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爱因斯坦和小板凳的故事

如题所述

爱因斯坦和小板凳的故事: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老师布置手工作业,让他们回家做出一个小板凳第二天交给老师。第二天,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教出自己的作品,然而爱因斯坦却交给老师一个制作得很粗糙,一条凳腿还钉偏了的小板凳。

当时老师十分的不满,拿着板凳对同学说道:“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当时全班同学都笑翻了纷纷摇头。这时候老师又生气的对着爱因斯坦说:“我想,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

这时候爱因斯坦红着脸,走到老师前面,坚定的说:“有,老师,还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于是全班同学停止了笑声,疑惑的望着爱因斯坦。

只见爱因斯坦走回自己的座位,并且从书桌下拿出两个更为粗糙的木板凳,说道:“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而刚交上去的是第三个虽然不能让人满意,但是比起这两个要强得多。”

看到这里,原本生气的老师不再生气的指责爱因斯坦,而全班同学也再也没有嘲笑过爱因斯坦。

这个爱因斯坦和三个粗糙小板凳的故事,反应出爱因斯坦力求完美的做事风格。

讲故事的人要号召我们向爱因斯坦同学学习,即使板凳做得再糟糕也要坚持做下去,并且要把这种精神用在学习上。

扩展资料

人物评价

爱因斯坦常常被称为一个孤独的人。数学想象的领域有助于把精神从纷繁的俗物中解脱出来,就这个意义而言,我认为他确实是一个孤独的人。他的哲学可以叫做一种超验的唯物论,这种哲学达到了形而上学的前沿,那里可以完全割断对自我世界的纠缠。对我来说,科学和艺术都是我们天性的表现,它们高出我们的生物学需要之上而具有终极价值。(泰戈尔评价)

爱因斯坦的理论,最初受到许多人的反对,就连当时一些著名物理学家也对这位年青人的论文表示怀疑。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爱因斯坦的理论是正确的,爱因斯坦才一跃而成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成为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新华网评价)

爱因斯坦厉害的地方是,一方面,他知道一些数学,对于数学中很妙的地方有直觉的欣赏的能力;另一方面,他对物理中的现象也有他的近距离的了解。他跟所有人都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既能近看,又能远看。这就好像电影中既有近距离的镜头,又有远距离的镜头;能从近处又能从远处自由地切换,那就很厉害了。大多数人都只有一个镜头,或只能从近处看,或只能从远距离看,不会自由切换。(杨振宁评价) 

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爱因斯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3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有一次上手工课,他想做一只小木凳。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拿出自己的作品,交给女教师。爱因斯坦没有拿出自己的作品,急得满头大汗。女教师宽厚地望着这个小男孩,相信他第二天能交上一件好作品。

第二天,爱因斯坦交给女教师的是一个制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一条凳腿还钉偏了。满怀期望的女教师十分不满地说:“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同学们纷纷摇头。老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生气地说:“我想,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教室里一阵哄笑。

爱因斯坦脸上红红的,他走到老师面前,肯定地对老师说:“有,老师,还有比这更坏的凳子。”教室里一下子静下来,大家都望着爱因斯坦。他走回自己的座位,从书桌下拿出两个更为粗糙的小板凳,说:“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刚才交给老师的是第三个木板凳。虽然它并不使人满意,可是比起前两个总要强一些。”

这回大家都不笑了,女教师向爱因斯坦亲切又深思地点着头,同学们也向他投去敬佩和赞许的目光。

扩展资料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3.14-1955.4.18)犹太裔物理学家。他于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同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现代科学技术和他的深刻影响下与广泛应用等方面开创了现代科学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爱因斯坦说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晚年成为民主社会主义者。爱因斯坦还联同史怀哲和伯特兰·罗素一起行动,以禁止核试验和核武器战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8

1、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上劳作课,同学们都交上了自己的作品:泥鸭、布娃娃等,唯独爱因斯坦没交。

直到第二天,他才送来一只做得很粗陋的小板凳,老师看了很不满意,回答说:“我想,世界上不会有比这更坏的小板凳了。”

爱因斯坦回答说:“有的。”并不慌不忙地从课桌下面拿出两只小板凳。

他举起左手的那只说:“这是我第一次做的。”又举起右手的那只说:“这是我第二次做的,刚才交的是我第三次做的,然而它还不能使人满意,但总比这两只强一些。”

