,历史+政治+地理,或者物理+化学+历史等。

总的来看,3+2+1的模式相比于3+3还是有一定的优势,但各省份选择不同,比如山东省,就没有顺风改变,依然采用3+3模式。

第2个回答  2020-09-29

3+1+2模式中的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是必选课;1和2是指:如果孩子选择了一门文科课程,那么接下来就要选两门理科课程;如果孩子选了一门理科课程,那么接下来就要选两门文科课程。从选课的这种规定上大家可以看出,孩子选课时要费一番思量的不是3,而是1和2。这里就孩子如何选择1和2谈点笔者的看法。

1.把兴趣摆在选课的首位。选课程而不考虑兴趣,对学生来说,是盲目的;就以后的学习过程来说,是痛苦的。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选课时,学生必须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兴趣偏文,多选文科课程,理科选自己感到容易学好的课;兴趣偏理,多选理科课程,文科选自己感兴趣的。这是选课的首要原则。

2.自己的智力特点也不能忽视。有些学生虽然对理科课程很感兴趣,但实际学起来很吃力,成绩提高也很艰难;有些学生可能对文科课程感兴趣,但对有些课程实际学起来还是力不从心,成绩当然也就提高慢。因此,学生在选课时,一定要从自己的智力特点出发,千万不能随大流。否则,以后后悔莫及。

3.还要考虑自己将来上大学读什么。对大部分高中生来讲,上高中的目的就是上大学。因此,在高中分科的时候,高中生就要对自己将来上大学打算学什么有个基本的心理准备。这样,你所选的课程就会能给你未来上大学助一臂之力。

4.还要考虑自己未来走上社会干什么。选课程时兴趣自是第一位,但在照顾了兴趣的前提下,将来大学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也不能忽视 。当下,我国面临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作为未来就业大军中的一员,高中生在选择课程时,就业问题也不能纯粹撇开不管,必须在高中阶段就有就业意识。

5.还要考虑考研。有些学生大学毕业后还想考研,因此,在选择课程时,这个问题也应当考虑进去。高中选的理科课程多,上大学、考研一般还是以理科课程为主;高中选的文科课程多,上大学、考研自然还是以文科课程为主。那么,这一点同考研有什么关系呢?关系还真不一般。

从我国每年各大学录取的研究生比例上看,理工类专业比文史类专业要多得多;但从录取难度上看,理工类和文史类相差不大。因此,考生在高一选科时,这个问题也要多多少少考虑一下。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现在的高中生来讲,高一选科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给你以后的人生选择一条适合你自己的人生道路:高一选对了,你以后的人生会很精彩;高一选错了,你以后的人生可能会黯淡无光。

第3个回答  2020-10-10
“3”是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1”是指: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中,考生在物理或历史中所选择的1门科目,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2”是指: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的2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第4个回答  2020-09-09

要明白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下什么是“3+1+2”模式?

“3+1+2”模式是指,考生高考满分不变,仍为750分,总成绩由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

“3”指的是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1”指的是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中,考生在物理或历史中所选择的1门科目,满分为100分,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2”指的是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的2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按照数学中的排列组合,在新高考“3+1+2”模式下,理论上将有12种组合。

新高考的这种模式不再进行文理分科,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其中,物理的学习难度较大,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生物的整体难度在数理化生中最低,更易学习,性价比较高,我国生物技术突飞猛进,学科社会价值越来越高,未来前景将不错,也是理科能力较弱的考生的首选科目。

化学的难度低于数理,高于生物,要求考生拥有较高的识记能力的同时还要充分理解。历史则偏向记背,相对简单但知识面较广;地理在高中是文科,但在大学里属于理科,背诵比政治历史少,偏向理科,考题客观较易得分。政治则背诵较多,且实时更新,内容紧跟时代发展,每年试题变化较大,与实际生活相贴近,得高分不容易。

对于高一新生而言,以上这些内容是需要提前了解的,努力学习,根据自己的考试情况来不断比较,总结出自己的擅长科目,使自己在高考中更有优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