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现代、当代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请问古代、近代、现代、当代的划分依据是什么?请注意不是在问具体的时间。公元3000年的时候我们还会称这一段历史时期(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110年)为近代吗?如果是为了方便历史研究而这样划分的话,这样划分的优点何在?

古代、近代、现代、当代,这些词语本身有很多不确定性,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时间范围也有所改变,就好像罗贯中的《临江仙》"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他绝不会认为自己所在的时代是古代。

如果划分不改变,后人看现在的书那就很杂乱了,好比看一本当代战争史,却发现作者是朱元璋,内容也都是明朝那些事。
当然,划分时代的意义还是有的,如果不统一划分一下,有些地方试卷会把两次鸦片战争归到古代史里面考,有些会归到近代史,这让学生怎么学,让老师怎么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2-17
中国古代:1840年以前
中国近代: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
中国现代:1919年-1949年
中国当代:1949年至今
第2个回答  2014-02-17
看生产力水平,纯粹封建王朝时代是古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为近代,五四运动后为现代,建国后就是当代。
第3个回答  2014-02-18
依据是整个世界形态社会属性的转变:封建奴隶、半殖、新民,社会主义、现时。那时候就不会了,或许会变成中古或近古,然后以前叫高古也未尝不可。
第4个回答  2014-02-17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历史学里是按照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划分古近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划分近现代,没有当代史称呼。因此中国史的两个时间点是1840鸦片战争和1949PRC成立;世界史是按照1640英国革命和1917十月革命。
这种划分的好处是充分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要性(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是唯经济史论),如果1000年后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当然是现代的中国特色不是1000年后的中国的特色)仍然盛行,那么这种分法不会改变。
中国文学史里增加一个1919五四革命的界限作为近现代划分,1949以后称之为当代。其他国家分法不同,按照现代国家成立来分的相对多一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