2、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于德国符腾堡王国乌尔姆市,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犹太裔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母均为犹太人),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

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1905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1955年4月18日去世,享年76岁。

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开创了现代科学技术新纪元,被公认为是继伽利略、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物理学家。1999年12月26日,爱因斯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世纪伟人”。

扩展资料:

三个小板凳的故事一直被广为传颂,很多人看到的并不是爱因斯坦做出的粗糙板凳,而是看到爱因斯坦对做事的态度,无论做什么事,力求最好的态度。

也正是因为如此,爱因斯坦,成为了不朽的科学家。

换一种角度看,不难发现,故事没有错,但是寓意并不是爱因斯坦对于做小板凳有一种契而不舍的精神,而是说他的动手能力很差,仅此而已。

即使是伟人也会有弱项,把所有的关于伟人的故事都拿来戴上耀眼的光环只会眩晕大家的眼睛,而事实并非如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因斯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7

爱因斯坦和小板凳的故事: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老师布置手工作业,让他们回家做出一个小板凳第二天交给老师。第二天,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教出自己的作品,然而爱因斯坦却交给老师一个制作得很粗糙,一条凳腿还钉偏了的小板凳。

当时老师十分的不满,拿着板凳对同学说道:“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当时全班同学都笑翻了纷纷摇头。这时候老师又生气的对着爱因斯坦说:“我想,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

这时候爱因斯坦红着脸,走到老师前面,坚定的说:“有,老师,还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于是全班同学停止了笑声,疑惑的望着爱因斯坦。

只见爱因斯坦走回自己的座位,并且从书桌下拿出两个更为粗糙的木板凳,说道:“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而刚交上去的是第三个虽然不能让人满意,但是比起这两个要强得多。”

看到这里,原本生气的老师不再生气的指责爱因斯坦,而全班同学也再也没有嘲笑过爱因斯坦。

这个爱因斯坦和三个粗糙小板凳的故事,反应出爱因斯坦力求完美的做事风格。

讲故事的人要号召我们向爱因斯坦同学学习,即使板凳做得再糟糕也要坚持做下去,并且要把这种精神用在学习上。

扩展资料

爱因斯坦的主要贡献总结有一下几项:

1、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与量子理论相结合,该理论指出了反物质的存在,后世科学家们利用正电子,也就是所谓的反物质“电子”来进行X射线层析照相术研究人体大脑的活动。

2、爱因斯坦提出核能利用了这样一个物理现象,当铀原子发生裂变的时候,其质量的微量损失能够转变成能量。这一依据也是来自爱因斯坦的著名等式E=Mc2。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国家采用核能供电。

3、爱因斯坦对光子的研究让后世研制激光奠定了基础,目前激光广泛应用于从DVD到激光打印机的多种电子产品中。

4、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将物体的位置精确到米,其依据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相对论的基础上对地球卫星发出的信号进行了修正。

参考资料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3

爱因斯坦小时候在学校交手工作业的时候交了一个做得很糟糕的小板凳,老师很生气,老师十分生气的说,在这个世界上保证再也找不到更糟糕的小板凳了。

但是爱因斯坦同学却不以为然,从容的从书桌里掏出了两个更糟糕的小板凳来,告诉老师之前两张更糟糕,最后老师也不得不服气。

扩展资料:

在日常教学中,老师、同学们经常对爱因斯坦们制作的粗糙的小板凳投去不屑一顾的目光,此时你这一瞥、一笑、一嘘对爱因斯坦们也许会造成很大的损伤,爱因斯坦们在制作小板凳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韧性、勇气、耐心值得我们去学习。

请不要再对爱因斯坦们的第三只小板凳不屑一顾,也许它们在同龄孩子的作品中是蹩脚的,但是它们是爱因斯坦们付出巨大努力之后做出的第三只小板凳。

请记住是第三只,让我们为他们不满自己已有成绩、不断追求完美的态度鼓掌、喝彩吧!相信他们,他们才不会让你失望,总有一天他们会成为真正的“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常对人说:学习时间是个常数,它的效率却是个变数,单独追求学习时间是不明智的他认为必须通过文体活动,才能获得充沛的精力,保持清醒的头脑,多动手,不怕错,你就会成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因斯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