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周邓纪念馆感想

如题所述

描写思路:以参观周邓纪念馆作为主题,真实得描述读后感受,正文: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万物复苏。一个星期天上午,爸爸妈妈带我参观坐落在淮安市楚州区城北桃花垠风景区的周恩来纪念馆。通过半天的参观,我对周恩来这位时代伟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至理名言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周恩来从小就热爱祖国。一次,老师问:“你们为什么而读书?”有人说为了吃饭,有人说为了家人,也有人说为了做官……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少年周恩来学习异常刻苦,后来,他又留学到日本、欧洲,刻苦的求学精神使他积累了各种知识。

青年时代,他以天下安危为己任,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从八一南昌起义开始,他一直以身作则。南昌起义任前敌总指挥,与战士们一起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延安窑洞与百姓、战士同甘共苦,他永远是那么平易近人。

相比今天的幸福生活,不容置疑,我们这些祖国未来的接班人,肩负重担,为了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兴旺,我们要用激情点燃希望之火,用青春汗水浇灌成功之花。

或许,在学习的道路上,会有很多挫折,但这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那样“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同学们,我在此呼吁:“行动起来吧,为了祖国的明天,也为了我们的明天,让我们携起手,向周恩来总理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得那样震撼人心。我作为一名少年队员,无法用很华丽的语言去形容,但我知道,一种无法形容的爱戴和尊敬已充满我的心中。周恩来,一代伟人,您的人格魅力将永远影响着我们,您是我们心目中永远的丰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结束了一周的课程,我们宿舍的几个同学在星期六来到了周邓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周恩来,邓颖超汉白玉雕像在人们献上的花束之间高高耸立,彰显了一国之总理的磅礴气势。向总理鲜花的人群络绎不绝,可见总理在人们心中的高大形象。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跟随人群往里行走,无论是照片,还是书信,无不多方面展示着这位伟大的总理。展馆里还陈列着邓颖超同志送给别人的物品,还有别人赠与周恩来的邓颖超同志的物品。每一件物品都诉说了一个感人的故事,每一个感人的故事都传达着伟人对群众的关爱,从而群众也是真心实意的对待总理夫妇。还有那一件件补过一次又一次的衣服,简朴的衣物,也都展示了生活中的周总理夫妇——艰苦朴素。他们不只是说,更是在用行动诠释着这一种优良品质。
而展现他们在革命中巨大贡献的一幅幅照片更是令我肃然起敬。无论是解放战争,五四运动还是新中国的成立,都无一例外的令我对他们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震撼。
另外,不能不提的是他们那忠贞不渝的爱情。他们互相扶持,不离不弃。因为革命,他们走到了一起;因为革命,他们的感情愈发亲密;因为革命,他们成就了一段美丽的情感。这种情感,是我们这个年代的人体会不到的,两个志同道合的革命人士走到了一起,一起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他们都对彼此不离不弃。这种爱情是伟大的,是永恒的。
令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纪录片十里长街送总理。以前也学过这篇课文,但是那时候没有之前的这些了解,所以没有太大的感触。而今天,当我在了解了这么多总理的生平后,深深的融入了那个场景中。看着屏幕中那长长的送行队伍,看着那一个个泪眼婆娑的群众,我的眼眶也湿润了……
那个曾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有志少年,早已成为千千万万个中国人乃至外国人心目中的伟人。周恩来邓颖超的行动和精神形成一种能量,辐射世世代代,左右和影响着芸芸众生。在她们的生命过程里,那种永恒的功绩一直熠熠生辉,照亮了我们后人前进的道路,引领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那么身为大学生的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我们无需刀光剑影的战斗,无需浴血奋战。但是我们要从精神上继承那些优秀的革命精神,坚定不移的追随党的领导,永远铭记这些革命志士做出的奉献。周恩来邓颖超只是他们千千万万中的一个,他们只是代表性的人物。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的经营未来。虽然两位伟人都已逝去,但他们那种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将会永远激励我们年轻一代!从参观了周邓纪念馆后,我感觉自身在思想上正一步步提高,通过对伟人的思考,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更加坚信党的正确领导!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