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与"身分"的区别

有人说“身份证”应该写成“身分证”究竟哪个是正确的呢?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正确的是“身份证”,没有“身分证”这个词语。

一、“身份”与“身分”之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份”与“分”之别。

1、先看“份”字。“份”,原读bin,《说文解字》:“份,文质备也。从人,分声。”它是“彬”的古字,《论语·雍也》中的“文质彬彬”,原来就写作“文质份份”。后来,新老交替,“文质备”义专由“彬”字表示,而资格更老的“份”反而只能赋闲在家了。

2、再看“分”字。“分”是个多音多义字。根据《汉语大词典》,“分”有两个读音:fēn和fèn,读fēn的有17个义项,读fèn的也有13个义项,由此可见“分”这个文字符号负担之重,而这显然不利于文字记录的精确性和科学性,不利于书面交际。

3、在现代汉语中,“身分”主要有“(人)在社会上或法律上的地位”和“受人尊重的地位”两个义项。如今,“身分”之所以被迫让位于“身份”,与以下因素有关:

其一,“身分”的“分”的语素义是“名分、位分”之义,如前所述,此义之“分”可写作“份”;

其二,“身分”之义与“人”有关,而“份”字在结构上从人从分,也与人有关,所以“身分”写作“身份”,更有利于人们见字明义;

其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的颁发,是促使“身分”让位于“身份”的催化剂。因为颁发“身份证”是一种政府行为,“身份证”中“身份”这一词形的选用,客观上起了一种引导的作用。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有鉴于此,降“身分”为副条,立“身份”为正条,既照顾了历史,又反映了语言的变化,可谓妥当。

扩展资料:

身份指人的出身和社会地位,在中国,身份制作为意识形态是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主要部分和重要的道德行为规范准则,它对中国人的作用是持续的,这种持续作用在他们心理层面的深处也凝成一种情结。

中国人身份情结的主要内容有:名号;名分与面子;阶序和差序;谦卑;主仆。

其具体表现主要有 :

1、功名情结。长期的身份制强化,使中国人的内心认为只有达到高的身份地位才 是人生的最大成功和最大需求,而求得好的功名正是有了高的身份地位的象征。

2、执迷名号及称谓。日常生活中,在有些事情上,即使在利害关系上吃了亏,也要求得名分而不能 弃之。这里的名分是指身份名号本身和附着上面的规则及其符号资源。

3、惟恐别人瞧不起自己。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指出自己的错误或不恰当言行)往往认 为是对自己人格的侮辱。

4、谦恭或谦卑意识。中国人见到比自己高位身 份者的“阿谀奉承”表现,经常是情不自禁的。

5、看重身份关系中的阶序意识。是非、 原则位于次之。身份情结中的阶序意识更为普遍,身处身份制社会,成员在沟通交往过程中 ,总要考虑对方是什么身份(好按身份规则行事,好知道如何与对方说话办事)。

6、身份压力。长期的封建身份制度强化的结果,使中国人的内心有一种对身份地位高的人的敬畏。

7、主仆情结。这是一种身份意识较突出的特征。持有主仆意识情结的人具有 两个特点:一是不能与人做平等的交往 ,二是主仆双重情结。

8、人际关系的定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身分

百度百科-身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12

“身份证”是正确的。但“身份”与“身分”意义相同,但前者是较书面的表达。而我们日常生活中一般也写为“身份证”。

1.“身份”

指人的出身和社会地位,在中国,身份制作为意识形态是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主要部分和重要的道德行为规范准则,它对中国人的作用是持续的,这种持续作用在他们心理层面的深处也凝成一种情结。

2.“身分”

亦作“身份”。指出身和社会地位。见《宋书·王僧达传》:“固宜退省身分,识恩之厚,不知报答,当在何期。”

扩展资料:

“身分”还是“身份”

“身份”与“身分”之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是“份”与“分”之别。

    先看“份”字。“份”,原读bin,《说文解字》:“份,文质备也。从人,分声。”它是“彬”的古字,《论语·雍也》中的“文质彬彬”,原来就写作“文质份份”。后来,新老交替,“文质备”义专由“彬”字表示,而资格更老的“份”反而只能赋闲在家了。

    再看“分”字。“分”是个多音多义字。根据《汉语大词典》,“分”有两个读音:fēn和fèn,读fēn的有17个义项,读fèn的也有13个义项,由此可见“分”这个文字符号负担之重,而这显然不利于文字记录的精确性和科学性,不利于书面交际。

参考资料:身分-百度百科

身份-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9-04

二者同义,意义上没有区别。

一般,以“身份”为正,“身分”为副。即通常写作“身份”,但“身分”现在也不算错。将来合并异形词,很可能淘汰“身分”。

扩展资料:

指人的出身和社会地位,在中国,身份制作为意识形态是中国民族文化精神的主要部分和重要的道德行为规范准则,它对中国人的作用是持续的,这种持续作用在他们心理层面的深处也凝成一种情结。

身份的本身意义

指是谁,是什么样的人。人类社会最 初身份只是指个体成员交往中识别个体差异的标志和象征。它给予社会以秩序和结构。

现代社会中是指社群中个体成员的标识和称谓,分为两类。客观的,如原籍;年龄;辈分;性别 ;职务;职业等。主观的,指内含身份认同:内部人和外人;熟人与陌生人;君子与小人等 。

参考资料:身份 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0-31

“身分”与“身份”的意义是相同的。“身份证”才是正确的。

民法中的身份,又作身分,是主体在特定的关系所处的一种不可让与的地位或资格。如自然人因创作作品而发生的作者的身分,父母子女间的身分等。

“份”,原读bin,《说文解字》:“份,文质备也。从人,分声。”它是“彬”的古字,《论语·雍也》中的“文质彬彬”,原来就写作“文质份份”。后来,新老交替,“文质备”义专由“彬”字表示,而资格更老的“份”反而只能赋闲在家了。

“分”是个多音多义字。根据《汉语大词典》,“分”有两个读音:fēn和fèn,读fēn的有17个义项,读fèn的也有13个义项,由此可见“分”这个文字符号负担之重,而这显然不利于文字记录的精确性和科学性,不利于书面交际。

扩展资料:

身分引证解释

1、指出身和社会地位。

《红楼梦》第四七回:“不知他身分的人,都悮认作优伶一类。”

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他知道自己的身份是个奴隶。”

2、指身价。

刘澍德《迷》:“当个小股员,就把身份提得那样高,脾气弄得那样大。”

3、模样;姿态;架势。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行一似摤老,坐一似猢狲。甚娘身分!”

明 陶宗仪《辍耕录·写山水诀》:“树要有身分,画家谓之纽子,要折搭得中,树身各要有发生。”

《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这 高老先生 虽是一个前辈,却全不做身分,最好顽耍,同众位说说笑笑,并无顾忌。”

4、指手段;本领。

《水浒传》第二三回:“﹝ 武松﹞把那打虎的身分拳脚,细说了一遍。众上户道:‘真乃英雄好汉!’”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 张铁臂一上一下,一左一右,舞出许多身分来。”

5、行为,勾当。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那婆子﹞所以闲常也与人做些不伶俐的身分。”

6、质地,质量。

《金瓶梅词话》第二五回:“比 杭州织来的花样身分更强十倍。”

《儒林外史》第三一回:“你这肴馔是精极的了,只是这酒是市买来的,身分有限。”

李劼人《大波》第一部第四章二:“ 顾天成 当下把一件染过两水、身分还很厚实的 嘉定大绸长衫脱下来,搭在左手臂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身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10-31

"身份"与"身分"没有可比性,两者同义,身分,亦作“身份”。

身分指出身和社会地位。身份指人的出身和社会地位,故两者同义。

1、指出身和社会地位。

《宋书·王僧达传》:“固宜退省身份,识恩之厚,不知报答,当在何期。”《红楼梦》第四七回:“不知他身份的人,都悮认作优伶一类。”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知道自己的身份是个奴隶。”

2、指身价。

刘澍德 《迷》:“当个小股员,就把身份提得那样高,脾气弄得那样大。”

扩展资料:

中国身份制通常有以下几层含义:

1、身份的本身意义。

是谁,是什么样的人。人类社会最 初身份只是指个体成员交往中识别个体差异的标志和象征。它给予社会以秩序和结构。现代 社会中是指社群中个体成员的标识和称谓,分为两类。客观的,如原籍;年龄;辈分;性别 ;职务;职业等。主观的,指内含身份认同:内部人和外人;熟人与陌生人;君子与小人等 。

2、与他人的关系定位。

与对方处于什么关系,如雇员和雇主的关系、父子关系和同事关系 等。身份一经确定就相应地与他人存在了某种关系,这种关系大体可分为两类,即纵向的关 系和横向的关系,前者是上下关系,如亲子关系、上下级关系等,后者是平行关系,如兄弟 姐妹关系、朋友关系等。

3、相关身份观念的行为规则。

如何与他人相处,是指所确定的身份 关系中相应的行为准则。如君臣关系的行为规则、父子关系的行为规则等。还有比如内部人与外人、熟人与陌生人、君子与小人(好人与坏人)的定位及行 为规则。

4、阶序意识。

指资历、资格、等级级别等。“阶序”是一种比“身份、地位”更细 致的区分,他不仅存在 于不同地位的人之间,在相同身份、地位的人之间,也依据一定标准形成精细 的等级阶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身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身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